我们不需要空洞的青春片了
2015-01-19
事实证明,在内地拍青春电影片真的太容易赚钱了。去年推出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后,光线尝到了甜头,今年的《同桌的你》小成本拿下4亿的票房,而《匆匆那年》上映三天就破了两亿。畅销小说,彭于晏和倪妮这样的人气青春组合,王菲演唱主题曲,外加上比电影本身更像一部电影的宣传策略,每一步精准的操作投放特定人群,几乎拷贝《同桌的你》的操作手法带来高票房并不使人意外。
我们为什么要看“青春电影”,多半是为了怀旧。青春电影无论中外怎么拍都逃不出一个内核,就是给观众以代入感。但不管是《致青春》《同桌的你》,还是现在的《匆匆那年》都有一个共通的缺陷,那就是只在皮毛上作功夫。眼界的窄小,格局的有限,带来的是标签式的青春符号。几首耳熟能详的老歌加上白衬衫和校服,小清新空镜头滥用成灾,这些都并没有给电影加分多少,反之带来的是故事的空洞。
名字不一样的主人公,却有着狗血度相似的青春故事:打架、堕胎,在互相辜负中感慨青春的残酷。创作者们对做人流、出国留学有着近乎偏执的迷恋,这种莫名的疼痛近乎发生在平行时空当中,让内地一部部跟风的青春电影沉浸在未过滤好的矫情里。装嫩无比让人出戏的主角们喊着青春的口号,将对懵懂的性以及青春期里对世界的不满仪式般地呈现出来。主角们是书里的那些角色的影像化,却绝不是一个个血肉立体的人;青春是书里艺术加工堆砌投机的时代符号,却不是我们熟悉的青春场景。
与国内青春片相对比的亚洲同类型电影却刚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面貌。早年间有韩国的《阳光姐妹淘》,去年日本的《横道世之介》被各大电影刊物评为年度电影,甚至连泰国都逐渐将青春片拍出了自己的风格来。不说教,不唯成功论,没有动辄就大喊的口号,青春就是你我一般所经过的那样,灰头土脸磕磕碰碰中平凡成长起来。
当然,观众为之买单的并非这些面孔相似的狗血青春故事,高票房的出现多半是观众对于类型片的一种刚性需求,需要的只是青春类型片所给予的大型青春回忆,一些回忆录式的影评在《致青春》用过之后甚至完全可以再用在《匆匆那年》上。鲍德里亚在《幻觉的终结》里早已阐述过怀旧电影的意义,那就是“对过去幻象的再现”。类型片给予情绪的宣泄比起内容显然来得更为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