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竹、茶里的徽州
2015-01-19邓丽颖
邓丽颖
大漆 恭敬于物
“大漆是活性的,它会呼吸,你要了解它、理解它、读懂它。以前的宫廷老艺人,要沐浴、更衣、上香之后才开始做漆,这是一种尊重。你对大漆不恭不敬,它会找你麻烦。你对它恭敬,你所要的东西,漆的美感、润泽、饱和度,它都会给予你。当人心有恭敬的时候,做东西时的感觉也会不一样。”徽州漆画家范福安描述大漆时,仿佛是在讲述一位钦慕多年的挚友。走进他在徽州的工作室,对他所说的恭敬之心便已感知到一二分。屋内洁净、透亮,各种作画工具和材料繁多,却秩序井然。
中国现代“漆画之父”乔十光这样描述漆画的技法:“运用着人工和天公巧妙结合,人画一半、天画一半。”漆画最主要的材料是大漆,对于不熟悉大漆的人来说,它的脾性变化多端,刚涂上时颜色很漂亮,过一会儿就变黑了,如果把控不好,可能会再用颜色去覆盖它,这样会把画面弄脏;其实大漆变黑是因为氧化,随着时间推移,它会还原本来的颜色。“大漆有时候就像孩子,聪明又调皮。掌握它的特性之后,跟它互动,把它往好的方向引导,调皮也会成为好事。”
年轻的时候,范福安听老艺人们说起大漆的活性,但并未放在心上:“不就是漆么,怎么会这么复杂?”后来他尝试用制作周期更短的化学漆进行创作,却总也达不到理想效果,方才意识到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有它的奥秘。近几年,随着他对大漆的了解不断加深,对它的恭敬也逐渐增长。“大漆藏得很深,厚重,有韵味,老祖宗是有大智慧的。”
日本一位刮漆匠岩馆正二曾经说:“我们是靠着漆树吃饭的。是靠成天折磨漆树、伤害漆树来让自己有饭吃,所以,我们平常都会在自己的心里供养漆树。几年前我们还曾搞过一次大的法事来祭祀漆树的亡灵。”岩馆正二与范福安对漆的恭敬、珍重之心异曲同工。和物打交道,亦像与人相交,而物中的灵性被藏得更深,需要更漫长的身心投入,方有可能与之成为挚友。
人类早期是怀着对万物的敬畏之心生活,然而在工业社会,对物的珍重之心越来越稀薄,或许只有长年累月与一物朝夕相处的手艺人才能有幸体会。
植根于徽州的土壤,范福安创作出一系列以徽州民居为主题的漆画,宏村中倒映在月池里的白墙黑瓦;夏日草木葱郁之际立于水边的老屋;秋日霜叶竞染之中的马头墙……此外他还创作了徽州民居木雕系列,木雕是过去徽州民居上必不可少的装饰,范福安去民间写生、拍照,将冬瓜梁、窗户、门扇上的木雕变成了漆画中的创作素材,原本没有颜色的木雕被赋予了漆的色彩,传统的面貌之下,呈现出一种现代光泽。
1.范福安的徽州民居作品。
2.范福安的山寨人家系列之一。他的很多作品都植根于徽州的山水和文化,地域特征鲜明。
1.3.漆画制作工序十分繁复,图中正在进行的是蛋壳镶嵌,需根据画面的虚实感来镶嵌,之后罩染大漆,放入阴房干后,再通过研磨等几十道程序才可完成一幅漆画。
2.大漆漆粉是漆画的主要材料之一,是油性大漆放到漆房粉碎之后做成的。
徽州多山,产漆树,漆画在徽州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明清时期一度辉煌。中国古代唯一流传至今的漆工专著《髹饰录》(原著现存于日本),就是由明代徽州漆工黄大成撰写,书中对大漆的性质、颜色、漆画和漆器的制作工艺等做了系统的阐述。漆器在古代一直是奢华的象征,是宫廷、贵族式的艺术。明清两朝,徽商富甲天下,富商巨贾乐于收藏漆制品,为漆画在徽州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徽州漆器的制作工艺,与福建、江西等地的漆器有所不同,主要包括镶嵌、刻漆、描金彩绘、磨漆、堆漆五种工艺技巧,其中螺钿镶嵌、菠萝漆镶嵌以及脱胎彩绘最具特色。
在范福安的工作室,我们见到了漆画的材料,除了大漆,还有蛋壳、贝壳、玉石、螺钿等,它们被研磨成粉末或颗粒,盛放于小瓷碟中。每种材料的选择都颇为讲究,漆画创作者会根据画面的不同需求来取舍。以蛋壳为例,不同种类的蛋壳颜色各异,在创作徽州民居的白墙时,范福安选择的是乌鸡蛋壳,“很白,对比度非常漂亮,形式感和装饰感好。”改变蛋壳形状大小,能形成不同的效果:大小不同的蛋壳参差排列,形成了徽州古民居墙面斑驳的视觉感;将蛋壳研磨成颗粒状,通过有技巧的泼洒,又能造就云彩的虚实。
手艺人的手,往往灵活而粗糙,漆画创作尤其需要手上功夫。漆画的头一道工序是制作漆板,包括涂漆、刮漆、裱布、反复刮灰打磨等,制作过程辛苦,对技术要求较高,讲究的漆画师通常会自己亲手制版。漆画作品能否长时间保存,漆板质量的好坏是决定性因素。漆画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徒手完成,漆画师用手沾上油和灰对作品进行抛光,以达到饱和、浑厚的效果。近些年,范福安连工具都开始亲手制作,“买的总觉得不顺手,现在漆刷、刻刀、笔都是自己做的,这样才能掌握它的特性。”
Tips
徽州漆画技法
堆漆:一幅漆画从开始到完成,要堆几十甚至上百道大漆,一层一层堆砌,然后打磨,再堆砌,再打磨,直至足以表达艺术效果为止。
镶嵌:漆呈棕褐色,即使调成色漆也不会很鲜亮。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人们镶嵌蛋壳、螺钿、金银片代替漆画中的颜色。在光线的照耀下,能发出犹如宝石般的光彩。
打磨:漆画创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在所有工序完成的基础上,用水砂纸进行打磨、抛光,磨出质感、块面、明暗、虚实。
endprint
竹雕 细节的表达
在徽州古村落行走,常常感叹于徽州三雕的精彩。三雕是指木雕、石雕和砖雕,木雕多见于青砖黛瓦马头墙上的木制构件;石雕有完整的青石作品,也有文房四宝中的歙砚;砖雕多为门楣上方的装饰图案。许多人不知道徽州还有第四雕——竹雕。
竹,是中国文化中备受文人推崇的传统意向,正因如此,在古代,竹雕并非像其他三雕那般深入寻常百姓家,而更多是作为文人清玩,文人不仅画竹、写竹,还亲自刻竹。但到清末,竹雕技艺逐渐凋落,最能体现竹刻功力和技艺水平的深浮雕更是少有人能刻。
1996年,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竹雕笔筒,为故宫20世纪50年代以来收藏的第一件现代竹刻艺术品,专家认为此件作品继承了明清时期雕刻技法和构图方法。雕刻内容是以晋代诗人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雕刻手法为深浮雕,有4到5层刻工。所刻苍松翠竹,由远及近,层次众多且分明;人物的脸部表情、眉眼神态均被细细刻画,形神兼备。
这件竹雕作品的作者洪建华,是徽州洪坑人。洪坑是徽州众多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之一,它不像西递、宏村那般保存了相对完整的古民居,如今到洪坑,最值得看的是村中的几处牌坊,虽然外表已斑驳,其雕刻之生动传神却依然让人驻足、感叹。洪建华小时候就在这些牌坊下玩耍,那时洪坑尚遍布着老屋,那些装饰了老屋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想必也装饰过他的梦。长大后,洪建华无意间在屯溪老街的书店里看到著名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写的《竹刻》,感动于竹子竟可以做出这么美的东西,于是开始了他的竹雕生涯。
徽州三雕的材料——木、石、砖随处可寻,竹雕所用的竹子却并不易得,需要去山间寻找。“我们选的一般是3~5年的竹子。阳光的照射程度、泥土、坡度都影响竹子的材质。黄泥土的竹子比较好一些,纤维好看,有点金黄;黑泥土的竹子,纤维和光彩度就没有黄泥土的好看。竹子被放倒后都是整根扛下山,不能在山上砍竹,装车时要用纸将竹子包好,避免受伤,一点小伤口都会让竹子的表皮发白,雕刻出来就不好看。”类似的描述,我在日本作家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一书中也看到不少:宫殿大木匠小川三夫认为,生活在不同山地环境下的木材习性不同,用的木材要保持它生长时的状态;船匠山元高一强调:“如果是一棵离群索居独自生长的树,一定会有裂缝……这样树一般都很弱。”手艺人对原材料的敏感是共通的,在他们眼中,每一种植物都有个性,首要任务是识别并延续它们的个性,将之用到最合适的地方。
1.竹雕与木雕的工具基本类同,但是针对竹子的材料特性又会有差别。竹雕工具必须坚韧、锋利,主要有平口刀、斜口刀、圆口刀、三角刀等。
2.明清传世的竹雕作品通常做成深浮雕或透雕,构图饱满,刀工深峻。
3.洪建华的工作室里有十多名学徒,竹雕是细工,工作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专注于手中的活儿。
4.洪建华的作品展示馆,古色古香。大厅正中是文物专家王世襄的题字——竹溪堂。
竹雕多为小器,但往往穷工极巧、精雕细琢。一个人,数十把雕刀,挑、刺、挖、点……许多次看似寻常的动作,经年累月,形成了竹上的美妙造型。相传明代竹雕家朱小松每逢酒性大起时才开始雕刻,洪建华对这样的传言不以为然:“我们做竹雕的都知道,朱小松的竹雕是细工,喝了酒根本没法做。雕刻是一个严谨的活儿,心不能分,不像写意画,可以乘着酒兴作画。”
掌握了基本的技法和套路,之后技艺的发展要靠雕刻师的领悟力,每一片云,每一块岩石,每一棵松树,都要有自己的判断。“现代人学习工艺美术,往往缺少对文化艺术的综合领悟力。而古人往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学造诣也高,这样雕刻出的作品才能生动有感染力。”近些年,洪建华开始注重创作的细节:“艺术品达到一定境界,就是细节语言的表达。比如说画一片云,起大风时,云被拉直,这时候松树和松针都要往一边吹;悠闲的时候,云像灵芝一般,此时松树和人的衣带都是静止的。有些雕刻师把人物的线条画得很飘逸,但雕刻松针又用静止的技法,这样的细节违背事实,减弱了作品的表现力。再比如牛拉犁这个题材,我看有人雕的作品,绳子搭到肩头上,没有衔在肉里,这就缺少力的表现。牛脚踩在地上溅起的水花有多大,车轮以及牛身上几个支点的表达,这些细节都是力的表现。”
成熟的雕刻者会把自己的观念融进雕刻语言。洪建华对徽州的狮子颇有兴趣,“随便进到徽州哪个古村,都能看到牌坊,牌坊前都会有狮子,虽然造型、神态不一,但几乎都是大头大脸,表情和蔼可亲,和北方狮子的霸气截然不同。它们是徽州人性格的体现,徽州人希望把自己友善的形象通过狮子展示给世人,这样自己也更容易被外人接受。”现代人雕刻的仿古作品,也蕴含着雕刻师自身的表达,“许多看似传统的人物或山石,其实是经过重新组织的语言,是在表达现代人的想法——我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Tips
竹刻的保养
竹刻保养,俗称“玩竹”。著名古建筑专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曾论及玩竹:“每日摩玩,古意渐出,刻件经数援手摩与藏之被窝之中,色近金黄。凡刻品在于爱之者,正造园与养园也。”竹刻若要色泽古味,需经常手摩把玩,以手汗肤脂润泽竹件,则能使其神采焕然,味古色润。若无闲暇,也可以用布套起来,或收于匣中。
新安源头 说茶
1745年,载有370吨中国茶叶的“哥德堡”号远洋商船在驶入瑞典哥德堡港口时沉没。1984年,船上的茶叶被打捞上来,令人惊叹的是,这些茶叶并未被氧化,其中一部分尚能饮用,“轻啜几口,虽茶味淡寡,似有木屑香气,口味依旧悠长。”经考证,“哥德堡”号上的茶叶是徽州休宁地区的松萝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