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提高高职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实证研究
2015-01-19刘丹
刘丹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青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自我意识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期。高职学生平均年龄在19—22 岁,正处于青年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对自我认识不够,就会出现对自我不接纳,随之心理失衡,潜能被压抑。反之,如果对自我的评价全面而客观,就能积极接纳自我,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笔者在日常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中发现,一部分高职学生由于受到以往学业失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不全面,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他们常常否定自我,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压抑,自卑感强烈。这种情况,促使笔者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SFBT/SFBC)的技术运用于团体辅导中,通过焦点解决团体辅导的实施,总结出一种提高高职学生自我接纳程度的新方法,旨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自我接纳水平的实验设计
1.1 研究对象
选取黑龙江某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自我接纳问卷(SAQ),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进行公开招募,按照自我接纳问卷分数低于总体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选取标准,对报名者进行了逐个面谈,经过筛选,共有20 名学生自愿参与实验。
1.2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等组前后测及追踪测量实验设计。将20 名学生完全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10 人),一组为对照组(10 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前测、后测两次测验。实验组接受每周一次,每次两个半小时,共八次、20 小时的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实验处理);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处于自然的学习生活状态。实验组成员在辅导之后填写团体效果评估问卷及自我状态评估的主观报告。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自我接纳问卷(SAQ)”的前测、后测和团体结束后两个月的追踪测量和访谈。本研究的实验设计如表1。
表1 实验设计表
1.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相结合来评定此次团体辅导的效果。运用自我接纳量表(SAQ)进行定量研究,定性的方法即是利用团体效果评估问卷及自我状态评估的主观报告来研究。
自我接纳问卷(SAQ)是由国内学者丛中、高文凤编制。1999年,两位学者对336 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试,从而编制了这套问卷。问卷包括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两个因子,每个因子包含8 个题目,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34 7和0.912 4,重测信度为0.765 3。问卷总分越高,表明自我接纳程度越高[1]。问卷具有较为满意的信度和效度,是目前测量自我接纳程度使用较广泛的问卷。统计处理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4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实施
1.4.1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含义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就是将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原理和技术运用于团体辅导中所设计的一套辅导模式。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强调温暖和支持的团队氛围,注重对个人资源和潜能的开发,聚焦于如何解决问题,而不追溯问题产生的原因,利用赞美、鼓励等方法促进成员积极行动,肯定个人的微小变化[2]。
1.4.2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活动开展
第1 次团体活动:建立关系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创设温暖、安全的团队氛围,通过一些活动让成员之间彼此熟悉,促进彼此了解和信任,向成员介绍团体的目标,制定团体契约并签字。此阶段包括:循环介绍、个性名片、我的昵称、找共同等活动。
第2—7 次团体活动:主题方案实施阶段。每次团体活动都包括:热身活动、主题任务、讨论分享、团队领导者总结这四部分。热身活动有:松树搬家、找零钱、我型我秀、舞动报纸等;主题任务有:自画像、我是谁、信任摔倒、优点轰炸、留舍最爱、我的未来等。
第8 次团体活动:团体结束阶段。这一阶段总结成员的进步与不足,针对成员的不同情况指明努力的方向,处理离别情绪,互相鼓励和祝福,填写团体效果评估表。
2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实施前后自我接纳水平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2.1 在实施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接纳水平的差异检验
为了验证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否同质,在实施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自我接纳水平进行了两独立样本T 检验的差异比较。结果如表2 显示。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接纳分数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前的差异检验(M±SD)
从表2 可知,在实施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的自我接纳总体水平及两个因子都没有显著差异(p >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被试是同质的。
2.2 实验组自我接纳分数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干预前、后的差异检验
为了检验实验组在经过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后自我接纳水平是否发生了变化,本研究将实验组在实施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前的自我接纳得分与实施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后的自我接纳得分进行了两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组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干预前后的差异检验(M±SD)
由表3 结果可知,实验组在辅导前、后自我接纳总体水平表现出显著性差异(t= -2.703,p <0.05)。表明: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提高了实验组被试的自我接纳总体水平。
2.3 对照组自我接纳水平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干预前、后的差异性比较
通过对对照组的后测自我接纳分数和前测自我接纳分数相比较,观察处于自然学习生活状态下的学生自我接纳水平是否会有所变化。
表4 对照组在前、后测数据上的差异比较(M±SD)
由表4 可知,对照组的后测数据和前测数据相比较,分数提高了一些(由原来的29.8 分上升到了31.9分),但是对照组在前后测数据上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t = -2.090,p >0.05)。这表明,处于自然学习生活状态下,即没有进行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对照组的自我接纳总体水平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变化。
2.4 在实施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接纳水平的差异检验
为了探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立即性辅导效果,本研究在团体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自我接纳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 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接纳分数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后的差异检验(M±SD)
由表5 知,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后,实验组自我接纳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自我接纳总分(t =2.284,p <0.05)。由此可知,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显著提高了被试的自我接纳水平。
2.5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两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接纳水平的差异检验
为了探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是否存在持续性辅导效果,本研究在两个月后,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接纳分数进行了差异检验。
表6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月后的自我接纳分数的差异检验(M±SD)
由表6 可知,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两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自我接纳总体水平上仍存在显著差异(t =2.563,p <0.05),表明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存在长期效果。
2.6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效果主观评估
每次团体辅导结束,成员都要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刻度化的评量。在整个团体辅导结束后,成员要填写团体效果评估问卷,同时要求团体成员在团体结束两个月后,针对自我接纳状态形成一个书面报告,并且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以下是团体成员的一些文字反馈:
“团体辅导活动改变了我,让我变得自信和积极,我很想对大家说:感谢大家!”
“我——闫某,现在可以大声地喊出,我自信了!”
“以后的人生路上,要鼓起勇气向前走,别说我不行,要说,我能行!”
“团体活动让我看了自己的优点,其实我也有别人所不及的一面,我要乐观自信地去面对生活!”
通过对这些主观文字材料、报告等进行分析,发现此次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自我和他人评价变得更客观,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能够积极地接纳自己和他人。
3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产生效果的原因分析
由研究结果可知,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提高高职生自我接纳程度上存在立即性和持续性的辅导效果。而处于自然学习生活状态下的对照组自我接纳总体水平上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变化。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是怎样使实验对象发生改变的呢?笔者从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治疗要素这方面来探讨此次团体辅导产生效果的原因。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治疗要素包括帮助他人的机会、团体的支持和学习、团体的乐观性、团体赋能感[3]。
3.1 帮助他人
本研究中选取的实验成员属于同质团体,也就是成员身上存在的问题都是相似的。当团队成员发现别人的问题自己也曾经历过,自身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成员之间就会有种“同命相怜”的感觉,这样,探讨话题及交流时,更能引起彼此的共鸣,成员更愿意分享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同时也会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提供给他人。通过给别人提供有益经验和帮助,成员发现自己也是有价值的,尤其当自己的意见被接受,自己的想法被人肯定的时候,成员感到自己是被别人需要的,从而产生了成就感和对自身的认同感。
3.2 团体支持和学习使成员更加了解和接纳自我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强调鼓励、赞美和认同,带给成员提供一种安全、温暖的团体支持,这种彼此接纳、安全、温暖的团队氛围让团队成员能够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成员之间互动反馈,表达情感。可以说,这样的团体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大家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团队凝聚力极高,在这样的情境下,形成了对自我的一些全新的概念,形成了一些积极品质,成员变得更易于接纳自我。
3.3 团体乐观性和团体赋能让成员对未来充满希望
焦点解决团体强调正面力量、潜能、成功,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焦点解决取向团体心理辅导通过运用一些奇迹问句技术和例外技术等,强化成员自身的内在资源和价值,激发成员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让成员看到目标,改变自责和逃避的行为,使成员能够乐观地应对问题,充满力量地前行。
[1]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 :20—22.
[2]席明静.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抑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2) :223—225.
[3]Sharry,John;Connolly,Louise;Fitzpatrik,Carol .Evaluation of a Group Treatment Program for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Behavioural Disorders[J]. Child &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2001,6(4) :15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