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015-01-18郑坚何鸣

浙江医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插管病原菌气管

郑坚 何鸣

●调查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郑坚 何鸣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因其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抗生素及侵入性操作频繁,极易引起医院感染和出现耐药现象[1]。为了解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探讨医院感染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回顾,分析近年来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ICU病房患者1 820例,其中男1 037例,女783例;年龄1~81岁,平均44.5岁;<60岁997例,≥60岁823例;平均ICU住院时间(4.1±4.7)d。原发病为:腹部术后395例,多发伤215例,脑外伤286例,脑血管意外1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8例,心力衰竭85例,中毒60例,其他544例。

1.2 方法 采用调阅病例的方式进行回顾性调查,统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观察并统计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入住时间等。

1.3 诊断标准 采用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1.4 统计学处理 用SAS 9.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和感染部位 1 82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58例,发生率为19.67%,感染376例次,发生率为20.65%。其中感染部位分别为:呼吸道235例(62.44%),泌尿道感染13例(3.39%),消化道感染25例(6.78%),手术部位感染51例(13.55%),其它52例(13.94%)。

2.2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358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320份,送检率为89.3%,标本类型为痰液、血液、尿液、脓液、咽部分泌物、穿刺液。共检测出病原菌298株,标本阳性检出率为93.13%,其中细菌238株(占79.87%)、真菌60株(占20.13%),各病原菌检测出菌株数及构成比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2.3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2.3.1 患者基本情况因素 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820例患者中入住ICU时间最短24h,最长15d,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不同病情之间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详见表2。

2.3.2 医源性因素 在手术、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切开、免疫抑制剂等医源性因素中,除手术外,其它以上各因素均与医院感染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3。

2.3.3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ICU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病情分级、基础疾病数量、住院时间、手术、使用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切开、免疫制剂11个因素为自变量,采用向前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住院时间、泌尿道插管和气管插管/切开是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详见表4。

表2 患者不同基本情况之间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表3 医源性因素医院感染发生比较

表4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侵入性操作多、患者抵抗力低、住院时间长,因此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于普通病房患者,本次调查ICU医院感染发病率19.67%,远高于国内研究的全部病房医院感染平均水平[3],但较国内一些在ICU中研究的结果低[4-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高(占62.44%),与国内医院感染的报道相符[6-7],这可能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关,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气管插管/切开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文献报道,插管时间多延长1d,呼吸道感染概率就增加0.29倍[8]。因此对机械通气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拔管撤机。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G-菌为主,感染细菌前5位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这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5,9],临床医师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根据病原菌和耐药情况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给予积极治疗。

医院感染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住院时间又是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顾晓鸣等[10]的报道相符。侵入性操作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原因是临床上用于诊疗抢救时应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这类操作不仅可导致外源性感染侵入体内,还可将自体细菌带入而发生异位性感染,再加上患者本身因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因此,继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就高。故临床上应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及早拔除各种置管,若不能拔除则应定期更换导管,以免病菌定植,确实做到一次性医疗导管一次性使用,并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及无菌操作。

[1] 王东浩,王伟,王勇强,等.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细菌感染临床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51-15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Z]卫医发[2001]2号.

[3] 毕重秀,冯家范,孙淑珍.医院感染的细菌学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3):155.

[4] 姚琳,王书会,邓钰,等.综合性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监测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0):110-113.

[5] 王书会,周成超,徐凌忠,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5):513-519.

[6] 赵霞.2003-2006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9):1088-1090.

[7] 谢玉平,叶茂林,方平.3630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5):651-652.

[8] 陶一江,何礼贤.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4):193-196.

[9] 仲华,王向党,严莲珍,等.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742-1744.

[10] 顾晓鸣,沈伟,陆群.1718例医院内感染病例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07,24(1):94-96.

(本文由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推荐)

2014-10-15)

(本文编辑:严玮雯)

311100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ICU

郑坚,E-mail:zjaaa839@163.com

猜你喜欢

插管病原菌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急诊抢救中光棒引导法与直接喉镜法气管插管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