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优孟的劝谏艺术
2015-01-17梁茜
梁茜
《史记·滑稽列传·优孟传》一文,采用与《孟子》一书一样的对话形式,既叙述了故事情节,又刻画了人物形象。但不应忽视的是,它也同时展示出了优孟“义”字当头、为国纾难、为民解忧、两度成功劝谏楚庄王的论辩风采。
葬马一事中,优孟先是设身处地,为庄王爱马之死号啕大哭,继而劝请庄王,对于厚葬爱马,“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在这里,优孟特地顺承庄王不顾群臣反对、执意厚葬爱马的本意,自然切入话题,引导庄王明白:不管是以大夫礼还是以人君礼葬马,都会招来天下人“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的后果。于是,他成功地使庄王意识到此举的荒谬可笑,并自觉认错:“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至此,优孟才提出“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于人腹肠”的建议,轻松达到了处置庄王爱马、尽快消弭此举的不利政治影响的双重目的。
为孙叔敖妻儿济困一事中,优孟基于孙叔敖之子数年来贫困负薪以自饮食这一现状,用一年多时间,先期做好了为孙叔敖“复生”的充足准备,并亮相于庄王寿宴上,完成了“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的第一个目标。这一目标,是建立在庄王君臣皆认为孙叔敖是楚国的忠臣廉吏良相这一前提之上的。之后,优孟先是意外地声称“楚相不足为”,并在道出了孙叔敖妻儿“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的实情后,得出了廉吏和贪吏同样不可为的必然结论。这一结论看似荒谬可笑,实则合乎情理,迫使庄王认错,完成了使庄王“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的第二个目标。
由此可见,不同于范睢说秦昭王的再三托大、迂回渐进,不同于邹忌说齐威王的长于取譬、换位推论,优孟的两度劝谏,采用的都是顺势切入、层层归谬、请君入瓮的方式,可谓进退有度,精彩绝伦。
附原文: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王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优孟传》,见人教版高中新课标语文读本必修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