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社区”让生活更美好
2015-01-17李骥志张璇
李骥志++张璇
邓斯特向记者介绍他的设计方案
当今世界,设计节能建筑和研发节能技术,是最瞩目的课题之一。据统计,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中,建筑能耗最大。因此,房地产业已然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节能必然成为衡量未来建筑品质的必要指标。
房子作为最大的消费品,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恒温、恒湿、恒氧、低噪、适光,这些为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关键词,目前是国内科技住宅先驱的核心价值。而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等众多发达国家和城市,较早时期就已经广泛应用,并掀起一股绿色旋风,绿色科技住宅也被国际广泛认定为未来住宅的发展所趋。
现代建筑的基本理念是“低能耗与高舒适度”的完美结合。建筑层面的低碳设计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利用装置、风能利用装置、地热利用装置、能量循环利用装置等。在这些方面,国外已有很多的成功案例。
目前世界各国的节能住宅虽然各有特色,但这些房子里面都装置了各种各样的节能设备和节能系统。比如太阳能电池板、隔热屋顶、保温外墙和低辐射玻璃,等等。
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位于伦敦西南的萨顿镇,占地1.65公顷,包括82套公寓和2500平方米的办公和商住面积,于2002年完工。社区内通过巧妙设计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太阳能装置、雨水收集设施等措施,成为英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
成本低廉的示范建筑
这个社区全称为“贝丁顿零化石能源发展”社区,由世界著名低碳建筑设计师比尔·邓斯特设计,2002年完工并吸引了约百户居民入住,是英国最大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社区。
贝丁顿社区在建造过程中因“就近取材”和大量使用回收建材而大大降低了成本。为了节约能源,建筑的95%结构用钢材是从35英里内的拆毁建筑场地回收的,其中部分来自一个废弃的火车站。许多木料和玻璃都是从附近的工地上“拣”的。建筑窗框选用木材而不是未增塑聚氯乙烯,仅这一项就相当于在制造过程中减少了10%以上(约8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零能耗的采暖系统
由于英国夏季温度适中,但冬季寒冷漫长,有大约半年为采暖期。针对这一特点,在贝丁顿项目中,建筑师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建筑热损失及充分利用太阳热能,以实现不用传统采暖系统的目标。如各建筑物紧凑相邻,以减少建筑的总散热面积;建筑墙壁的厚度超过50厘米,中间还有一层隔热夹层防止热量流失;窗户选用内充氩气的三层玻璃窗;窗框采用木材以减少热传导等。当然,首先吸引游客的一定是屋顶上一排排五颜六色的漏斗状“烟囱”。这些“烟囱”并不是一种装饰,而是以风为动力的自然通风管道——风帽。风帽的一个通道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而另一通道则将新鲜空气输送进来。在此过程中,废气中的热量同时对室外寒冷的新鲜空气进行预热,最多能挽回70%的热通风损失。此外,每户住宅都设计有朝阳的玻璃房,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带来的热量,而且房屋使用了可积蓄热能的材质建造。温度过高时,房屋即可自动储存热能,甚至可以保留每个家庭煮饭时所产生的热量,等到温度降低时再自动释放,以此减少暖气的使用。
社区建筑的屋顶还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以达到自然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冬日,植物就是防止室内热量流失的绿色屏障;夏天,这些隔热降温的绿色屏障上还会开满鲜花,把整个贝丁顿装扮成美丽的大花园。
零排放的能源供应系统
邓斯特介绍说,贝丁顿社区采用热电联产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和热水。热电厂不使用天然气和电力,而是使用木材废弃物发电。首先,碎木材片从储藏区自动流入干燥机,然后再从干燥机进入气体发生器,在受限空气流里加热后,通过气化过程转化为含有氢、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可燃气体。木材的预测需求量为1100吨/年,其来源包括周边地区的木材废料和邻近的速生林。小区有一片三年生的70公顷速生林,每年砍伐其中的三分之一,并补种上新的树苗,以此循环。
社区内的热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散发出的热能也被用来制造热水,热水通过管道送入社区内的每家每户。每户家中都装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热水筒,除了因生活需要取用热水外,热水筒还可以在室温较低时自动释放热量,辅助取暖。采取这些措施后,只要没有特殊需求,居民家中就不必再安装暖气,整个社区也没有安装中央供暖系统,这就减少了一大块能源消耗。
循环利用的节水系统
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社区建有独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生活废水被送到小区内的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处理,部分处理过的中水和收集的雨水被储存后用于冲洗马桶。其后,这些水即可进行净化处理,并在芦苇湿地中进行生物回收,而多余的水则通过铺有砂砾层的水坑渗入地下,重新被土壤吸收。此外,设计者采用多种节水装置降低水的消耗量。比如,所有马桶均采用控制冲水量的双冲按钮,一次冲水量比普通马桶节水5-7升;采用节水喷头,每分钟水流量比普通喷头少6升;节水龙头装有水流自动检测功能,每分钟水流量比普通水龙头少13升。
邓斯特介绍说,“零碳社区”或者说是“低碳社区”其实拥有多套设计方案,以应对不同的气候环境,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广。目前,他与他的团队正在与中国的两座沿海城市合作,准备建造中国的“零碳社区”和“低碳社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