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音乐在高师钢琴课中的传承实践

2015-01-17崔静瑶

艺术评鉴 2014年21期

崔静瑶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教育问题,越益受到音乐界与教育界的重视。学校对于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培养各民族所需之音乐人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任务落在实处,离不开“实践”二字。本文以《山歌与铜鼓乐》这首钢琴曲为切入点,从本土音乐在高师钢琴教学中传承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教学这首乐曲的一些感想、设想谈谈本土音乐在高师钢琴课上的传承实践问题。

关键词:本土音乐  传承实践  高师钢琴  《山歌与铜鼓乐》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得到实施,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迄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现如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问题,在音乐界与教育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传承人类的知识和文化,培养社会所需之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其中的主体部分则是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因此,在音乐艺术院校中实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应与各民族的音乐实际相结合,并以培养各民族所需之音乐人才作为最重要目标。笔者认为,关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特别是本土音乐的传承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任务,然而,要把任务落在实处,离不开“实践”二字。

一、本土音乐在高师钢琴教学中传承的必要性、可行性

(一)必要性

在历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许多民族文化中流传下来的丰富的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传统音乐品种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逐渐失去了生命力,有些品种已濒临消亡。因此,中国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亟待保护。为了使其能够持续地传承下去,需要我们要像保护文物一样去保护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因此,高等院校应该积极投身到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去,承担起人类社会精神文化传播的使命,为拯救濒危民族音乐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可行性

广西是素有“歌海”之称并且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古以来居住着壮、汉、瑶、侗、苗、松佬、毛南、回、京、水、彝、佗佬等十二个兄弟民族。这些不同民族的祖先创造了灿烂光辉的历史文化,它们在我国多民族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中,具有其广泛的影响力以及传统的特殊性。在高师钢琴课中将这些原生态的民歌曲调、民族化的音乐内容引进课堂,通过钢琴教学的方式教学广西各地民歌、旋律小调,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还可以帮助钢琴学生在心理意念中建立起中国民族音乐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形成对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审美意识和基本乐感。

二、《山歌与铜鼓乐》所涉及的本土音乐元素

陆培的《山歌与铜鼓乐》创作于1983年,大胆地把广西民间音调与现代十二音的作曲技法相结合,并运用了一些现代的演奏技法,效果新颖,别具匠心,是一首极具浓郁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开山之作。这首乐曲运用了广西最典型的音乐元素——山歌、铜鼓,加以自己对相关民间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将其文化内涵、神韵与气质融会贯通创作而成。

山歌:乐曲中山歌的主题旋律主要是壮族山歌,也称为“壮歌”、“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狩猎时的呐喊,呐喊虽不算歌,但其中却孕育出了山歌的种子。乐曲中1—5小节是描写山歌主题的旋律,两个声部采用了平行八度的写法,模仿了悠扬、空灵的歌声在山间回荡的音响效果。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族人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今天,几乎人人能唱歌,个个爱唱歌,甚至达到“以歌代言”的程度。广西被誉为“歌海”,跟壮、瑶等少数民族民歌的盛行是分不开的。“考察其文化背景,这些山歌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以稻作文化为主的农耕经济,依托的人文环境是中原文化、壮侗文化与苗瑶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共同体,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因此,广西壮、瑶等少数民族民歌在艺术形态、歌唱习俗、社会功能等方面,浸透着农耕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诸多特性。”

铜鼓:“铜鼓——即全用青铜铸成的‘鼓,上为鼓面,中空无底,腰身内收,侧附四耳。称其为鼓最主要看其外型,其实并未蒙皮,当属体鸣乐器这种乐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广泛流行于我国南以及东南亚各国。”现如今,铜鼓作为一件乐器在多数地区已逐渐消失,唯有广西还完好地保存。广西的瑶、彝、壮、侗、苗等民族仍然频繁地演奏铜鼓,凡重大庆典和红白喜事,均鸣鼓奏乐。在乐曲中多次描写了铜鼓的主题,如6—10小节描写铜鼓,浑厚、深沉的鼓声,敲击着人们的心,给人一种震撼。第一插部( 乐段 B) 从第15小节开始,也是主要描写铜鼓,力度从“p”至“ff”,仿佛鼓声由远及近,最后呈现出一派铜鼓齐奏的欢腾场面。

三、实践本土音乐在钢琴课传承的一些设想

(一)教学内容安排的侧重

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一直是西方钢琴音乐作品占据着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客观上影响了学生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兴趣,因而造成学生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漠然,这与教材的编辑侧重有直接关系。高师教材建设应该充分考虑中国曲目所占的比例与地位,地方音乐院校(系)的教材,还应突出本地方音乐特色。

例如广西艺术院校的钢琴教学,即可把以下乐曲安排进课堂教学:李延林的《瑶山春好》、陆华柏的《东兰铜鼓舞》与《鉴河之歌》、蔡世贤的《Do Sol Re——白裤瑶印象》与《刘三姐主题幻想曲》、陆培的《山歌与铜鼓乐》等等。这些作品,体现了壮、瑶等广西主要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饱含着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堪称广西钢琴音乐的代表作,教师应按程度深浅贯穿到高师钢琴的教学当中。

(二)不要长期脱离母语环境

“环境对于人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切勿长期脱离母语环境,一定要向民间学习。”其基本方法是多采纳“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路子。“走出去”,主要是指安排学生深入民族地区考察采风,确定学习、研究与艺术实践的内容。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的做法是,每届大二的学生在下学期有一次7—10天的采风的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入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进行民风考察、民歌搜集,感受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流对唱民歌。回校还要进行采风的汇报演出,把采集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加工整理,排练成一台《田野民族风》的晚会。这样的学习经历使学生亲自眼看到民间艺人演奏民族乐器,亲耳听到在山谷里对唱民歌的声音,亲自感受民族音乐的存在形态,这样再演奏像《山歌与铜鼓乐》这样的钢琴曲时,就会更加理解作曲家想要表现的音响和音乐感觉。“请进来”,是指可以聘请相关的民间艺术家、学者来校任课,或以讲座的形式把前沿的民族音乐动态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有机会和专家探讨研究共同关心的课题。

(三)坚持多元文化与多重乐感的教学理念

“乐感——即一种对音响心理感知的文化现象,最能代表一个人内心所承载的文化身份。”我们的学生首先是中国人,其次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学习的是西洋乐器。怎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有我而不排他”开放性文化视野的音乐人才呢?坚持多元文化思想和实行多重乐感的教学方法,前提是必须尊重学生各自的民族音乐文化身份。以掌握本民族音乐文化为前提,各民族学生相互学习其音乐文化。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近年完成了“双重乐感”教学的国家课题,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双重乐感”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中。不但增添了《新疆少数民族歌舞艺术赏析》、《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概论》、《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正音课》、等理论课程来培养音乐文化环境,还开设了《新疆风格钢琴、手风琴及合唱作品》、《音乐元素与风格训练》以及中国各民族乐器选修课等课程,使技能课也融入了“双重乐感”的理念。

(四)网络化音乐数据库的建立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学术的交流、信息的收集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因此,建立系统、全面、规范的中国钢琴教育民族民间音乐数据库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收录各个民族现有的带有本土音乐素材的钢琴作品,包括数字化曲谱、演奏和教学视频,供大家交流、学习、欣赏。其次还可以进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如收集中国民族乐器的乐谱、演出音像资料、有价值的采风视频等等。使现存所有中国钢琴音乐可视可听,中国民族音乐可触可摸,通过现代化数字化的大众传媒手段,使中国钢琴民族音乐易于学生接受,逐渐形成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思维模式,让中国钢琴民族音乐得到更好更快更深入的传承。

四、结语

学习与教授《山歌与铜鼓乐》这首乐曲让我对广西本土的音乐元素、风土人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用钢琴把这样原汁原味的民族音调表现出来,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学习西洋乐器的人来说,是接触和接受民族音乐最好的方式了。所以,要把本土音乐传承下去,实践很重要,而对于高师钢琴专业的学生,多学习和演奏这些带有浓郁本土音乐元素的乐曲,对于自我音乐知识的拓展和民族音乐传承都是有必要的。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2年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本土音乐文化在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钢琴课的传承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JGYA166。

参考文献:

[1]赵意明.钢琴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教育新探[J].中国音乐,2009,(03).

[2]赵意明.广西铜鼓音乐探析[J].中国音乐,2011,(03).

[3]李松,樊祖荫等.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反思——“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J].中国音乐学,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