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信息图表的崛起
2015-01-17陈小巧
陈小巧
摘要:
本文从数据图表、数据地图、多变量图表、ISOTYPE、地铁图、书籍设计等六个方面来梳理西方信息图表的发展历史及其对当今设计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信息图表 数据图表 数据地图 多变量图表 ISOTYPE 地铁图 书籍设计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5-0132-02
“如果没有创造性的天才人物发现图表并不仅仅是一种绘画,那么信息图表就会永远局限在简单的地图或曲线图上。图表所标注的经验数据的魅力在于,它靠直观的视觉信息传递出复杂的解释过程。”威廉.普莱费(William Playfair)、约翰.斯诺(John Snow)、查尔斯.约瑟夫.米纳德(Charles Joseph Minard)、奥图.纽拉特(Otto Neurath)、亨利·贝克(Harry Beck)、赫伯特.拜耶(Herbert Bayer)等人发现把复杂的数据与图表结合使用,可以直观、快速地反应出数据的规律。由于信息图表表达清晰、准确、且易于理解,因而具有超强的说服力。
一 数据图表的开端
苏格兰工程师、政治经济学家威廉,普莱费尔坚信在某些情况下图表要比文字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在他编写的《The Commercial and PoliticalAtlas》和《The Statistical Breviary》两本书中展示了曲线图、条形图和饼形图,并运用这三种数据图表来传达复杂的经济数据。
曲线图是指利用坐标轴确定各个数据的位置,并依次连接各个节点所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数据在演进过程中的变化,多用于展示连续时间段内出现的数据。
如图1《英格兰的贸易状况》正是运用了曲线图表来记录1700年至1800年之间英格兰对爱尔兰的贸易状况。图中以时间和金额为坐标轴,红色线代表英格兰对爱尔兰的出口情况,黄色线代表英格兰对爱尔兰的进口情况,两线相交形成三个不同的区域,第一个是黄色线高于红色线所形成的区域,表明进口大于出口水平,处于贸易逆差状态;第二个是两线的交汇点,说明当时处于贸易平衡状态;第三个则是黄色线低于红色线所形成的区域,表明正处于贸易顺差时期。在这张具有时间序列的图表中,两条“线”的运动轨迹清晰地呈现了一组经济数据,使受众能够从一个对比的角度来了解数据发展的趋势。
同样是用来记录贸易数据,《苏格兰的贸易状况》(见图2)则运用了条形图(条形图的特点是使用垂直或水平的条状线段来记录连续性或非连续的数据,多用来对比同类资料)来传递信息。图中描述了苏格兰在1780年至1781年期间与17个国家的进出口情况。图表中的横轴表示进出口的数据,纵轴表示17个不同的国家。黑色的柱形表示的是出口情况,非实心柱形则表示的是进口情况,同时,使用了数字“o”来表示进出口为零的数据。透过图表中的网格设计,受众可以更加清楚地对比各组数据,从而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除了曲线图、条形图可以用来记录复杂的数据外,普莱费尔还发明了饼形图。饼形图是以圆心为中心,把圆划分为若干个扇形的统计图表,常用于描述数量和百分比之间的相对关系。在饼形图中,每个扇形的角度和面积的大小都是根据数量的比例来定的。如图3《欧洲各国的人口数量和税收情况》,使用了相对大小的圆、不同的色彩、以及相对长度的垂直线来描述欧洲几个重要国家的人口、税收以及土地面积,从图中我们可以很快地对比出各帝国的领土大小和政府的财政概况。土耳其帝国是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如图4描述的是土耳其帝国在亚洲、欧洲及非洲中所占的土地面积。由于亚洲是个海洋之洲,因而用蓝色代表亚洲国家,红色代表欧洲的土地权力,至于为何用黄色来代表非洲,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左边红色的垂直线代表了土耳其的人口数量,右边黄色的垂直线表示的是税收,两垂直线之间用一条斜线相连,说明这两组数据表示的是同一个国家的信息。
二 数据地图的启蒙
数据地图是信息图表中最具说服力的表达方式之一,它以一种简洁的、具有普遍认知力的方式传达复杂的信息。
1854年,伦敦发生霍乱。由于找不到疫情的源头,无法控制疫情,因而导致成千上万的人丧生在这场疫病当中。为了阻止霍乱的扩散,内科医生约翰,斯诺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绘制了霍乱疫情图(见图5)。图中的“X”符号表示的是水泵的位置,人们日常的生活用水都来源于这些水泵。而每一个点则表示一个因霍乱而死亡的人,各个点所在的位置正是死亡的人所居住的地方。从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密度最高的点分布在百老大街(Broad Street)上的水泵附近,由此表明霍乱的传染源正是这个水泵。
《斯诺的霍乱疫情图》通过对空间的分析,把数据与地理地图结合起来使用,找到霍乱的源头,遏制了霍乱的蔓延。这种用视觉化的表现手法展示复杂信息的数据地图“成为空间数据分析和流行病学两个学科领域的共同起源”。
三 多变量图表的先驱
1861年,法国工程师查尔斯·约瑟夫·米纳德绘制了一张描述五种变量信息的图表。米纳德运用了视觉化的手段把五组复杂的变量信息简化,并清晰、准确、完整地表达了故事的始末,它就“像一个雄辩的人蔑视只会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学家”。如图6《Figurative map of Successive Losses inMen of the French Army in the Russian Campaign》記录了军队的人数、行军的地理位置、军队前进的方向、温度以及日期五种变量。当时米纳德已经开始运用色彩对比来分类信息,褐色区域表示大军入侵俄罗斯时的人员变动情况以及进军线路,与之相反,黑色线则表示大军撤退时的情况,而线的宽度都反映了军队力量的分布。大军进军时大约有42万人,抵达莫斯科时剩下10万人;当军队从莫斯科撤退时,遭遇了残酷的冷冬,由于饥饿和刺骨的严寒,最后大军仅存1万人回到了波兰。米纳德设计的多变量信息图表清晰地反映了一个悲惨的事实:超过40万人在这场战役中死去。
四 符号制造的世界连接
“我们看到,在远东,一种书面语有着大量相应的口头语。我们创造了一种国际图式语言(作为一种辅助语言),世界上所有普通语言的基本单位都能置入其中。这种图式语言我们名之为‘伊索体。”1925年,奥地利哲学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奥图·纽拉特创办了视觉教育研究所(从事图形表达系统的研究),即ISOTYPE(International Systerm of Typegraphic Pictu reEducation)国际印刷图形教育系统(即伊索体)。纽拉特倡导推动国际图式语言,希望借此跨越文字语言的障碍以促进信息的交流。
如图7描述的是中西方(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人口情况对比。图像所表现的细节被简化,使用人形轮廓的符号表示人口,并通过符号的数量和颜色作出定量的表达,以直观的形象取代了抽象的数字,这种符号易于被解读,使受众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国人口的数量对比。
虽然,纽拉特把符号国际标准化的设想最终未能实现,但是ISOTYPE系统对当代信息设计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标识符号都是来源于ISOTYPE的理念。
五 地铁图引领的世界潮流
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伦敦地铁线路和站点的增多,当时的地铁图设计已经无法高效地传达信息。如图8是1921年的伦敦地铁图,其线路、站点以及字体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工程制图员亨利,贝克突破了距离和空间的限制设计出了新的伦敦地铁图(见图9)。新伦敦地铁图的设计抛开了地铁的实际线路和站点的实际距离,同时,把除泰晤河以外的所有背景都去掉,并且不按比例绘制。另外,贝克创造了一种新的网格系统,把旧伦敦地铁图中的曲线调整为垂直线、水平线和45度角斜线,用这些线把各个等距的站点连接起来,使信息有条理地展示出来。站点的设计也有所不同,普通站点使用相同长度的线段来表示,并与线路呈垂直状态,换乘站点则用菱形的小方块来表示。
亨利·贝克设计的伦敦地铁图以一种全新的视觉向度清晰、有条理地把复杂的信息展示出来,线路、站点、字体以及色彩的设计无一不蕴含丰富的信息。它不仅是信息图表设计的典范,而且对世界的交通图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世界交通图设计的范本。
六 数据图表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曾经写道:“设计师如何采用新的传播思路和设计语言,让受众来选择书籍并乐意接受视觉化信息传达的全新感受,正是这一时代对设计师提出的要求。”由此可见,书籍设计应该准确、精炼地为读者传达或复杂、或枯燥、或深奥的信息,令读者能够高效、轻松地阅读。
1953年,德国包豪斯最重要的平面设计师赫伯特.拜耶出版了《世界地理地图集》(见图10),描述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等数据,同时也讨论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和资源限度等等。全书共368页,其中有120页是地图,其余的共使用了1200个图形、符号和图表来说明各种统计数据。这本书把大量的统计数据转化为极具表现力的信息图表,其丰富的视觉效果使枯燥的数据变得生动,且更具吸引力。
七 结语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各种便利,如何高效地应用信息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保罗M.莱斯特(Paul M.Lester)曾经在他的著作《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中提到:“1998年11月12日的《今日美國》内容分析中,刊载了56页的评论文章,包括188条新闻故事、103幅照片和203个信息图表,平均每页使用3.6个信息图表。”可见,人们在接收信息时,信息图表具有比文字更大的诱惑力,人们更喜爱以信息图表这种视觉化、直观化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因此,梳理西方信息图表的发展历史对当今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