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2015-01-17高兴

学理论·上 2015年12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高兴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经过实践证明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和严峻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应。本文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031-02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经过实践证明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的学说。它不仅揭示了无产阶级伟大崇高的历史使命,而且指明了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无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界定为人道主义学说,还是界定为全人类解放学说,其目的都是想阐明马克思主义最关心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解放人自身,即从政治、物质以及精神等压迫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不仅带给人类以物质利益,而且具有崇高的精神价值,鼓励人类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卢卡奇提到马克思主义既然是一种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只能是一种旨在改变现实的社会辩证法。置于自然辩证法,它撇开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活动去讨论自然界的运动发展规律,必然淹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时间本性的革命性。从理论层面把握实践中的困境与难题,有助于促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走向现实,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现实问题提供马克思主义解决思路。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而崇高的信仰,是一种现实的社会信仰。在新时期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信仰虽然作为主导信仰,但事实上其主体地位正在逐渐弱化,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陷入困境。

一、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透视

首先,受市场经济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造成建立在国家和民族感情基础上的信仰教育,被认为是蹉跎光阴,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实事。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进程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多元文化与消费同在,物质水平不够负担昂贵的精神享受。

其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元化思潮涌现,并影响到当代青年的思想意识。部分大学生容易受“美国之音”和好莱坞大片的影响,思想信念上出现动摇,崇尚自由平等,追求个性的文化。不惜折断花枝,移植西洋花瓶,由于“水土不服”而明显偏离了方向,过不了两天就会枯萎,凋谢,充当古代南橘北枳的翻版。再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街头音乐是一种视听享受,国内却是乞讨的技能。信仰应该建立在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才能开花结果,反之,只能隔空喊话。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如果沒有坚定的立场和民族自信,不深深扎根于本国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借机加紧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渗入,以向我国输入商品、资本和技术为掩护,同时推行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及文化思想。犹凭借强大的媒体力量,传播价值观念,如鼓风机,源源不断地吸纳广大青年接受西方核心价值观,变相殖民,几千年灿烂文化,将逐渐没落。面对大学生信仰的迷茫与困惑,高校应当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坚决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意识形态进行“和平演变”的图谋。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特点和规律,自觉探索构建适应新形势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是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有效性的迫切需要。

(一)加强受教育者本身修养

1.重温国学,巩固汉语言文学功底。如果我们只关心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忽略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播,那就不可能在国际社会得到理解和尊重。现代的大学生会在早晨诵读英文,甚至会两门以上的外语,然而用中文进行公共演讲和商务谈判时,经常用“这个”“那个”来指代事物,描述东西的位置就说“这边”或“那边”,描述距离就用“不远”或者“比较远”。老一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注重写作清晰简洁,能毫无障碍地阐明想法,描述事物。在现代社会里,使用语言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汉语言文学是万金油,是所有学科的母体,殊不知处理文字的能力是一块敲门砖,是优秀能力的基础。

2.阅读经典名著,从理论上认同马克思主义。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但是相比原著,存在不足,其内容的政策性过强,实用性较差。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最直接的方法是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这种崇拜感最大方面来于马克思主义原著。通过领略原著的博大精深,丰富内涵,奠定坚实的理论功底和科学思维方法,边读边做笔记,融会贯通,从旧理论中得出新思想。

(二)增强理论传播内容和形式的时代性

理论灌输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同时教育者还应改进传播内容和形式,探寻马克思的当代价值,联系社会现实,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切实解决社会问题。哲理高高在上,如果教育者一味板着面孔说教,生搬硬套,说的都是“正确的空话”。这样不仅无益于强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反而还会伤害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如果需要学到具体的、实实在在的道理,无须宏大理论,是通过朴素的日常语言引发的感悟和思考。

1.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回应大众的时代诉求。在理论与大众的互动中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具有时代性的新鲜材料,从而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众。要善于运用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努力做到科学性、时代性、通俗性的有机统一,坚决防止本本主义的倾向。

2.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志愿者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可以锻炼自身专业技能和提高独立自理生活能力,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教育者可以抓住青年积极作为和勇于创新的主要特点,开展实践基地或服务社会的活动,走出象牙塔,走访观察老百姓的生活,体味师承自然和敬畏自然的情怀,增加怜悯与博爱之心,成为一个有社会公益心的公民。

(三)改进教育者理论传播方法和手段

信息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传统的灌输方式之外,还应注意运用高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的等方式,声形图文并茂以达到全方位、多角度的全面教育的效果,使授课内容更具生机和活力。

1.从教育方式上来說,创新形式,增强宣传教育的说服力。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通过理论灌输法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在方式方法上满足于概念化、公式化,在客观上弱化了教育效果。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和社会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想政治建设所面临的时代背景、社会氛围、历史任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领域和对象,都有了很大变化。增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进行创新和改进。在诺贝尔文学颁奖典礼上莫言说道“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注意体现民主性,努力改变以往单一的你打我通、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民主、平等、互动的关系,切实组织好启发式、研讨式、交流式教育,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切实体现层次性,坚持远大理想与阶段目标的统一,坚持鼓励先进与照顾多数的统一,坚持统一思想与尊重差异的统一,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

2.从方法上来说,走从哲学到经验的道路,从概念出发,深入实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能到现实生活之外去寻找,人的本质就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离开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抓不住人的本质,就不能理解现实的人。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挫折时,往往喜欢逃避现实,这时,哲学经典语句是一盏明灯,指导实践,帮助大家更好地面对困难,解决问题。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广大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和日本动漫趋之若鹜,反而对本土文化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谈马克思主义信仰。哲学是万物之源,是一切科学的母体,是一门智慧的学说。只有先从概念上了解,在有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深入实际经验加深认识,最后达到改变的效果,哲学就会丰富起来,并成为我们的梦想导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有利于培养知识分子对社会主流意识价值的认同感,促进社会在精神文化层面的统一,这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更好地发挥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朱旭梅,章迪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刍议——基于大学生党员信仰危机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9).

[4]李晓林.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探析[J].科技信息,2007(32).

[5]朱秀茹,杨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6]陈楠.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9-52.

[7]朱剑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析[J].湖湘论坛,2012(1):66-67.

[8]潘银忠,等.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98-102.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