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女儿李讷的悲喜人生
2015-01-17
毛泽东女儿李讷的悲喜人生
李讷是毛泽东和江青的女儿,1940年出生于延安,是家中唯一在父母亲身边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孩子。北大历史系毕业,退休前在北京市委工作,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如今,李讷与老伴王景清一起过着朴素节俭的普通百姓生活。近日,李讷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不仅重回延安,忆童年峥嵘岁月,还参观了在山西博物院举办的“两弹一星”主题展览。
战争中成长
1940年,李讷生于延安,当时毛泽东47岁,江青25岁。由于江青姓李(李云鹤),毛泽东在战争年代也曾用名“李得胜”,便按古人“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意思,给女儿取名李讷。
1947年11月,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解放军总部来到杨家岭暂住。队伍刚刚住下,村里的土改运动就发生了一连串严重的违反政策事件。李讷听说要批斗地主,觉得好玩,就让保姆韩桂馨(卫士长李银桥的妻子)和警卫员带着她去看。没想到,李讷回来后就大哭不止。毛泽东急问何故,韩桂馨说斗争会上吊人打人的惨状让孩子受到了惊吓。
1948年定都北京之后,李讷才正式上育英小学、育英中学。她从中学起就开始寄宿,每逢周末才回到中南海。李讷天资聪颖、学习用功、有理想,但她身体不好。
1959年秋天,李讷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吃住仍然在北大,每个周末坐公交车回家,星期六晚上与父母共餐。李讷刚上大学的时候,不少同学根本不知道她就是中国第一号“公主”。1965年,李讷大学毕业,由于身体不太好,在《解放军报》挂了一个编辑名,也穿上了向往已久的军装。
在“文革”狂涛中
1966年8月初,“造反”的洪流席卷全国。李讷也在《解放军报》社带头造反。她化名“萧力”,写大字报批判当时《解放军报》总编辑赵易亚大搞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赵易亚被“揪”出后,她实际上成了《解放军报》社“文革”运动的首脑。不久,26岁的李讷当上《解放军报》总编辑。
毛泽东与李讷
但1967年之后,李讷又不怎么管军报的事情了,她实际上已经成为毛泽东个人的联络员或“代表”,负责了解北京各大学运动的情况,直接向毛泽东汇报。1968年北京大专院校红卫兵分成两派大搞武斗,互相抓人,甚至开枪、烧房子。在李讷向毛泽东汇报之后,毛泽东下决心以“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名义,集合工人和解放军进驻大专院校,强行制止武斗,为后来的“工人阶级领导学校”之始。除了李讷,别人是不能并且也难以向毛泽东汇报运动中的严重问题的。
第一次婚姻
1970年初,毛泽东让李讷前往设在江西井冈山下进贤县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劳动。在那里,她结识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的服务员小徐。1970年8月,李讷和小徐结婚的报告送到了曹全夫的案头。这可惊呆了干校和中央办公厅的领导,赶紧报告毛泽东和江青。
江青和李讷为此吵了一架,但毛泽东同意了这桩婚事。1971年9月下旬的一天,汪东兴找来毛泽东办公室做内勤工作的小路,要他代表李讷的娘家人去江西出席李讷的结婚典礼,并且交给他一封毛泽东的亲笔信和一个大白包袱,说这是毛主席送给李讷的结婚礼物。李讷后来拆开一看,原来是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几个月之后,这桩婚姻就维持不下去了。原来,两个人的学识、志趣、个性、思想都大相径庭,新婚的新鲜感一过,矛盾凸显,结果两人只好分居。干校领导为了挽救他们的婚姻,把小徐送到河北某大学学习。这时候,李讷已经有孕,其后生下一个儿子。又过了快一年,两人正式离婚。小徐大学毕业之后,便回了山东老家。就这样,李讷的第一次婚姻失败了。
李讷的儿子名叫徐小宇,聪明活泼,给李讷增添了负担,但也给她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徐小宇后来改名王效芝,从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条与父母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打工、经商。
艰难的重任
20世纪710年代中期,毛泽东有心培养李讷。1974年至1975年间,李讷先后担任了中共平谷县县委书记和北京市委书记。但由于李讷婚姻受挫,精神不佳,加上身体不好,难以承担重任。
1976年毛泽东去世,江青等“四人帮”被揪出来。李讷由于有病,没有像毛远新那样被牵连进“四人帮”的反党集团,也算是因祸得福吧。不过北京市委书记是当不成了,身体状况又无起色。20世纪80年代初,李讷身体状况好转,遂要求工作,被安排在中共中央某研究机构的资料室工作。
重结的良缘
父亲去世,母亲服刑,不幸的婚姻,多病的身体,使李讷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说北京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姐,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来往。孩子是她唯一的寄托,母子俩相依为命,过着孤独、平静的生活。
在李银桥夫妇的帮助下,李讷认识了李银桥在中央警卫团工作的老战友、时任昆明军区某军分区参谋长的王景清。经过数月的了解和接触,1984年两人举行了婚礼,在北京生活。
婚后不久,李讷带着王景清和孩子到京郊秦城监狱看望江青,江青对他们的婚姻表示满意和祝贺。王景清还即兴书写了一幅隶书,江青大加赞扬。
人生聚散依依,近30年的携手让李讷和王景清尝尽人生百味,深晓生活冷暖。当泛黄的往事随风吹落,他们已是似水流年间最普通的百姓人家。
(摘自《福建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