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为了远航的远航
2015-01-17编辑罗婧奇
文/任 红 编辑/罗婧奇
郑和:为了远航的远航
文/任 红 编辑/罗婧奇
郑和把明代的思想、文化带到更远,他拓展的不是个人的生活半径,而是明朝的政治战略版图。
今天我们常说,学会驾车,便扩大了你的生活半径。现代的交通方式,把人带去更远的地方,了解更广的世界。那么在遥远的农耕社会呢?我们来看《史记》上的一段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就是这么可怕。在农耕时代,主要是车马代步的陆路交通,以及并不太多的舟楫之便的内河交通。关于航海和航空的想象,则多是文学化或者宗教化的。能够进行现代意义航行的,郑和是中国古代最具成就的一人。跟庄子、李白、徐福和鉴真和尚都不一样,郑和把明代的思想、文化带到更远,他拓展的不是个人的生活半径,而是明朝的政治战略版图。
简明中国航海史和明初海外政策
中国古代的航海并不发达,为了寻仙和避难理由的航行则更多。像中国这样拥有广阔内陆的国家,海岸似乎就是认知边界了。
中国古代的航海并不发达,为了寻仙和避难理由的航行则更多。像中国这样拥有广阔内陆的国家,海岸似乎就是认知边界了。地处中原的人,需要走上很多天,才可以看到疆域的极限。这跟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物产不多、为海洋环抱的岛国对世界的理解和预判是不一样的。同样是描写水边儿童的生活,中国的描写通常是:“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而在丹麦或者美国的描写可能就会是:“我们去做水手吧!”或者“我们是横行七海最坏的无赖!”
如果说,郑和之前,中国人全无航海,这当然不恰切。但是,那时中国人的航海既不普及,也不是主流,成就也相当有限。
汉白玉郑和雕像,江苏南京郑和公园。摄影/刘建华/FOTOE
我们来梳理一下郑和之前的简明中国航海史。
在汉朝,航行曾抵达过印度半岛的南部和锡兰;
在唐朝,市舶司制度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开辟,船舶远航到亚丁附近。贾耽《广州通夷海道》曾详细记录了这条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航线所经过的港口、转向点以及航行所需时间;
在宋朝,延续唐的市舶司制度,收益丰厚,仅泉州一地,就曾容纳五十国的番商;
在元朝,汪大渊驾船十年游历,《岛夷志略》中记录了从菲律宾群岛到东非的两百余国家,航线从阿拉伯海拓展到红海。而当时的朝廷也把战火燃烧到日本岛。
接下来,我们马上就要接近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前的明朝。
明初,太祖朱元璋即实行海禁政策,市舶司存在三年即被取消,“寸粄不许下海”,民间亦禁用番货。与此同时,皇帝对海外诸国仍采取怀柔之意,曾谕旨:“占城海舶货物,皆免其征。”“不征诸夷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兴兵。”“西洋琐里,世称远番,涉海而来,难计年月。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但对朝贡本身,朱元璋并不热衷,为朝贡国设定了三年、十年不等的朝贡限制,以规避过多的交往。
这种局面,到明成祖朱棣时期,才有所扭转。海禁被开,市舶司恢复。永乐元年,中官尹庆奉诏抚谕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古里酋长沙米亦派遣使者随尹庆返回,以示臣服。与此同时,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广东等地船厂开始大规模的海船建造和粮船改造。这些都为郑和的远航埋下了伏笔。
帆篷廿八年,沧溟十万里
永乐三年六月,苏州刘家河,63艘满载瓷器、丝绸、金币、海军的宝船就此起航了。
郑和,云南人,回族,从起兵有功,累擢三保太监,据说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航海去麦加朝圣。
以明代的视野,郑和的航海大概就如同我们今天看待杨利伟进入太空吧,同样是离开稳定的介质——陆地,驰向淼淼的已知和未知。永乐三年六月,苏州刘家河,63艘满载瓷器、丝绸、金币、海军的宝船就此起航了。
第一次航行非常成功。一路上,郑和“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以武慑之”,尽显天朝风范。到永乐五年九月,郑和回来了。随他一起回来的,还有来朝见天子的诸岛国使节,以及以剽掠商旅为业的海盗酋长陈祖义(广东人,作奸犯科,流亡海外)。这一次航海,明朝和西洋诸岛建立了具体的外交关系,甚至是保护国关系。同时,对待诸国赏罚有度,特别是对三佛齐国(旧港)酋长陈祖义的判决和执行(“戮于市”),都是以中国法律为尺度进行的。
郑和七下西洋航线图。 绘图/刘宇佳
左:郑和下西洋,1558年,巴基斯坦拉合尔(国)。 供图/文化传播/FOTOE
右:郑和下西洋石雕,江苏南京龙江宝船厂遗址。 摄影/刘建华/FOTOE
第二次航行,始于永乐六年九月,这次郑和到达了锡兰山。故事也很有戏剧性,“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这次航行持续了近三年。可以想象,茫茫海天之间,船队从一个岛驰向另一个岛,是何等宏伟壮观,又是何等的渺小寂寞。永乐九年六月,郑和带战俘回国。“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替,来者日多。”
第三次航行,时间是永乐十年十一月,目的地是苏门答腊。当时苏门答腊正在经历一场政变,“前伪王子苏干刺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苏干刺的举动,无异于以卵击石,自然不是郑和的对手。但是,他对郑和赏赐“不及己”的反应却是有道理的。事实上,苏干刺根本不想对抗明王朝,而是非常渴望明帝国对自己政权合法性的认定。既然不被承认,那么只好约一架。其结果是,“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之后,明王朝和诸岛国之间有来有往。“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
到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但是,郑和没有回到故国,就病逝了。1433年,他客死异国,葬在印度古里的洋底。当时整个船队都在那里等待着返航的贸易风。像郑和这样从小就离开故土漂泊、身如不系之舟的人,应该会欣然于这样的终结方式吧。行于路途,止于羁旅。
七次航海,跨越了郑和生命的二十八年。
在明朝的另一个都城——南京,建有郑和的衣冠冢,一双鞋,一束发,便可视为陆地对水手最后的牵挂。
郑和一小步,明朝一大步
那时候,冷兵器时代并未终结,火器才刚刚开始盛行,任何现代战争都还没来得及爆发。要什么样的船,装备着当时怎样先进的科技,有着怎样杰出的领航员,才能承担前面所言的那种巨大运力,并且抵御海上的各种可能的风险,从中国海一直到红海,穿越赤道再抵达非洲,再重新返航?
就像我们今天好奇辽宁舰的构造一样,我们同样会好奇郑和的宝船。那会是怎样的船呢?我们知道,那时候,冷兵器时代并未终结,火器才刚刚开始盛行,任何现代战争都还没来得及爆发。要什么样的船,装备着当时怎样先进的科技,有着怎样杰出的领航员,才能承担前面所言的那种巨大运力,并且抵御海上的各种可能的风险——洋流,迷航,疾病,海盗,断粮,坏天气,淡水补给……如《天妃灵验之碑记》所载的“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回隔于艳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昼夜星驰,设彼狂澜”等——从中国海一直到红海,穿越赤道再抵达非洲,再重新返航?如果只是单次成功,我们可以归结为运气,但如果是整整七次,那么就只能归结为明成祖永乐年间的航海能力。
据说,郑和的航行中,海图和星图都被运用,指南针和船尾舵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遗憾的是,因为郑和航海技术资料在成化年间被大臣毁弃,所以今天已经缺乏史书之外更有力的支持了。《明史·郑和传》描述了郑和第一次航行所用的船只,“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只能从外观上了解郑和船队,而无法洞悉里面更多的秘密。这样的船,在当时,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可以造的出来。
那么,郑和的船队规模有多大呢?据统计,第一次参与航行的人数约27800人,第四次航行的人数约28560人,最后一次的人数约27550人。这么多人,即使分散在不同船只组成的船队中,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社会了,需要组织者具有超强的领袖力。事实上,郑和的船队也确实是一个具体而微的社会了。它配备了各种职员,比如负责外交的舍人,负责翻译工作的通事,负责观测天象的阴阳官,负责管理钱粮的户部郎中,此外还设有医官、火者、办事、书算手、舵工、番火长等不同的职位。最后一次返航后,有位医官曾心有余悸地说从此再也不用担心葬身鱼腹了。郑和的船上甚至还养鱼和种菜,既规避了断粮的风险,又规避了航海中常见的坏血病的风险。
当葡萄牙人对赤道海域满怀疑惧之时,郑和的船队已经越过赤道到达麻林。明政府欲令各岛国“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策略,让这支“布施”的金主船队,在沿途大多数地方都大受欢迎。
随船航行的通事费信在《星槎胜览》中写道:“其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遣部领赀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王乃令银柱杖二人,皆穿白缠头,来引导前,五步一呼,至中则至。又金柱杖二人,接引如前礼。其王恭礼拜迎诏,初叩谢加额,开读赏赐。受毕,铺绒毯于殿地,待我天使,宴我官兵,礼之甚厚。”而马欢亦赋诗:“天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南金异宝远驰贡,怀恩慕义掳忠诚。”
郑和七下西洋,实地踏入西洋诸岛,扩大了明朝人的地理视野,终结了“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的文人想象。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航行,致使海道清宁,确定了明帝国和诸岛国间初步的政治秩序,具体地干预了地方的政治和经济,用成祖的话说,“海洋已征服,四海皆平静”,可谓郑和一小步,明朝一大步。
郑和从兹去,再复无郑和
龙江船厂久不闻斧凿声,郑和海图亦被刘大夏所毁,国家经济凋敝、政治昏聩。所以,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既是对郑和的褒奖,也是对明末的喟叹。特别到后期,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时,攻、守之势易也,明朝完全失去了成祖时期的眼界和风范。
《天妃灵验之碑记》开篇这样描述郑和航海的功绩:“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远矣,而程途可计;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嘉其忠诚,命和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赉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瓜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直迂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西洋朝贡典录》则记录了郑和航行的斩获:“明月之珠,鸦鹘之石,沈南龙涎之香,麟狮孔翠之奇,梅脑薇露之珍,珊瑚瑶琨之美,皆充舶而归。”
某种意义上,郑和是皇帝朱棣的一双眼睛,他把更远的世界拉近给朱棣观看,也把朱棣的威仪带去更远的世界。而他们之间,又曾有着复杂的家族恩仇。他们被命运之手所牵系走到一起,这是历史本身无奈更无从回避的事。
时间追溯到1381年。那一年,傅友德远征云南。十岁的郑和作为战俘,被阉割后劫掠至燕王府。那时他还未被赐郑姓,名叫马和。之后他追随燕王朱棣东讨西杀,屡立战功,成为了朱棣最信任的一位内侍。
人们常常会问,为什么选择郑和这样一位使臣来完成航行呢?除了宠信,朱棣甚至颇为诙谐地为郑和相了面。
那么,明王朝又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航海呢?《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由此看,这次航海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靖难之后,朱棣并没有找到当时在位的皇帝、自己的侄子朱允炆,郑和出使西洋首要负有着寻找建文帝的使命;二是即使郑和找不到失联的建文帝,向海上诸国炫耀明王朝的文治武功,怀远柔夷,也绝非不值得企图。
此外,关于这次航行的目的,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说法。寻宝说,采药说,贸易说,不一而足。这些说法,固然有一点合理性,但是应该都可视为航行主旨外的衍生品。
而实现和支撑这样的壮举,也赖于明朝有了那样的国力。所谓,“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但是,“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国力已大不如前了。
朱高炽登基后,即谕旨:“下西洋之诸藩国宝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仓等处安泊者,俱回南京。”同时,国家封闭港口,重新海禁,所谓“私通外夷,已有禁令”,“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居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资之半。知而不告及军卫有司之弗禁者,一律治罪。”
郑和去世后六年,倭寇大举入侵,海防困境重重,朝代上升期那种雄视阔步的局面已不复再现。龙江船厂久不闻斧凿声,郑和海图亦被刘大夏所毁,国家经济凋敝、政治昏聩。所以,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既是对郑和的褒奖,也是对明末的喟叹。特别到后期,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时,攻、守之势易也,明朝完全失去了成祖时期的眼界和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