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眼视力平衡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对比分析

2015-01-16徐坚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分离法棱镜屈光度

徐坚/文

随着电子仪器的普及近距离用眼时间增长,对验配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日常的验配工作中,有的验配人员只对患者进行了视力平衡,忽略了屈光平衡和其他平衡,由此导致视觉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双眼平衡协调很重要,它可以减少视疲劳以及其他视觉障碍,让患者拥有良好的双眼视觉;双眼视力平衡和调节、屈光平衡存在微妙关系,所以双眼视力平衡需考虑兼顾到其他平衡,本文对双眼视力平衡检查方法合理性、准确性的对比分析进行阐述。

双眼平衡;双眼视力平衡;案例分析;双色偏振平衡

1 概述

双眼视是建立在感觉、运动和整合三大机能之上的,感觉机能和运动机能是服务于整合机能的。简单地说,人的双眼视觉必须是建立在每个单眼的感觉能力正常、双眼的各项运动功能正常、协同工作能力正常的情况之下,通过大脑对所看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整合后,最终形成立体视。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感觉机能和运动机能平衡才能最终保证立体视觉(双眼视功能)的建立。

当双眼的图像通过屈光系统或是经过矫正的屈光系统后,成像于黄斑中心凹处,此时双眼具有相同的视力。同一物体在左右眼视网膜上成像的影像大小、形状、清晰度、对比度和各自反应出来的方位都相同,在观察相同距离物体时产生相同的调节,并且双眼的运动跟随目标的能力相同,这时的平衡才是理想中的双眼平衡。

然而,这毕竟是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上述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因此,上述平衡也是很难达到全部平衡的。但是,只要各种平衡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能建立良好的双眼视觉。

2 双眼平衡的基础、分类和目的

2.1 基础

在做双眼视力平衡之前,必须保证屈光度的准确,屈光度的准确是双眼视力平衡的前提,如果屈光度不准确,以后的其他所有平衡都会受到影响,就谈不上真正的平衡。

2.2 分类

双眼平衡在双眼视觉中有很多种,大致为屈光平衡、视力平衡、影像平衡、调节平衡、运动平衡等。

如果双眼感觉机能平衡(屈光平衡、视力平衡、影像平衡)被打破会造成单眼抑制,而形成单眼视,或由于影像差异,引起复视。运动机能平衡(调节平衡、运动平衡)被打破,会造成双眼近距离用眼清晰度、目标方位不一致,同样也会形成单眼抑制或复视的问题。

2.3 目的

双眼平衡是让双眼调节刺激等同起来,看远放松且视力平衡,看近调节和集合平衡,没有不等像产生,让双眼有良好的融像和视野范围,避免视疲劳、眼抑制或复视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双眼视觉。

3 双眼视力平衡的检测方法

3.1 棱镜分离法

过大的棱镜,让所有被棱镜分离的人眼产生复视(如下图演示)。在使用棱镜分离的时候,大脑感受到双眼的复像,这就会产生融像冲动,从而调动眼肌工作。不管是否成功,至少会对检测的结果造成影响,且敏感的患者容易产生不舒适。

3.2 偏振分视法

左右眼加入偏振片,分视后右眼看到中间和上面一行的视标,左眼看到的是中间和下面一行的视标。

原理:偏振片是只允许在某单一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振动的光通过。

偏振分视虽然能分视干净,但在雾视的状态下,视觉判断的敏感度也会随着视力的降低而变得迟钝,雾视平衡后不能保证去雾视后屈光、视力是否还平衡。

3.3 交替遮盖法

交替遮盖是视觉后像,是指外界视觉刺激作用停止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像并不会立即消失。由于视觉时间先后对比,因此准确度上受到一定的影响。两眼遮盖间隔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3.4 偏振双色分视法

偏振双色分视法能分视干净,可以验证单眼是否达到屈光平衡,也能检测双眼视力是否平衡。

右眼看见垂直的9和6,而左眼则看到水平的3和5。在使用这个视标进行平衡的时候,首先是单眼的再次红绿对比,然后在交叉双眼的红绿进行对比。通常先要被检测者报出数字,如果报出3、5、6后对9的反应迟缓或不能读,说明右眼近视欠轿远视过矫需调整右眼的球镜度。如果4个数字都快速准确地辨识,则要求被检测者分别对6、9和3、5进行判断。如果告知9比6清晰则右眼近视矫正过度,远视矫正不足,而5比3清楚则说明左眼近视矫正不足,远视矫正过度,需调整至各眼红绿等清再交叉对比进行平衡实验。用右眼的绿9与左眼的红5对比,右眼的红6与左眼的绿3对比,假如9和5等清,而6比3清晰可以判断左眼近视欠轿远视过矫,需进一步调整球镜直至4个数字等清,双眼平衡完成。

4 案例分析

4.1 在雾视情况下进行棱镜分离法和偏振分视(两例)

棱镜分离法和偏振分视都是采用雾视后平衡,随着视力的降低导致视觉敏感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如果雾视时调整清晰的眼睛去凑合视力差的眼睛,去雾视后视力是否还能保持和雾视前一样的平衡吗?

案例1:许某,男,35岁,常戴框架眼镜,原镜中度磨损,眼睛近距离工作容易疲劳,屈光检查:

原镜:R:-3.50 DS 0.6, L:-3.00 DS →1.0

MPMVA后:R:-4.00DS/-0.50DC×180 →1.0

L:3.00DS →1.0

选择棱镜分离法雾视后,出现右清晰,右眼降低-0.25DS后等清,双眼同时去雾视后,右眼又不清楚了,需要增加-0.25D,视力才能平衡,且诉说眼酸胀、不想看物体,闭眼休息几分钟好转,戴镜适应,感觉良好。

分析:

①原镜因为屈光不平衡,导致调节不平衡,引起近距离工作眼睛容易疲劳;使用棱镜分离法平衡,因眼睛肌肉耐受力不好,诱发眼睛酸胀不适。

②在雾视下双眼视力平衡,雾视时降低清晰的眼使双眼视力达到平衡,去雾视后,不能保持双眼视力平衡,还需再次双眼视力平衡。

案例2:女,25岁,现配SCL,原镜屈光度不详,屈光检查:

MPMVA后:R:-5.00DS →1.0

L:-4.25DS →1.0

选用偏振平衡,雾视后主诉上排(右眼)比下排(左眼)清晰,左眼增加-0.25DS,双眼视力平衡,去雾视后双眼视力一致,双色偏振平衡再次检查,左眼3清,说明过矫,退回原始数据不雾视再次偏振平衡,此次主诉清晰度一致。

分析:在雾视下双眼平衡,雾视时增加视力差的眼屈光度让视力平衡,去雾视后,屈光度过矫后,在调节参与的情况下虽然能让视力能平衡,不能保证双眼屈光平衡。

4.2 不雾视情况下进行棱镜分离法、偏振分视、遮盖法(两例)

棱镜分离法、偏振分视、遮盖法如果不在雾视下进行,出现两眼视力不一样,如何调整光度?如果调整视力差眼达到视力好眼的同等视力,会不会导致双眼屈光也不平衡?

案例3:张某,男,12岁,有配镜史,原镜看黑板不清楚,故配镜,屈光检查:

MPMVA后: R:-3.75DS →1.0

L:-3.25DS →1.0

选用偏振平衡,在上述度数基础上直接平衡,报告上排(右眼)没有下排(左眼)清晰,因为不知道视力差的眼是过矫还是欠矫引起,只能尝试着调整。右眼先增加-0.25DS,双眼视力不平衡,右眼再增加-0.25D,表述没有下排清晰,此时怀疑过矫,又退回原始数据单眼再次验证,右眼绿色清楚,说明右眼过矫,降低-0.25D后再次平衡主诉两眼清晰度一致。

征求患者的配合后,再次做双眼平衡,此时按MPMVA数据选用双色偏振平衡,右眼看见垂直的9和6,而左眼则看到水平的3和5。报告9比6清楚,右眼降低-0.25D,6和9清晰度一样,再看3和5,清晰度一样。再交叉对比进,右眼的绿9与左眼的红5对比,右眼的红6与左眼的绿3对比,报告等清,双眼平衡完成。

分析:先采用偏振分视法,视力不一致时,如不能快速确定原因,只能尝试着去验证调整,采用偏振双色分视法后能快速发现问题的所在。

案例4:李某,女,25岁,从事会计工作,最近几年视物越来越模糊,因为不喜欢戴眼镜,现因培训需看PPT,屈光检查:

MPMVA后:R:-3.00DS →1.0

L:-3.25DS →1.0

选用交替遮盖法,报告右眼没有左眼清晰,因不知道视力差的眼是过矫欠矫引起,先尝试着调整,左眼降低-0.25DS,此时双眼视力平衡,后再次双色偏振平衡检查,左眼5清,说明左眼欠矫,右眼此时9清,度数过矫,而此时降低了左眼去将就右眼,导致屈光没有平衡。

分析:先采用交替遮盖法,视力不一致时,不能快速确定什么原因导致的,是过矫还是欠矫导致的视力不一样?只能尝试着去验证调整,如果调整视力好眼的屈光度去凑合视力差的眼,导致屈光不平衡。

4.3 对比分析

①雾视的目的是让眼睛放松,但随着视力的降低,视觉判断的敏感度也随之降低。因此,双眼平衡时,在雾视的状态下视觉判断的敏感度也会随着视力的降低而变得迟钝,这也是有的患者在做双眼平衡前的视力是一致的,而在雾视下做了双眼平衡不一样的原因。

棱镜分离法的检查方式不是在人眼正常生理状态下进行检测,且棱镜分离会诱发调节故准确度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且容易导致患者不适。

②在雾视下双眼视力平衡,雾视时增加视力差的眼屈光度达到平衡,去雾视后,不能保证双眼屈光平衡。

③不进行雾视做双眼视力平衡,经常遇到两眼视力不一样,是由过矫还是欠轿引起的呢?棱镜法、偏振法、遮盖法都无法确定。

④偏振分视法与棱镜分离的方法相似,只是分视的方法不同,偏振法舒适度方面优于棱镜分离法。

⑤偏振双色分视法、棱镜法、偏振法都是分视,不过偏振加入了双色,不但能检查是欠矫或过矫引起视力不平衡,还可以检查双眼屈光是否平衡。

5 总结

正常的双眼视觉必须同时考虑双眼屈光状态、视觉状态、调节状态以及运动状态,缺一不可,如果只考虑视力平衡,会导致屈光和调节不平衡。在验光过程中仔细准确地检查屈光度是双眼视力平衡的基础,然后才能在合理的操作下达到视力平衡,目前的现状都是在雾视下进行双眼视力平衡,但在雾视状态下视觉判断的敏感度也会随着视力的降低而变得迟钝,雾视前后不能保证视力和屈光平衡,故双眼视力平衡无需雾视。

目前的这几种双眼视力平衡检查方法中,双色偏振双色平衡法是最快速、简单,也是最准确的,此检查方法可同时调整让视力和屈光平衡,优于其他视力平衡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分离法棱镜屈光度
分配正义:以弱势群体为棱镜
通过法律、机器人和社会的棱镜与人工智能共生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调整切削屈光度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研究
大棱镜温泉
参数巧妙分离,讨论逐步突破
水晶棱镜
探析初中数学几何例题的讲解方法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810例高度近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