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1-16任新平渠顺奇
任新平,渠顺奇
(河南工业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安全评价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任新平,渠顺奇
(河南工业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指出了我国安评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支持乏力、机构能力和人员素质差异大、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质量报告水平低、企业重视程度不足等,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安全评价师队伍建设、引进高端人才、创新评价方法,提高报告质量、支持安评机构并购等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安全评价;创新;并购;对策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入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安全评价业已成为社会谋求稳定发展和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助推器,虽然我国安评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还远达不到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使安全评价工作迈上高水平,减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是政府和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我国安全评价的现状
表1给出2007~2014年我国企业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次数、事故死亡人数、甲级安全评价机构数量、安全评价师的统计数据。
表1 2007~2014年企业各类安全事故相关数据统计
年份企业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次数事故死亡人数甲级安全评价机构数量安全评价师数量2007506376101480139988620084137529117216311897200937924483196174120482010363383795521551248320113477287557218613247201233059772141198187532013310785694342182265720142842976806121328765
数据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府网站
可以发现: 2007~2014年企业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次数、事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企业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次数下降的幅度为 4%~9%,大于事故死亡人数的下降幅度。甲级安全评价机构数量从2007~2014年逐年增多,但2010年份和2014年因资质调整原因而使一些评价机构未能继续持有甲级资质,造成安全评价机构数量减少。同时可以看到,安全评价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从2007年之后的8年时间,数量增加了1.9倍。
整体上看,我国各类企业安全生产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虽然评价机构和安全评价师数量不断增加,但事故发生次数、死亡人数仍偏高,暴露出评价机构从事评价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3 安评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国家政策支持乏力
当前,国家对安全评价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财税政策支持。
(1)2004年以来,国家安监局陆续颁布《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安全评价通则》等法律法规,但相较于企业安全生产需求来说,安全评价方法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例如《安全评价通则》的法规条文是政府在短时间内修改颁布,显示出法规的滞后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在一段时间的累积后才会得到关注。
(2)安评行业作为企业安全测评的服务性行业,尤其需要国家财政政策支持,原因有二:一是我国安评机构多是中、小、微型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举步维艰;二是安评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安全评价和安全管控,从一定层面上讲是辅助政府主管部门督导安全生产,目前政府在安排年度预算时,没有涉及安全行业,使得安全评价机构发展缺乏财政支持。
3.2 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尚不匹配
我国安全评价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尚不匹配,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员数量不匹配,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安全评价师的总数不超过3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安全评价师就职于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部门,造成安全评价行业人员缺乏,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匹配。虽然一部分人员通过职称考试,取得安全评价师资格,但他们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在施工中往往会暴露经验、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伴随着我国安全评价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安全评价人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大、更高层次的需求。
3.3 自主研发水平弱,质量报告不到位
我国自行研发的技术评价方法很少,评价机构一般是引用和借鉴国外的评价方法,诸如美国的道氏法、英国ICI蒙德法、故障树分析法,结合我国安全生产的实际,施行中会出现技术参数不相符等情况。
由于自主研发水平弱和从业人员技术、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使安全评价报告水平千篇一律,在质量方面出现对法律法规引用不规范、评价范围不清晰、危险因素识别不全、评价单元划分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质量报告不符合实际,制定的对策措施难以对症下药。
3.4 企业对安全评价质量重视不够
首先,部分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评价质量不够重视,为了谋求经济利益,往往迎合接受评价的企业要求,使不符合生产安全要求的企业轻易拿到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其次,有些企业单位不愿配合评价机构工作,不能给安全评价机构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在评价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故意安排安全条件好的场所进行勘察,避开安全隐患。
4 针对安评行业问题的对策
4.1 提高国家政策支持力度
(1)政府部门应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安评行业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安全评价通则》等法律法规,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给予规范性指导,严格安评机构资质认证。
(2)政府应给予财政政策方面的扶持,在年度预算上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安评行业,保民生,促安全,提高安全评价机构的技术设备、人员技术和业务素质,同时,适当给予企业贷款利息补贴,科研费用支持,实验室建设款项等。
4.2 加强安全评价师队伍建设,鼓励高端人才进入评价行业
安全评价过程带有主观判断的性质,不同的评价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因为不同的专业素养、实践经验而作出不同的风险预测,为此,要积极培训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经验丰富的评价人员。政府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召开安全评价方面的学术和经验交流会,提供评价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评价机构应健全机构内部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机制,培养评价人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专业能力、规范作业行为。另外,安全评价人员应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力争为安全评价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4.3 创新评价方法,提高报告质量
政府鼓励安评机构在实践中自主创新,对于切实有效的评价方法给予经费奖励、专利保护和经验推广等,将科研院校和机构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系统工程的评价中去。在评价工作过程中,评价技术和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做到应用到位,做到评价人员实地考察,现场勘查资料搜集全面,严格报告审核,充分辨识存在的危险或有害因素,引用规范的评审法规和方法,提高安全评价报告质量,以负责任的态度完成企业肩负的安全使命。
4.4 支持安评机构并购整合
政府部门应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发挥市场机制,支持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并购整合,通过并购重组方式,提升企业价值。
(1)引导安评机构开展横向并购整合,大力扶持和培养“龙头”安全评价企业,使企业能够在技术、设备、人员等各方面保持安全评价领域的领先态势,在安全评价市场上发挥示范作用,以利于安全评价行业制定标准的行业准则,规范安评机构操作行为,合理配置市场资源。
(2)支持安评机构开展纵向并购整合,完善安全评价企业上下游,在原有业务范围内,发展保险公估、保险经纪等业务,以互联网+为契机,着力打造咨询服务类的标杆企业。
5 结语
安全评价是一项造福民生的崇高事业,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安全评价机构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充分了解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对项目评价的报告质量,牢牢抓住市场机遇,通过开展企业间并购整合,提升企业价值,切实做到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为生命护航。
[1]刘显斌,王林元.浅谈我国安全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17(2):90~91.
[2]史传坤,鲍 颖.发挥安全评价支撑作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J].安全与环境评价,2011,27(1):13~15.
[3]隋国民.我国煤矿安全评价现状分析[J].煤炭工程,2012(2):112~114.
[4]杨维社.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资讯,2013.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Safety Assessment Industry
Ren Xinping, Qu Shunqi
(SchoolofEconomicsandTrade,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00,China)
The article deliberates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safety assessment industry, including the weak policy support, th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nd large difference of personnel quality, poor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lower level of quality report and insufficient consideration from enterprises, etc. Then the articleputs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intensifying policy support, strengthening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evaluation team, introducing top-level talent, innovating evaluation method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report and supporting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agencies.
safety assessment;innovation; merger and acquisition;countermeasures
2015-10-29
任新平(1970—),男,河北邯郸人,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
渠顺奇(1989—),男,河南周口人,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
X921
A
1674-9944(2015)12-02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