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种质苗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2015-01-15刘永惠沈一陈志德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聚类分析苗期花生

刘永惠+沈一+陈志德

摘要:利用15%PEG6000对80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实验室苗期模拟干旱鉴定,以相对株高、相对植株鲜质量、干质量为指标对不同品种(系)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经胁迫处理10d后植株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聚类分析表明,在欧氏距离D=15水平上可以细分为A、B、C、D共4个类群,其中B类群抗旱性较强,C类群表现为旱敏感。不同类型花生品种抗旱性比较中以审定品种抗旱性较优。筛选出的抗旱与旱敏感种质将用于进一步的基础研究与种质改良。

关键词:花生;苗期;抗旱鉴定;聚类分析;欧氏距离

中图分类号:S565.203.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108-03

干旱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普遍问题,目前世界陆地面积有1/3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我国是世界上主要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3%[1]。花生(ArachishypogaeaL.)起源于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为豆科作物,是优质食用油的主要油料品种之一[2]。花生生育期内遭受干旱胁迫,影响其产量与品质水平。目前,关于花生干旱胁迫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尤其是生理生化方面的,如干旱胁迫下植株形态、根系形态、光合特性、叶片SOD酶活性等[3-6]。分子方面涉及花生抗旱OTLs的鉴定[7]、抗旱基因的克隆[8]及干旱胁迫下叶片蛋白组学研究[9]等。在前期研究中,笔者发现胁迫处理前后株高、植株鲜(干)质量差异显著,而根长、根鲜、(干)质量差异不显著[10],本研究拟通过实验室模拟干旱试验,利用株高、植株鲜质量、干质量等指标对不同类型花生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鉴定评价,以期为花生抗旱育种研究筛选优异种质资源。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用笔者所在项目组保存的花生种质资源80份为试验材料,其中包括审定品种19份,地方品种17份,高世代品系44份。

1.2方法

经前期预试验,选用15%PEG6000溶液进行实验室模拟干旱胁迫,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每个品种挑选饱满的种子90粒,于光照培养箱中萌发,培养箱条件设置为:光暗周期12h/12h,温度27~28℃,待幼苗长至3叶期时挑选生长一致的植株,分别进行清水处理和干旱胁迫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处理期间每2d更换1次胁迫液,对照同期更换清水。处理10d后分别测量株高(子叶节到生长点)、植株鲜质量(去除子叶)、植株干质量(去除子叶)等指标。

1.3数据分析

为消除不同品种间性状的基础差异,比较各品种的抗旱性,折算各指标的相对值,计算公式:相对株高(植株鲜质量、植株干质量)=处理株高(植株鲜质量、植株干质量)/对照株高(植株鲜质量、植株干质量)×100%;所采集的数据用Excel、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旱胁迫处理下的植株性状表现

从表1看出,与对照比较,经15%PEG6000胁迫处理7d后,植株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对照条件下80份参试品种(系)的平均株高达到了7.61cm,而经15%PEG6000处理过的植株株高均值仅5.41cm,差异极显著;同时在植株鲜质量、干质量方面,对照与胁迫处理间差异也极显著,对照植株平均鲜质量为2.91g,干质量为1.16g,胁迫处理条件下分别仅为对照的59.8%、71.6%。各项指标的变幅及变异系数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2.2不同品种(系)的植株相对性状表现

为更好比较不同品种(系)间的抗旱性差异,折算参试品种(系)的相对性状值(表2、图1)。在相对株高方面,平均值为71.4%,大部分品种主要集中在60%~80%之间,占总数的66.3%,有15个品种在80%以上,其中仅1个品种超过了90%;相对植株鲜质量方面,参试品种(系)均值仅60.45%,超过70%的品种仅10个,其中最大值为92.58%,最小值为36.63%,变异系数达到了18.41%;参试品种的相对植株干质量都在50%以上,同样有62个品种(系)集中在60%~80%之间,有2个品种超过了90%,最大值达到了94.74%。

2.3品种(系)抗旱性的聚类分析

以相对株高、相对植株鲜质量、相对植株干质量为指标,采用欧氏距离,利用系统分析方法的类间平均法,对80份参试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式距离为15处,可以划分为A、B、C、D4个类群。其中,A类群包含的品种数最多,有51个品种,相对株高均值为70.65%,相对植株鲜质量均值为63.44%,相对植株干质量均值为74.03%;B类群包括6个品种,此类群品种相对株高>85%,相对植株鲜质量>70%,相对植株干质量>78%,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C类群包括8个品种,相对株高介于48%~60%,相对植株鲜质量44%~55%,相对植株干质量57%~75%,此类群品种表现为旱敏感;D类群包括15个品种,此类群特点是相对株高较高,均值为75.73%,而相对植株鲜质量较差,均值仅48.17%,相对植株干质量均值为63.5%。

2.4不同类型品种间抗旱性差异

审定品种、高世代品系及地方品种间抗旱性差异见表3,审定品种相对株高为75.59%,相对植株鲜质量为68.96%,相对植株干质量为75.43%,这3项指标表现为审定品种>高世代品系>地方品种。具体来说,以相对株高及相对植株鲜质量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与地方品种间差异分别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他类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相对植株干质量方面,3种类型间差异都不显著。

2.5不同花生品种抗旱性表现

聚类分析结果(表4)表明,B类群的6个品种较抗旱,C类群的8个品种抗旱性较差。B类群中又以编号1、4、14这3个品种的相对株高、相对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值较高,均在85%以上,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其次为58、59、68号,其相对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值略低,仍表现为较抗旱。43、56、65号是C类群中各项指标值均较低的3个品种,其3项指标均<65%,为旱敏感材料。

3结论与讨论

干旱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近年来,全球范围的温室效应加剧,水资源日益匮乏,干旱灾害的发生呈现出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等特点,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1-12]。花生虽然是较抗旱耐瘠的作物,但地域降水量偏少、降水集中或季节性干旱仍成为我国花生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子。目前,我国已收集保存的各类花生种质资源7000余份[13],但有关这些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鉴定评价则鲜有报道,明确已有花生资源的抗旱性,挖掘抗旱品种,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开展花生抗旱育种研究。有关花生抗旱性鉴定的方法和评价指标很多[14],最直接的田间抗旱筛选鉴定法,能够较客观反映品种的抗旱性,但对于大批量的筛选而言,工作量大,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本研究主要采用间接筛选法,利用15%PEG6000进行实验室模拟干旱鉴定,优点在于试验条件具有可控性,避免了环境条件不一致造成的影响。在前期研究中,在模拟干旱的基础上进行田间抗旱再鉴定,两者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10],表明实验室模拟干旱鉴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品种间抗旱性差异,尤其在进行大批量花生种质资源抗旱性初步筛选鉴定时具有省时、省力的优势。与水稻、拟南芥等模式作物相比,花生抗旱相关基因的挖掘、遗传机理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随着花生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干旱相关转录组测序的陆续报道[15],花生抗旱分子机制研究及种质创新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通过对80份花生种质资源的实验室苗期抗旱性鉴定,各获得3份抗旱、较抗旱及旱敏感材料,可作为进一步分子研究与种质改良的基础材料。

参考文献:

[1]张智猛,万书波,戴良香,等.不同花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3):631-638

[2]陈志德,俞春涛,谢吉先,等.江苏省花生生产的特点和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0(5):30-31.

[3]韩丽,李春雷,吴文静,等.花生抗旱育种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3-14.

[4]刘华,肖长新,韩锁义,等.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4):70-73.

[5]孙爱清,万勇善,刘凤珍,等.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10):32-38.

[6]姜慧芳,任小平.干旱胁迫对花生叶片SOD活性和蛋白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4,30(2):169-174.

[7]RaviK,VadezV,IsobeS,etal.Identificationofseveralsmallmain-effectQTLsandalargenumberofepistaticQTLsfordroughttolerancerelatedtraitsingroundnut(ArachishypogaeaL.)[J].TheorApplGene,2011,122:1119-1132.

[8]DevaiahKM,BaliG,AthmaramTN,etal.Identificationoftwonewgenesfromdroughttolerantpeanutup-regulatedinresponsetodrought[J].PlantGrowthRegul,2007,52:249-258.

[9]邵媛媛.干旱胁迫条件下花生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10]刘永惠,沈一,陈志德.不同花生品种抗旱性鉴定与评价[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3,29(2):47-49.

[11]敬礼恒,刘利成,梅坤,等.水稻抗旱性能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2):1-5.

[12]赵丽,冯宝平,张书花.国内外干旱及干旱指标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345-348.

[13]张晓杰,姜慧芳,任小平,等.中国花生核心种质的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3):298-304.

[14]张智猛,万书波,戴良香,等.花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与评价[J].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100-109.

[15]LiXY,LuJB,LiuS,etal.Identificationofrapidlyinducedgenesintheresponseofpeanut(Arachishypogaea)towaterdeficitandabscisicacid[J].BMCBiotechnology,2014,14:58.

3结论与讨论

干旱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近年来,全球范围的温室效应加剧,水资源日益匮乏,干旱灾害的发生呈现出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等特点,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1-12]。花生虽然是较抗旱耐瘠的作物,但地域降水量偏少、降水集中或季节性干旱仍成为我国花生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子。目前,我国已收集保存的各类花生种质资源7000余份[13],但有关这些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鉴定评价则鲜有报道,明确已有花生资源的抗旱性,挖掘抗旱品种,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开展花生抗旱育种研究。有关花生抗旱性鉴定的方法和评价指标很多[14],最直接的田间抗旱筛选鉴定法,能够较客观反映品种的抗旱性,但对于大批量的筛选而言,工作量大,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本研究主要采用间接筛选法,利用15%PEG6000进行实验室模拟干旱鉴定,优点在于试验条件具有可控性,避免了环境条件不一致造成的影响。在前期研究中,在模拟干旱的基础上进行田间抗旱再鉴定,两者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10],表明实验室模拟干旱鉴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品种间抗旱性差异,尤其在进行大批量花生种质资源抗旱性初步筛选鉴定时具有省时、省力的优势。与水稻、拟南芥等模式作物相比,花生抗旱相关基因的挖掘、遗传机理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随着花生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干旱相关转录组测序的陆续报道[15],花生抗旱分子机制研究及种质创新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通过对80份花生种质资源的实验室苗期抗旱性鉴定,各获得3份抗旱、较抗旱及旱敏感材料,可作为进一步分子研究与种质改良的基础材料。

参考文献:

[1]张智猛,万书波,戴良香,等.不同花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3):631-638

[2]陈志德,俞春涛,谢吉先,等.江苏省花生生产的特点和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0(5):30-31.

[3]韩丽,李春雷,吴文静,等.花生抗旱育种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3-14.

[4]刘华,肖长新,韩锁义,等.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4):70-73.

[5]孙爱清,万勇善,刘凤珍,等.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10):32-38.

[6]姜慧芳,任小平.干旱胁迫对花生叶片SOD活性和蛋白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4,30(2):169-174.

[7]RaviK,VadezV,IsobeS,etal.Identificationofseveralsmallmain-effectQTLsandalargenumberofepistaticQTLsfordroughttolerancerelatedtraitsingroundnut(ArachishypogaeaL.)[J].TheorApplGene,2011,122:1119-1132.

[8]DevaiahKM,BaliG,AthmaramTN,etal.Identificationoftwonewgenesfromdroughttolerantpeanutup-regulatedinresponsetodrought[J].PlantGrowthRegul,2007,52:249-258.

[9]邵媛媛.干旱胁迫条件下花生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10]刘永惠,沈一,陈志德.不同花生品种抗旱性鉴定与评价[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3,29(2):47-49.

[11]敬礼恒,刘利成,梅坤,等.水稻抗旱性能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2):1-5.

[12]赵丽,冯宝平,张书花.国内外干旱及干旱指标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345-348.

[13]张晓杰,姜慧芳,任小平,等.中国花生核心种质的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3):298-304.

[14]张智猛,万书波,戴良香,等.花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与评价[J].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100-109.

[15]LiXY,LuJB,LiuS,etal.Identificationofrapidlyinducedgenesintheresponseofpeanut(Arachishypogaea)towaterdeficitandabscisicacid[J].BMCBiotechnology,2014,14:58.

3结论与讨论

干旱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近年来,全球范围的温室效应加剧,水资源日益匮乏,干旱灾害的发生呈现出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等特点,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1-12]。花生虽然是较抗旱耐瘠的作物,但地域降水量偏少、降水集中或季节性干旱仍成为我国花生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子。目前,我国已收集保存的各类花生种质资源7000余份[13],但有关这些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鉴定评价则鲜有报道,明确已有花生资源的抗旱性,挖掘抗旱品种,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开展花生抗旱育种研究。有关花生抗旱性鉴定的方法和评价指标很多[14],最直接的田间抗旱筛选鉴定法,能够较客观反映品种的抗旱性,但对于大批量的筛选而言,工作量大,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本研究主要采用间接筛选法,利用15%PEG6000进行实验室模拟干旱鉴定,优点在于试验条件具有可控性,避免了环境条件不一致造成的影响。在前期研究中,在模拟干旱的基础上进行田间抗旱再鉴定,两者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10],表明实验室模拟干旱鉴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品种间抗旱性差异,尤其在进行大批量花生种质资源抗旱性初步筛选鉴定时具有省时、省力的优势。与水稻、拟南芥等模式作物相比,花生抗旱相关基因的挖掘、遗传机理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随着花生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干旱相关转录组测序的陆续报道[15],花生抗旱分子机制研究及种质创新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通过对80份花生种质资源的实验室苗期抗旱性鉴定,各获得3份抗旱、较抗旱及旱敏感材料,可作为进一步分子研究与种质改良的基础材料。

参考文献:

[1]张智猛,万书波,戴良香,等.不同花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3):631-638

[2]陈志德,俞春涛,谢吉先,等.江苏省花生生产的特点和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0(5):30-31.

[3]韩丽,李春雷,吴文静,等.花生抗旱育种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3-14.

[4]刘华,肖长新,韩锁义,等.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4):70-73.

[5]孙爱清,万勇善,刘凤珍,等.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10):32-38.

[6]姜慧芳,任小平.干旱胁迫对花生叶片SOD活性和蛋白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4,30(2):169-174.

[7]RaviK,VadezV,IsobeS,etal.Identificationofseveralsmallmain-effectQTLsandalargenumberofepistaticQTLsfordroughttolerancerelatedtraitsingroundnut(ArachishypogaeaL.)[J].TheorApplGene,2011,122:1119-1132.

[8]DevaiahKM,BaliG,AthmaramTN,etal.Identificationoftwonewgenesfromdroughttolerantpeanutup-regulatedinresponsetodrought[J].PlantGrowthRegul,2007,52:249-258.

[9]邵媛媛.干旱胁迫条件下花生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10]刘永惠,沈一,陈志德.不同花生品种抗旱性鉴定与评价[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3,29(2):47-49.

[11]敬礼恒,刘利成,梅坤,等.水稻抗旱性能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2):1-5.

[12]赵丽,冯宝平,张书花.国内外干旱及干旱指标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345-348.

[13]张晓杰,姜慧芳,任小平,等.中国花生核心种质的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3):298-304.

[14]张智猛,万书波,戴良香,等.花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与评价[J].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100-109.

[15]LiXY,LuJB,LiuS,etal.Identificationofrapidlyinducedgenesintheresponseofpeanut(Arachishypogaea)towaterdeficitandabscisicacid[J].BMCBiotechnology,2014,14:58.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苗期花生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