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教材,提升简单习题的附加值
2015-01-14张晶
张晶
[摘 要]小学数学教材通常会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然而由于题目简单,让学生觉得缺乏挑战性,致使这些简单习题逐渐成为课堂练习中的鸡肋。针对现状,教师应深入挖掘简单习题的价值,紧扣三个操作要点,提升简单习题的附加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 简单习题 提升 附加值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55
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排了很多的简单习题。这些简单习题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便于教师进行拓展和关联,促进数学知识的系统化。简单习题的起点低,易于理解,教师可以此为基础,抓住可操作点,提升简单习题的附加值。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活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感性思维明显强于抽象思维。基于这一点,教师可创设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
例如,“长方形的周长”这节课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形长17厘米,宽10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周长是多少?我根据这道习题设计了三个情境。情境一,我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片进行直观操作,并追问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认为要先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求出其周长为(17+10)×2=54(厘米),然后再求剪去的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得10×4=40(厘米),剩下的长方形周长则为17×2=34(厘米)。情境二,我追问:“一个大长方形的周长为54厘米,如果将它分成一个周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周长为34厘米的小长方形,为什么正方形和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与大长方形的周长不相等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探究后发现,长方形剪开后的两个图形会有重合的地方,因此周长之和与原长方形的周长不等。情境三,我设计了问题:如果将一个正方形撕成不规则的两部分(如右图),这两部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如果将这两部分拼起来,怎样能使拼得的图形的周长最大?
通过以上三个情境的创设,学生在富有层次的问题的推动下,被激起求知和深入探索的欲望,全面理解了周长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有效激活了数学思维。
二、增加趣味,拓展思维空间
小学生天性爱玩,喜欢新奇好玩的数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紧扣教材内容,设计充满趣味的数学习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后习题中的,它考查的是分数约分的性质,答案很简单,是1/4。针对这道看似简单无趣的习题,我组织了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这一基本性质。
师:当分母分别等于8、16、32时,要使结果等于1/4,它们对应的分子应分别是多少?
生:对应的分子分别是2、4、8。
(紧接着,我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竞猜,一个人说出分子,另一个说出分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随后,我让学生向老师提问)
生:当分子等于7时,分母应该是多少?
(我佯装不知道,求助于其他同学,同学们立刻兴致勃勃地展开讨论)
生:这时分母应该是28。
师:为什么?你能把原因告诉我吗?
生:因而此时分母应该是28。
师:如果分子是11、13、15,相应的分母又是多少呢?
生:只要能让分数的结果等于1/4就可以,所以分母分别是44、52、60。
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道简单习题进行不简单的处理,增加了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取得了举一反三的神奇效果。
三、挖掘意义,提升思维品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习题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巩固旧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第一个方面。我认为,教师应深入挖掘习题的内涵,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
例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判断以下线段(单位:厘米)能否围成三角形:A.3,4,5;B.3,3,3;C.2,2,6;D.3,3,5。针对这道题,教师可先让学生说出能围成三角形的条件,然后提问:“三条线段(单位:厘米)分别长3、4、5,它们一定能够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若能,围成的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以上教学,通过教师对习题的充分挖掘、分层设问,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巩固了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知,提高了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习题,抓住可操作点,丰富习题形式,使课堂教学富于新意和趣味,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