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
2015-01-14李亭憬
李亭憬
试卷讲评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在中学普遍存在“照卷讲题”“就题讲题”,甚至“对答案”等不良现象。试卷讲评既不能从培养学生能力、加强概念辨析以及错因分析着手,也不能展示命题人的命题思想。学生往往会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因此,对于如何讲评好试卷的研究具有极现实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几点具体的做法,以供读者参考。
一、精心选题
教师在选择相关习题时,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考查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选材要注意照顾全体学生,但对于学生普遍有缺陷的、常犯的错误则要适当反复强化,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
课本习题均是经过专家多次筛选后的精品,教师在题目选编中,要优先考虑课本中的例题与习题,适当拓深、演变,使其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不应“丢了西瓜去捡芝麻”,忽视课本习题去搞大量的课外习题。另外,老师可以把上次测验中失分率高的题目及易错题等加以变化,让学生再次得到训练,会一题,懂一类,训练学生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精心备课
课前准备是讲评课的必要准备工作,找到共错题、少错题及无错题,这样在讲评时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补缺补漏的实效性。备好习题评讲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认真分析试卷的题型、出卷者的出题意图,以及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
问题归类。逐个题来统计学生的得分与失分,对失分率高的题目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并进行归纳、分类,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错误情况,了解其思维过程,找出错误根源所在。如哪些是学生知识性错误,哪些是过失性失分,哪些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和统计,教师对所讲评的试卷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能了然于心,明白一堂讲评课讲什么,怎么讲,哪些略讲,哪些详讲,目的性就很明确了。
老师对训练题、测试题等进行认真研究后,同类型习题跳跃性地进行讲解,对题目中的知识、方法进行梳理归类,安排好讲评题目的顺序,哪些按章节纵向顺序讲评,哪些从横向的角度归类讲评,而不应按习题的顺序一道道讲。
对一份试卷,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一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对此,讲评时应重点讲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加强思维和方法指导,避免以后随意答题的现象发生;二是出现知识漏洞,讲评时应及时补充、完善,亡羊补牢是减少下次失误的重要措施;三是心理紧张,讲评时要提醒学生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培养“平时如高考、高考如平时”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比如,可引导学生平时做题时限时训练,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样考试时就不容易出现紧张、时间把握不好等情况。
三、重点突出,增强讲评的实效性
习题讲评课与上新课一样,也要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详有略。一般地,对学生普遍出现的疑难问题或典型错误,要进行重点讲评,要不遗余力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通过习题把知识串联起来,注意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使学生对以前学到的知识进行优化整理,渐渐积累灵活多变的解题方法,力争讲一题,使学生会一串,懂一片。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般来说,习题评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归类评讲
难度比较大的试题采取归类评讲,把试题分成若干类,归纳起来讲,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专门强化重要知识点的,专门启发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专门教训粗心大意学生的,专门诱惑思维定式的。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典型问题,先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暴露出各种错误思路、结论,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容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讲评不至于枯燥乏味。比如,本学期期中考试卷,选择题3、12、15错误率较高,3、12和15题都属于电化学方面的习题,可放在一起集中讲解,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2.重点评讲
对于难度适中,有一定综合性和灵活性的试题,可重点讲。主要突出方法和技巧、规范和规律、严密性和科学性。如本学期期中考试卷中21题,此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将热化学、电化学和化学键的知识集中考查,同时本题还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温度过高时气体内部的化学键会断裂,这是很多同学想不到的知识点,这样的试题应花时间重点讲评。
四、考后反思
教师应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和学生一起冷静分析,认真反思:本次考试达没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哪些是由于教师教学原因而导致学生失分?哪些地方的错可以避免?为什么会错答?这需要教师细致地归纳与统计。一方面教师要找出在以后教学中的改进之处,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纠错,在每个错题上注明错因,并认真体会。
总之,我们进行素质教育也好,进行创新教育也好,都应该有的放矢。法国教育家朗格说:“教育的途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点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使化学教育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