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例谈
2015-01-14果艳青
果艳青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高考作文形式的转换,新材料作文已成为一个热门探究课题。这种作文一般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又“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令许多老师和学生感到困惑,不知怎样立意才是“全面理解”,也不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会不会跑题。因此,审题无疑成了新材料作文成功的关键。本文将从抓关键词、抓角度、抓限制三个方面举例分析。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审题
一、抓关键词
(一)材料一
在单位食堂就餐,人们用勺子在汤桶里盛汤,盛汤后,应当把勺子挂在桶边,可有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将勺子往桶内一丢,勺子常常会滑到菜汤里去,后来的人要从菜汤里捞起勺子再用,很不卫生。对此,人们多提醒盛汤者要注意公德,不要乱放勺子,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食堂师傅将几把勺子换成了长柄,长度超过桶高,勺子滑到汤里的现象没有再发生了。
(二)方法解析
不少同学在审题时只是蜻蜓点水,简单了解大意,并不做深入思考。针对这一点,不妨让学生找出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同时审题的准确度也会提高。
首先,我们可以将材料内容进行结构划分,分成三个层次: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效果(分为方法一和二)。
接下来对各层次进行具体分析,找准关键词。
我们可以找到“有意或无意”和“常常滑”这样的字眼,不难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完全缺少公德所致,因此,谈“公德”虽不属跑题之列,也不是最准确的立意。
“对此,人们一般多提醒盛汤者要注意公德,不要乱放勺子,但效果并不明显。”这是第一种解决办法,“一般多提醒盛汤者”“一般”说明这是人们的固有思维,“提醒”是一种言语上的提示,而“效果并不明显”说明采用说教不能解决问题。
“后来,食堂师傅将几把勺子换成了长柄,长度超过桶高,勺子滑到汤里的现象很少再发生了。”第二种解决办法中,“勺子换了长柄”是管理者的改变,“很少再发生了”说明问题基本解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准确立意为“解决问题要变通,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行动胜于言教”等。
二、抓角度
(一)材料二
枯叶蝶没有美丽的外表,它只有两扇褐色的、毫无生机的、根本无法与它名字中的“蝶”相匹配的翅膀。它经常收拢翅膀,静静地立在树木的枝头。像一片枯叶一般随风摇曳,默默地忍受着其他蝴蝶的耻笑。然而,当色彩绚丽的蝴蝶被人们捉去制成标本时,它却可以伏在枝头,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并且为自己的幸运而快慰。
(二)方法解析
在这则材料中,共有三个角度:枯叶蝶、彩蝶、双方。可以将材料中有关这三个角度的内容分别找出来,再进行分析立意。
枯叶蝶:“没有美丽的外表”、“默默地忍受耻笑”、“安全地伏在枝头幸运”,从这些描述中可以概括枯叶蝶的特点为平凡、普通,并对此淡然。从而可以有如下立意:面对自己的普通平凡要有平常心,感谢平凡,平凡也有意义等。
彩蝶:“耻笑”“色彩绚丽”“被人们捉去制成标本”,它的特点是美丽张扬,并为此付出代价。可以立意为不要成为优势的俘虏,不能过分地张扬,低调做人等。
将以上两个角度结合,辩证来谈,如:优势与劣势的转化,事物的两面性等。
三、抓限制
(一)材料三
在一篇介绍“相声百年”的文章中,作者提到了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一段往事。他在排演相声《关公战秦琼》时,特地请教了京剧艺术家:关公那个代表性的亮相姿势,究竟是左手捋髯,右手背在身后,还是右手捋髯,左手背在身后?对大师的这种做法,人们无不感慨,你有何感受?
(二)方法解析
在练习时,不少学生选取了“关注细节”这个立意,但在行文时却泛泛而谈,导致偏题。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必须提醒学生,材料作文提炼的是观点而非话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提炼出话题后再回到材料中找限制,看材料涉及的是话题的哪一方面。
在这则材料中,关注细节的并非一个普通人,而是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关注的细节也并非一些生活琐事,而是关公的亮相姿势。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当然来源于大师那种对工作对事业的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因此,应立意为“关注细节,精益求精”。
前两则材料也是如此,材料一必须是在解决问题的前提谈变通,如写成“改变自己”或“改变心态”等就属偏题了;材料二在谈“平凡”时,必须是与“浮华”或“张扬”相对的,“平凡也能成就伟大”或“做好自己”等就与材料若即若离了。
以上三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运用,总之需要注意一点:题目所给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同时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四、抓深层寓意
(一)材料四
2013辽宁作文: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二)方法解析
应该说,这则材料作文在审题上没有什么难度,一般不会跑题。这是一篇故事类材料作文。故事中有老者和年轻人。他们围绕“珍珠”展开了思维碰撞。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他们的比喻义,“沙子”指的是普通人,“珍珠”指的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此题在审题时要注意年轻人的“疑问”,也就是说要注意思辨性:珍珠固然能引人注目,但沙子就不需要吗?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强调做“珍珠”的重要,也要说一下“沙子”的意义,强调“沙子”的重要,也要说说“珍珠”的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