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群体交往经验”研究述评

2015-01-14高建凤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青少年

摘要:文章对青少年“群体交往经验”的研究问题,从同辈群体的研究、异辈群体的研究、社区与青少年发展的问题研究、网络群体经验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关于青少年“群体交往经验”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为今后在此领域的研究和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 群体交往经验 研究述评

群体交往经验主要指青少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与不同人群交往所获得的社会认知,这种认知对自己的社会化发展有重要影响。“群体交往经验”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人在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要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群体的经验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从20世纪初开始,不少学者就开始对这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本文拟对这一研究现状做一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思考的视角。

一、研究综述

1.关于同辈群体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群体生活经验的研究集中于同辈群体,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青少年正式与非正式群体、同辈文化的研究日益丰富。这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本体论研究、文献研究、具体研究。

(1)本体论研究

本体论研究主要涉及青少年群体的成因、类型、构成、功能、群体规范与冲突、群体目标、群体与权威、群体交往方式、群体亚文化等多维度下的表征。主要观点如下:同辈群体具有内聚力、关系平等、交往内容广泛、有自己的亚文化、有较强的权威性核心人物等特点[1];同辈群体(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具有文化传递、行为发展功能,具有认知功能、情绪调节功能、完善个性的功能[2];同辈之间的社会比较压力、亚社会认同作用、早期同伴关系是青少年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3]。

(2)文献研究

本研究主要涉及国内外同伴关系的研究综述。国内的研究包括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同伴关系与儿童行为、同伴关系与家庭关系、同伴关系与社会技能训练、同伴关系与气质、社会观点采择[4],以及同伴关系研究的方法、同伴关系的改善与矫正、同伴关系研究的热点等。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进一步探讨影响同伴关系的多种因素,加强对儿童同伴关系干预措施的研究,加强对同伴关系负面影响的研究,关注不良同伴关系的研究等,在研究方法上要进一步完善。

国外研究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傅金枝和董泽松总结了近20年来国外对同伴关系领域的介绍,主要涉及三方面:同伴关系类型、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同伴地位等研究。方晶晶和周宗奎的研究从另一方面总结了近10年的研究状况,包括经典的研究和新的研究。经典研究领域主要指儿童行为在建构和维持同伴关系上的作用、同伴关系类型和特征、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与适应的作用。新的研究领域指儿童发展与适应的潜在原因:交往经验、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生物情绪因素、儿童同伴关系中的性别因素、跨文化研究等。

(3)具体研究

主要涉及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青少年自我认同研究、同伴群体活动中的性别排斥研究、青少年群体与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研究等,均取得了一定成果。

具体研究主要侧重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某一具体问题,将人的社会化分解成不同的方面,如自我认识、道德认知、攻击行为、人际交往、人格心理、利他行为、社会性别等等,然后将群体交往与社会化进行排列组合,进行一对一的实证研究,如“同伴关系对儿童品德发展影响的研究”,得出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2.关于异辈群体的研究

(1)国外研究

20世纪初,西方学者开始研究青少年社会化问题,人们一直认为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是儿童生活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到了80年代,这种观点受到了冲击。美国学者哈里斯在麦考比和马丁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父母对儿童的发展没有长期的影响,家庭外环境才是儿童社会化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一观点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并引起了学术之争。

提起代沟问题,有三个重要的人物不可忽视,他们分别是弗里·戈若、玛格丽特·米德、查尔斯·赖克。弗里·戈若是一位美国人类学家,他较早提出代沟问题。他在1948年出版的《美国人:一项国民性研究》中提到了由于迁移到新环境,父辈权威丧失的问题。玛格丽特·米德是最具影响力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她于1970年出版的代表作《代沟》一书,通过对二战前后两代人生活环境、文化观念差异地分析比较,阐明了代沟形成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提出后象征文化、互象争文化和前象征文化[5]。与此相应,米德在另一部代表作《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购问题的研究》中从人类文化史的考察出发提出代沟问题既不能归咎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差异,更不能归咎于生物学方面的差异,首先导源于文化传递的差异。并提出了三种文化:“前喻文化”:即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即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即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概念。为代沟的产生提出了颇具说服力的阐释,并提出了解决代沟的社科的解答,即“老一代应该向年轻一代学习”,以此拉开了研究代沟问题的序幕[6]。查尔斯·赖克是美国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1970年出版的《美国的返青》一书是西方关于代际关系研究的经典论著之一。

(2)国内研究

国内较早研究代沟问题的代表是张永杰和程远忠先生。他们根据玛格丽特·米德关于“重大事件产生一代人”的观点,以政治人格为主轴,将中国社会人群划分为四代人:从政治时代经历过来的第一代人,建国后17年中成长起来的第二代人,文革中的红卫兵为第三代人,20世纪60年代之后出生的第四代人。这是我国学者较早对代沟现象进行的系统研究。自此以后,我国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endprint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汝发对我国代际研究作了梳理,认为代际研究在我国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引进西方的研究并作初步探讨;稳定发展期:90年代,广泛研究同辈群体的交往;新的发展期:2000年至今。

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从社会学、青年学、人口学、文化学等视角重点研究城市中的代际关系以及家庭中的代际关系。其内容涉及到代沟的概念界定、代沟划分的标准、代沟产生的原因、代沟的表现方面、代沟的特征、代沟的功能、网络社会的代沟现象、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问题等[7]。其中家庭养育方式对子女影响的研究涉及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认知方式、社会性别角色、人格发展、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从而强调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3.关于社区与青少年发展的问题研究

(1)国外研究

国外对该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2年,Shaw和Mekay出版《青少年犯罪与城区》一书,探讨了贫困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提出了社区的社会组织缺乏理论,指社区缺乏组织会对儿童和青少年产生不利影响。1978年,Kornhauser出版《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根源》,运用社区的社会组织缺乏理论来解释城市贫困社区中的青少年犯罪和其他行为问题。1990年,Jencks和Mayer发表了被誉为社区研究的经典之作《在贫困社区中成长的社会后果》一文,指出了个体行为受社区影响的五种理论模式,即社区的机构资源模式、社区的集体社会化模式、流行模式、竞争模式、相对剥夺模式。社区大体通过这些方式影响个体。此后,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理论研究大多以这五种模式为指导进行[8]。

(2)国内研究

国内关于社区与青少年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领域主要局限于一般的理论探讨,概念、现状分析、多角度的解释以及教育策略等。另外,关于“社区青少年”的研究逐渐增多。在研究方法上从思辩性逐渐向实证性过渡。在研究的价值上从理论探讨逐渐向应用型转变,力图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

4.关于网络群体经验的研究

(1)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网络与青少年的研究起步较早,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出现了大量有影响的论著。如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中》等,美国未来学家唐·太普斯考特的《N世代——主导21世纪数位生活的新族群》则尝试将网络时代的种种现象勾勒清楚,他的研究涉及到社交、代沟、学习、心理、消费、娱乐、家庭、就业、未来领袖各个方面,是西方最新的、比较全面与权威的关于网络与青少年研究的著作[9]。

(2)国内研究

国内对网络与青少年群体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发展势头迅猛。其内容涉及综述类、网络道德、网络交往、网络婚恋等问题。研究者们基本达成共识:网上交往利弊共存。体现了平等性、自主性等特征,同时会引发伦理道德问题、感情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人身安全问题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关于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研究多了起来。鲁洁教授的《网络社会、人、教育》是国内第一篇将网络社会、人、教育三者放在一起加以系统讨论的文章。徐云峰的《网络伦理》是国内第一部完整论述网络伦理的著作,该书从网络道德的概念、特点、趋势作了探讨,并对如何进行教育提出了对策。除此以外,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作了研究。

港台学者对于网络青少年群体交往的研究也很重视,1997年香港突破机构对全港青少年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在《青少年研究学报》上发表了调查论文《从“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看本地网上群组形成》。1998年台湾学者叶启政在《社会学研究》第三期上发表了《虚拟与真实的混沌化:网络世界的实作理路》[9]。

二、已有研究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综上,目前青少年社会化、群体经验、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业已取得不少基础性成果,但是我们也发现了现有研究的问题所在。

首先,缺少群体经验的比较研究。目前这方面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第二,研究思维方式是简单的一对一的思维方式,类似于机械的刺激—反应的关系。缺乏整合的、复杂的、系统的研究模式。第三,研究只关注结果而不关注过程。结论上仅限于“有”“没有”或相关性“高”与“不高“的简单结论,缺乏过程性的、质的研究。第四,研究多局限于心理学、教育学范畴,缺乏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第五,有关独子社会背景下青少年同辈、异辈群体经验、信息化背景下虚拟群体经验等方面的研究多是片断式研究,并不系统。

三、研究的走势:整合

对“青少年群体交往”问题,需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逐渐走向融合视域下的整合研究,以便探究融合理念下青少年群体交往的新特点,更好地指导青少年的群体交往,建立良好的群体交往经验,促进青少年更好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如何以综合的视角看待当代青少年生活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如何认识独子社会和信息化背景下青少年的同辈、异辈和虚拟群体生活经验及由此产生的独特的社会认知?如何加强不同青少年群体交往经验的比较研究,包括同文化和异文化领域的比较研究?如何培育适应青少年需要的现代群体生活形态,改善群体交往的心理问题?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网络群体交往、正确引导青少年建立网络人际关系,以弥补现实人际关系的不足?

上述问题尽管业已引起教育界内外的关注,但尚未得到系统研究。我们期望这些问题在今后的青少年群体交往经验研究中逐渐得到重视,为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提供心理学支持。

————————

参考文献

[1] 陈正良.同辈群体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

[2] 张茜.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分析.当代教育科学,2003(1).

[3] 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5).

[4]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滨州师专学报,2002(9).

[5]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代沟.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6]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文化与承诺:一项关于代沟问题的研究.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7] 沈汝发.我国代际关系研究述评.当代青年研究,2002(1).

[8] 朱琦,张庆林.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9] 沈如发.我国“网络与青少年”研究述评.青年研究,2001(6).

[作者:高建凤(1970-),女,山东青州人,山东枣庄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