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语境下人文教育遮蔽与人文精神失落的再认识

2015-01-14陈友洋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再认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摘要:人文教育遮蔽和人文精神失落是我国教育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同科学教育相比,现代人文教育显然处于边缘地位和弱化状态。对此现象曾有“科学挤压人文”这一观点试图给出解释,然而在中国现代语境之下,笔者认为这还不足以说明我国人文教育缺失的深层原因。本文即立足我国现代语境,对我国人文教育遮蔽导致的人文精神缺失做出深刻解读和理性认识,并籍此对我国人文教育价值实现和人文精神重塑提出践行路径。

关键词:中国现代语境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再认识

语境是语言的环境,这一词汇凸显的是对话语人的一种客观约束。如今“语境”作为一种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研究,尤其是在社会学研究上,其常被指代为该项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依托“语境”的概念,可以对“中国现代语境”做出阐释,即指我国现代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因素所交织关联而构成的客观环境和其固有特性。从教育视角审视中国现代语境,应注重把握其如下特征。

一、人文教育遮蔽与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思考

人文教育遮蔽与人文精神失落是中西方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或者也可以说,在全球经济整体快速发展、政治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现代时空,世界范围的教育体制都呈现重科学而轻人文的过度功利主义倾向,亦即“科学挤压人文”这一命题的现实阐释,以科学教育遮蔽人文教育,于是在人文教育愈发边缘化的过程中人文精神随之呈现整体失落状态。人文教育边缘化导致的教育主体人文价值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深重叹息,并必将随着时代的前行而愈发暴露其难以补救的弊端。

1.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是相对于科学教育和科学精神而言,同时人文教育同人文精神又有着内在关联,二者具有高度一致性。

(1)人文教育

狭义的人文教育概念认为人文教育就是针对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政治等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活动,广义的人文教育则相对笼统,是指实施人性化教育的活动,进一步而言,即是通过系统的社会人文理念熏陶培养,使受教育者具备特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就是养成特定人文习惯。人文教育同科学教育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人文学本身广义上也是科学之一种,科学教育也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而同时人文价值需要依托学科教育加以开展和实施,籍此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基础人文素养和崇高人文精神。因此谈论人文教育,脱不开科学教育的维系。

(2)人文精神

在上述对人文教育概念进行阐释中可以发现,人文教育同人文精神在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而在外在表现形式上也往往浑然一体,无法割舍其一。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存在和发展、价值与意义的积极思考,是对人类现状和未来、困境与解脱的探索实践,其内涵是积极向上的人类精神表象,是人类主体在价值和品行上自我提升的意愿和能力,是对“人之所以为人”和“人如何更好为人”的理性诠释。以概念解读人文精神,可以如下方式阐释:人文精神是一种具有积极导向的思想境界,是对人类共同认可的有助于人类自我发展的价值共性的追求和践行,是一种源于社会实际而又高于社会实际的理想和追求状态,人文精神以“人”为核心内容,其精神内涵源于人性,以人为本,又超脱现实人性。

2.中国现代语境下“科学挤压人文”的理性思考

传统的中国语境之下,有着所谓“道器两分”的重人文、轻技艺的认知,形而上者谓之“道”,即人理,而表征技艺的“器”只能算做形而下者。但随着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变革,存在其间的教育语境也随之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现代语境之下,“科学挤压人文”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健康和持续发展,给中国现代教育带来诸多现实的弊症和深远的思考。正如学者刘献君所说,教育一旦失却了人文价值思考,培养出来的必然会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思想,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目标没有信仰,有欲望没有理想,有青春没有热血”的一代。“科学挤压人文”表面上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短视教育观的产物,实则却是科学高度发展背景之下科学理性意图控制人文理性并篡越人文理性的以末定本的畸形选择。实则就社会发展对教育职能的需求而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二者并非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而可以也必须形成优势互补。而纵观我国教育语境变革,传统中过度强调人文而视科学为淫技,现代教育则恰恰相反,表现出对传统教育误区调整的过犹不及。如今面对现代教育人文缺失的现实,我国教育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需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和权衡,以及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采取必要举措,以解决诸如我国教育该如何重塑文化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本位、如何凸显人文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深远意义、以及如何强化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间的共存、互通、融合和互补等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也是关系我国教育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间并非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或者统一,而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现代语境之下,在现代语境的框架之内寻求深入分析和探究问题本质的有效途径,以此寻求变革创新和对现有框架的大胆突破。

二、人文教育遮蔽与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探析

如前所述,“科学挤压人文”通常被作为世界范围内人文教育遮蔽和人文精神缺失的根由,然而具体到我国,结合中国现代语境分析,却又不足以一言以蔽,其深层原因还应做如下细化解读和挖掘。

1.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教育失守

对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进行提炼、加工、传承,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社会人文精神塑造和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维持自身优势和生命力的主体路径,教育的人文使命即在于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识别,并将优势部分融入教育内容将之继承和发扬下去,以此作为受教育者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基础。而我国现代语境之下,受制于五四运动后对我国传统文化一刀切式的批判,长久以来形成的中华人文精神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传统道德、伦理、文化、思想、宗教等等被以科学和民主为代表的“新时代”思潮大举排斥,不仅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更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发展进程中出现停滞、断裂,甚至倒退。表现在教育上,即是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教育阵地失守,并迅速被西方式的科学和民主教育所取代。

2.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迷失

中国现代语境之下一个不可绕过的现象,甚至是主导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话题,即是“经济建设”,是“民族复兴”,是“富国强民”。诚然在19世纪中期开始就积弱不堪的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来实现强国梦,然而很多人有意无意的误解是:“强国”即是“功利实现”,因而将所有的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活动全部同功利画上等号,以功利为评判教育成败得失的标准。在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坐标中,一切与其相悖,甚至不能直接创造功利的因素都被划归在了坐标系的边缘位置,在这一坐标系中,具有一定超现实主义色彩的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显然属于另类而难以容身,目前也只能被窄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而勉强靠入了现实主义的领地得以在教育活动中维系。在现代中国语境之下,功利主义、现实主义有其存在的空间和滋生的土壤,也更易获得价值认可,相比之下,以“固本”为长远价值实现方式的人文教育被遮蔽和由此导致的人文精神失落显然是不可避免的。

3.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自身价值的失守

如前所述,现代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仅仅被窄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而存在,这一方面是人文教育适者生存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却也彰显了人文教育自身的价值失守。尽管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中也有政治性内容,但这同现代人文教育所展现的狭隘的政治偏向是有根本不同的,这也正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华所在,即以更宏阔和深邃的视角思考和解答“人之为人”的问题,其更为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更为强调主体道德人格,强调个人自我精神塑造,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观,即将“修身”放在首要位置,而中国现代语境下的政治化人文教育则忽视了“个体精神塑造”这一基础价值操守,独立性缺失,而代之以集体价值精神和“被需求”价值精神。

三、人文教育遮蔽与人文精神失落的再认识

依托中国现代语境,考虑科学教育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意图通过如下策略达成人文教育同科学教育的融合共生和优势互补。

1.提升教育人文性,彰显教育的意义价值

事实上,教育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人文教育过程,而不单单是知识和信息的传递过程,只是在现代语境之下被弱化。因此,提升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和意义价值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践行者,教师人文素养会直接内化为教育内容而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摆脱狭隘的学科教育观。学科教育在向学生传输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一般教育意义实现,即教师应摆脱狭隘的“专业”身份,而以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形象从事学科教育,充分挖掘科学教育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意义;再次,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现代语境下的校园愈发体现现代化、先进性特征,却忽略了传统人文内涵展现,因此应注重将人文教育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如学校活动,如教学环节,如日常管理,等等,耳濡目染,陶情冶性。人文教育价值非一朝一夕所能展现,同样,人文精神塑造的三尺之冰也绝非源自一日之寒。

2.制度层面高度重视人文价值

要改变“重学轻文”的人文教育困境,必须从制度层面给与人文精神以应有的尊重,以制度规范和激励提升人文教育的现实地位。长久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在解决技术化、实用化、社会化、人文化之间并行不悖的问题上乏善可陈,因此以政策制度的高度去从上至下推行人文教育,确保人文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质保障就显得极其必要。尤其考虑现有教育体制,“唯科学化”的教育模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教育制度对“功利”和“成绩”的另眼相待,以成绩为标准评估教学效果,挂钩奖惩绩效,因而改革现有教育体制,在制度中凸显人文教育的重要地位,将人文教育内容和成果作为考察教育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人文教育得以推行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首先改变教育管理模式,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其次,在政策制定中,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间的互动和融合提供机制运行空间和权衡融合规范。

3.力求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所谓全面发展人才,即是德育与智育并重,人文与科学并举,使学生既具备丰富先进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全面人才培养是现代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是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的自我发展诉求,因此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发展观,强化师生协作,校生协作,要求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主体以及宏观环境整体转换教育和受教育观念,淡化专业教育,去除专业隔阂,走通识教育和全面教育之路,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具适应性、更具生存性、更具能力和素质、兼容先进的科学水平和崇高的人文精神,并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全面发展人才。

————————

参考文献

[1] 肖健平,贺志明.融合科学教育的高校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湖南社会科学,2013(4).

[2] 朱惠娟,韩照祥,于秀玲.人文与科学教育体系整合模式的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3).

[3] 季春红,梁江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融性探究.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6).

[作者:陈友洋(1973-),男,江苏高邮人,江苏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再认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中国小说史略》对《水浒传》的分类再认识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