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回长安

2015-01-14毕登启褚彦环

旅游纵览 2014年9期
关键词:洛阳牡丹西安

毕登启 褚彦环

一提到西安,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古老的城墙、古老的建筑、文物古迹和风土人情,这些古老的形象就像梦幻一样从远古向我走来。

西安与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并称中国六大古都,与罗马、雅典、开罗并称世界四大古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安曾经有过许多名字,西周时称丰镐,秦称咸阳,汉唐称长安,明称西安府,自明时称西安。西安自西周时起,就确立了长期作为国都的历史地位。从公元前11世纪到10世纪前后,有西周、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北周、隋、唐等十多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城市。

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当属大唐王朝。唐代都城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当时长安以无可争议的地位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公元647年。唐太宗把都府扩展到于阗、龟兹、疏勒和碎叶四镇,并沿着“思路”构成了庞大的权力网络,进入了辽阔的中亚地区。这样东起长安,穿过河西到西域,再到中亚,便连成了一条贯穿欧亚的地球上最长的“阳关大道”。通过这条大道,整个世界都能享用到中国人所发明的养蚕技术、金银器制造术、炼铁术、打井技术以及农耕经验。“丝路”开通后,大唐的高度文明与富足物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工匠、艺人和留学生,他们无不以崇敬之情向往中华。大唐对外来文明也几乎无所不包,从物质内容到文化习俗,从生活方式到宗教信仰。世界各国,不同种族的人带着不同的习俗和信仰,和睦相处,同住长安,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是当时西安历史地位的写照。

西安曾经伴随着华夏文明一起辉煌过。在这里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的“地下军团”兵马俑,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伟的明代城墙,西北最古老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全国文物储存量之冠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珍贵的古迹、古文物多如繁星。值得特别介绍的是,在西安旅游摄影,除了古建筑和古迹遗址之外,在它的周边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如白马寺、少林寺、法门寺、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西岳华山、秦岭主峰太白山、临潼华清池等,都是旅游摄影的好去处。

唐风汉韵今尚存

作为古都,汉唐两代是西安的鼎盛时期,因此留下的古迹也相对多一些。西安城内最佳的拍摄和观赏的古迹很多,最有价值的当数大雁塔,明城墙、碑林、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小雁塔和钟楼、鼓楼。

大雁塔是西安的地标古建筑,也是西安穿越古今的象征。“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空。”这座由唐玄奘亲自主持修建的塔,高7层,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每层皆存舍利。建筑气势宏伟,造型简洁稳重,风格庄严古朴。大雁塔及其周边已经成为西安城最美的地方,站在塔脚下,让人感受到古城昔日的辉煌。

明城墙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明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74~137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长安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宫殿。“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就发生在这里。大明宫遗址公园,就是在原遗址上建立的,这是世界古遗址保护中心确定的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钟楼坐落在西安市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是我国众多古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无论从建筑格局上还是从艺术价值、历史意义上,都是全国钟楼之冠。

鼓楼在钟楼西面不远处,与钟楼构成了“暮鼓晨钟”,开启西安人的一天生活。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早建4年。目前是中国最大、最高的古鼓楼。荐福寺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建于公元684年唐睿宗文明元年,原名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为大荐福寺。寺中的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原有15层,后经地震破坏,现存13层,高43.4米。小雁塔及其古钟称“雁塔晨钟”,是关中八景之一。

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这是一座国家级博物馆。无论它的外观仿唐宫殿式建筑还是馆内的展品陈设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7万余件,文物数量之多,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都在全国名列前茅。所展出的3000余件文物都是精品,镇馆之宝当属青铜器和唐代壁画。

西安大唐不夜城

大唐不夜城,是西安市近几年建设的以原大雁塔景区为轴心,南北延伸2公里的仿古景观大道。大唐不夜城是一个最能代表西安现代气质的地方,正如香榭丽舍大道诉说着法兰西的柔情,第五大道象征着美利坚的精神一样,大唐不夜城所呈现的是浓浓的中国味。它以文化为切入点,再现了盛唐长安的宏伟气势。宽敞的街道、古雅的建筑、美丽的市容,洋溢着古今盛世的辉煌。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雕塑景观大道,贯穿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开园庆典广场三大广场,共分为6个仿唐街区,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文化于一体,称得上中国第一文化广场。

三大广场又为不夜城造出视觉延伸,亭台楼阁、绿树草坪,又有喷泉点缀其中。大唐不夜城再现了盛唐长安的恢弘气象,被称为创意之城、文化之城、艺术之城、欢乐之城、体验之城。最美的是入夜华灯初放,不夜城被色彩点亮,为人们奉上一道视觉盛宴。那异域风情酒吧,袅袅的乐声,电光的幻影,流水喷泉,让不夜城变成了天上人间。

从大雁塔向南延伸的中轴线上,有一条长1500米、宽480米的雕塑长廊。一组组群雕融入了泱泱大国的万千气象。雕塑人物既有盛世帝王,又有著名历史人物,群雕内容既有英雄故事,又有经典艺术作品,多维地展现了唐朝在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各领域的历史地位。雕塑全部用大理石雕成,色泽深沉,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散发着非凡的艺术魅力。

现代化的水景系统、灯光系统,规模之大、造型之精美堪称亚洲第一,炫美无比,震撼力十足。特别是大雁塔北面500米的特大音乐喷泉,入夜开启,万股清泉在五颜六色灯光的照射下冲天飘洒、变幻无常,大雁塔在水柱中若隐若现光影迷离,好似在梦境,不,是人间仙境。仿佛观音走进了千年的大唐帝国。

临潼秦唐留遗梦

西安东北40公里处的临潼镇,因为山清水秀,骊山脚下又有天然温泉,这块风水宝地,自古就深得帝王的青睐,在此纷纷修建离宫别院。相传周幽王曾在此建骊宫;秦始皇以后筑宝名“神女汤泉”,登基次年又在此为自己建造陵墓;汉武帝时扩建了骊宫;到了唐代特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这里更是大兴土木,建起了辉煌的“华清宫”。华清宫因温泉而闻名,后改为“华清池”。如今,这里早已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风景名胜区,每天游人如织,盛况空前。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1974年因农民打井,发现了这个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群。出土了38099件陶俑,陶俑身高1.8米,体重150公斤。众多的兵俑,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军事阵营,象征着秦始皇扫六合的丰功伟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目前出土的3个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开,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其中一号坑最大,面积为1.2万平方米,出土并展出陶俑6000多件。

值得一提的是俑坑里出土了两辆铜马车,其工艺之复杂,技术之精湛,让人无不感慨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铜车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两辆车的零部件不少于5000个,而且从大至2平方米左右的篷盖、伞盖及车轮、铜马、铜俑,小到不足0.2平方米的小悠勃管,都是一次铸造成型。这在2200年前的秦代,简直难以想象。这两辆青铜器文物,被视为国宝收藏在兵马俑博物馆中,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华清池(唐代称华清宫)北依骊山,风光无限,富丽堂皇。“高高骊山上有共,朱楼紫殿三四重”“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的诗将美丽的杨玉环和华清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显现出华清池的魅力。如今的风景区就建在唐代华清池故址上。

景区东部为沐浴场所,西部为园林游览区,园林南部为文物保护区,主题建筑有飞霜殿、宜春殿等。还有中外书法碑林,梨园及其他艺术展馆,整个园林大气磅礴,尽显皇家气魄,堪称北方园林之典范。

华清池有三大看点:一是御汤遗址博物馆。该馆于1990年在原址重建,由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莲花汤”,杨贵妃沐浴的“海棠汤”,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星辰汤”“太子汤”“尚食汤”等。“海棠汤”外的飞霞阁,传说是杨贵妃雨后观赏风景和晒干头发之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看了这一切,会让人不禁遐想美人杨玉环与唐玄宗寻欢作乐,风流误国的万种风情。第2个看点是华清池里陈列着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的三首诗,很值得一看。第一首是白居易的著名长诗《长恨歌》(部分),第二首诗是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一》,第3首是毛主席自作自书的无题诗一首。第三个看点是“五间厅”。这个院中小院是当年慈禧太后因八国联军返京逃到西安避难时的住所,也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住的地方,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因此,这个小院也随之声名远扬。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相传东汉明帝刘庄梦见有金人在宫殿上盘旋,通人傅毅说金人就是西方的佛,所以明帝就遣赴西域求佛法。遣使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到了天竺(今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就邀请他们到中国讲经。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史梵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为纪念白马驮经的功劳,建寺后,就取名为白马寺。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历史上它对传播佛教文化,扩大与印度等国的佛教交流,发挥过重大作用。

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中外驰名,都知道这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少林英雄匡扶正义,肝胆相照的侠义精神更让少林寺成为人们心中的武林圣地。少林寺坐落在郑州市登封西北12公里的嵩山五乳峰下,因少室山阴的幽谷密林中而得名,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95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禅宗修行时要面壁静坐,也称为“壁观”,为了调节疲劳,僧人们就锻炼习武,“少林拳”还是达摩创立的。当时僧人习武主要是在少林寺,后传至武当山,所以“北少林,南武当”少林武术声名远扬。

佛骨重现法门寺

从西安西行120公里,就到了有“关中塔庙始祖”的法门寺。据佛教经典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圆寂后,附近的八个国家按印度的习俗将佛祖遗体火化,把舍利“骨灰”分成8份,各自携回建塔供养。后来,笃信佛教的古天竺(今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凭借佛的法力,把佛骨分为84000份,在世界各地同一天内开始建造84000座塔分别供养。法门寺塔是当时建在中国的阿育王塔之一,藏有一截指骨舍利。法门寺原叫阿育王寺。唐初改为法门寺,意为“佛法之门”。朝廷尊奉法门舍利为护国真身舍利。当时法门寺有24四院,僧侣最多时达5000人,寺藏佛组真身舍利每30年开放一次。唐朝先后6次开放塔下地宫和6次迎佛骨入京,盛况空前。每逢皇帝亲迎佛骨,长安至法门寺100多公里,车马昼夜不绝,富豪人家莫不夹道建筑彩栈,竞相施舍金帛,歌舞音乐,响彻云霄。

法门寺佛塔在风雨雷电、地震的剥蚀下,多次毁坏,历代皇家重修多次。1984年4月3日,陕西省政府在重修佛塔时,在塔基地宫里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震惊中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佛祖真身舍利。佛骨的重现意义非常,印度虽是佛教的发祥地,但自伊斯兰教传入后,佛教受到沉重打击,到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历史上保存的佛祖舍利早已下落不明。中国法门寺佛祖真身舍利出土,是全世界佛教界的一大幸事。

为了弘扬宗教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陕西省又投巨资重建了一座宏大的合十舍利塔,塔高148米,是世界最高的佛塔建筑。塔前建有一条长1230米、宽108米的佛光大道,大道两侧建有十尊高大的镏金大佛,大道两头分别是可容纳10万人的朝圣广场与山门广场。

西岳华山天下秀

在西安东侧120公里的华阳县境内,有一座名山,是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自古华山一条路”,壁立千仞,险峻壮观,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山上亭台楼阁依势而建,山间水帘瀑布直下千尺,山下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峰层层叠叠,古松掩映,浮云飞动,恰似人间仙境。还有山上山下,奇石遍布,形态各异,不少都有形象的名称,如“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等,给华山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华山自古流传着很多故事,如“宝莲灯”里的沉香劈山救母,“弄玉箫史”中的吹箫引凤。华山五峰中最为险峻的是西峰,需手脚并用,攀爬而过一道名为“鹞子翻身”的山梁,梁如刀削鱼脊,梁下万丈深渊。峰顶建有西岳庙,供奉着西岳大帝华山神,其建筑形制仿照故宫,宏伟壮观,人称“五岳第一庙”。

秦岭太白风云涌

太白山地处西安西眉县界内,距西安200多公里。太白山海拔2767.2米,是秦岭的主峰,也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太白积雪六月天”成为“关中八景之一”。山顶平安寺周围经常云雾缭绕,宛若仙境。这便是太白名景“平安云海”。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瞬息万变的气候,高耸云霄的山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使得太白山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太白山地质结构特殊,在海拔3300米以上,有第四季冰川遗迹的角峰、刃脊、石海、石玫瑰、冻融岩柱等,千姿百态,目不暇接。

太白山山腰处的三国时期蜀国修建的太白栈道,也称“鸟道”遗址仍供人们观赏,三国蜀汉相争,蜀国谋士法正向刘备献策修建太白栈道,用以功曹夺取汉中之用。因为栈道太难走,所以称为“鸟道”。

九朝古都寻洛阳

行摄丝绸之路,不能不去洛阳,这是因为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历史上夏、商、周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因地处中原被称为“九朝地”。古人从洛阳出发去西方进行商贸和文化交流不在少数,所以洛阳人说;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洛阳。理由有二:一是东汉时期国都已从西安迁至洛阳,唐朝也一直把洛阳当做陪都。因此洛阳和西安同是当时国家的核心地带,和丝绸之路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二是丝绸之路研究史料记载,丝绸之路共分三段,即东段、中段、西段,东段从洛阳至安西。从这个方面说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有道理的。

洛阳的名胜古迹很多,洛阳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少林寺不能错过。

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中国的名花,雍容华贵,艳冠群芳,素有“花中之王”之称。自唐朝以来,天下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他在《洛阳牡丹记》一文中写到“洛阳牡丹者为天下第一”,因此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无数文人墨客写诗作画赞美牡丹的名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诗句,描绘了洛阳人赏花的盛况。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也吟咏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除此,还有不少有趣的传说。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武则天饮酒作诗,酒兴命笔下诏:“明朝优上虞啊,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不敢违命,一夜之间绽开怒放,唯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则天,立即下令烧死牡丹,谁知来年春天,被烧过的牡丹开得更旺,更鲜艳美丽。从此,人们赞美牡丹是“劲骨刚身”焦骨牡丹。

洛阳牡丹园,最著名的有王城公园、国际牡丹公园、花苑公园、国花牡丹园、洛阳牡丹园等,洛阳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都要举办洛阳牡丹花会,这是赏花的最好时机。

伊阙山下龙门窟,伊阙山在洛阳南面12公里处,东与香山,西与龙门山对峙,伊水从山间北流,远望如天然门阙所以史称“伊阙”。龙门石窟是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494年)前后始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代,历时400多年。龙门石窟全长1公里,有10万尊佛雕像分列伊阙两侧,精美绝伦,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并称中国佛教艺术的三大宝库。

龙门石窟中最著名的是石窟中央有一宽大的奉先寺石窟,石窟中央坐落着一尊高17.14米的高大石雕佛像卢舍那,佛像面态安详、和蔼慈祥,精美绝伦,气势非凡,是中国石窟造型艺术的杰出珍品。据佛经上说“卢舍那”是“光明普照”的意思。佛雕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作俯视态,宛如一位睿智慈祥的中年女性,健朗丰满,身上洋溢着亲切温馨的情调,令人敬而不惧。相传这座佛雕,是大唐时期石雕大师效仿武则天的尊颜和神态雕成的,因此,他身上有着大唐所特有的自信和安详。

猜你喜欢

洛阳牡丹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洛阳正大剧院
“三不够”牡丹节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