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电的绿色发展之路

2015-01-14武德俊

节能与环保 2015年4期
关键词:煤耗装机容量火电

文 // 本刊记者 武德俊

采访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下面简称“国电集团”)米树华副总经理是在国电集团总部的一间面积很小,设施也非常普通的会议室里进行的。置身于这个不足20平米的房间,我甚至有些不相信是在赫赫有名的五大电力之一的国电集团采访,要知道截至2014年12月底,国电集团可控装机容量已达1.25亿千瓦,煤炭产量为6815万吨,资产总额超过了7834亿元,产业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排名在世界500强中已上升到了297位。

谈到国电的绿色发展,米树华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国电集团始终将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放在企业战略的核心位置。绿色国电与效益国电、创新国电、廉洁国电、幸福国电一起,共同组成了企业的“五个国电”的愿景。“‘十二五’前四年,国电集团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上的投入达到了230亿元。”米树华介绍说。国电集团的绿色发展理念也为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节能减排成效:2014年,国电集团供电煤耗下降为312.8克每千瓦时,比2010年低了13.6克,“十二五”期间累计节约标准煤1600余万吨。1600万吨煤到底有多少?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用载重20吨、车长10米的货车装运这些煤,并把所有的货车首尾相连,其总长度为8000公里。这不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吗?

绿色发展之优化火电结构

火电在国电集团总装机中约占四分之三。火电的转型升级是“做强主业,转型升级”的基本任务,也是打造“绿色国电”的成败。“近年来,我们在火电产业方面坚决优化增量、不断改造存量,全面改善了火电产业结构。除了个别热电联产机组外,国电集团不再新建60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重点发展60万千瓦以上大容量的超超临界机组。”米树华说。

截至2014年底,国电的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已达48.5%,比“十一五”末提高9.2个百分点,比“十五”末提高了34.4个百分点。

在兼顾供热、发电等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国电有序关停了小火电。“十二五”以来,国电集团已累计关停369万千瓦落后火电机组。目前,10万千瓦及以下机组容量占比仅为2.8%,比“十一五”末降低了一半。

“通过在火电产业优化结构方面的不懈努力,国电集团供电煤耗稳步下降,环保能力不断提升。2014年底,国电集团脱硫、脱硝、除尘设施装备率已分别达到99.8%、93.7%、100%,其中脱硝装备率比‘十一五’末期大幅提高了88.6个百分点。”米树华说。

国电集团还不断加大现有设备的改造力度,提升设备节能减排能力。“十二五”以来,已经先后完成了850项重大节能改造,对88台机组实施脱硫进行了提效改造,152台机组实施脱硝改造,101台机组实施除尘提效改造。国电采用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无油点火装置的总装机量为2.5亿千瓦,累计节约燃油700万吨。其中东胜、榆次等电厂机组采用了先进的热泵和背压供热技术,平均供热能力提高了35%,每千瓦时发电降低煤耗15克以上。

“十二五”期间,国电集团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经初步统计,2014年国电集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55.04万吨、76.31万吨,分别下降30%、43%(尚未经环保部最终审核),仅为2011年的61.0%和54.8%,其中氮氧化物年度减排量接近前三年减排量的总和,SO2已经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的185.06%。

绿色发展之可再生能源发电

早在2009年,国电集团就确立了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转型的企业战略,并一直坚持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发展水电,稳步推进太阳能、燃气分布式能源以及潮汐、地热、生物质等其他新能源发展,同时也考虑介入核电的方向。

提起风电,米树华脸上全是骄傲。风电是国电集团新能源利用的重点,截至2014年底,国电集团的风电装机已达到了1976万千瓦,在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中总量最大。风电装机容量已占集团总装机容量的15.8%,在世界所有发电企业中,国电集团的风电装机容量排名第一。说道国电集团的风电,不得不说龙源电力,这家国电集团旗下的风电的巨头,已经在全国21个省、市和自治区布局,拥有风电场120多个,正在营运的风电机组8000多台。2014年底,光龙源电力风电装机容量就已达1333万千瓦,占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16%,排在为中国和亚洲的首位,居世界风电企业装机容量的第二位。

在国电集团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中,风电当仁不让排在首位,水电次之,其余是太阳能等其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已达26.8%,比‘十一五’末提高6.6个百分点。预计到2015年,这一比重能够提高到30%。”在米树华的话语中,对于水电的占比不高有些耿耿于怀,但这与国电集团诞生时的结构不无关联,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

国电集团的太阳能和其它新能源利用方面也在不断地发力。截至2014年6月底,这些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80.5万千瓦。一些新能源项目可圈可点:新疆吐鲁番太阳能热发电中试装置——我国首例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西藏阿里微网光伏电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微网光伏项目;浙江舟山东福山岛综合新能源微网项目——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微网工程;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能电站——亚洲最大的潮汐电站;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世界海拔最高的地热电站。一连串的“最”字,简直让人醉了。

绿色发展之科技创新

国电集团非常注重科技的拉动作用,多年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激励力度,不断完善研发容错机制,不断健全科研人员对创新成果的利益分享机制,特别对集团的重大科研成果实施特别奖励,以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集团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建立产研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推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运作,构建创新成果推广和深化开发的平台。如今,国电集团已经在系统内推广了一批成熟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为电力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电集团旗下拥有多家从事节能减排相关研究及产业应用的机构和子公司,包括国电科环集团、国电电科院、国电新能源研究院等等。这些科研机构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工程实践,在节能减排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科研及应用成果。如今国电集团已拥有低氮燃烧、等离子点火、SCR与SNCR脱硝、双循环湿法脱硫、湿式除尘、电袋除尘等全系列成熟减排技术,在国内的火电企业广泛应用,领先于其他发电集团。

近年来,国电集团已经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创新成果。其中火电行业重大工程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燃煤电厂烟气催化脱硝技术研发及应用等项目获得了国家和有关部委的表彰。国电集团已累计申请专利1400多项,居可比企业第一位。热电联产节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榆次、吉林等电厂实施后综合节能效果显著,已被推荐为2014年中国电力科技奖一等奖。目前国电集团正在积极探索亚临界火电机组跨代升级、综合提效技术,并联合制造厂、设计院等单位加强技术攻关,完成了北仑2号机组改造提效方案, 该项目预计改造后汽机热耗将降低934千焦每千瓦时,供电煤耗降低40克左右,烟气污染物排放也将达到燃机排放的限值。该技术的研发将为大幅提高亚临界机组发电效率创出一条新路。

“国电集团还拓展储备了许多优质项目,打造了一批超低排放、超低能耗的示范项目。”米树华介绍。2012年投产的国电布连电厂国内首次应用辅机单列配置理念,供电煤耗实现了292.9克每千瓦时,处于国内空冷机组的最优水平;在2015年即将投产的国电泰州电厂,设计目标是确保实现发电煤耗253.17克每千瓦时,通过开展设计优化,在国内首次应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将创造世界一流能耗水平。米树华对项目的目标实现信心满满。

猜你喜欢

煤耗装机容量火电
基于PI数据和供电标煤耗的机组冷端优化研究
2020年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5343万千瓦,增长24.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煤耗预测在火电调峰经济性中的应用
我国核电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
两点法确定供电煤耗-负荷特性曲线研究
2019年一季度我国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
火电施工EPC项目管理探讨
基于FNO-PSO算法火电机组煤耗模型的参数辨识
向下的火电
火电脱硝“大限”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