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语言呈示行为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5-01-14陆菊娥
陆菊娥
语言呈示行为,又称讲述行为,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示、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它的表现形式为诠释性、描述性与说明性。
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在对大量课堂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教师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施良方、崔允漷在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后也发现了类似结果,讲述平均占课堂时间的65%左右。这是因为,在接受学习中,课堂讲述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与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而且在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在接受学习过程中,讲述技能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的技能。所以,对一名教师而言,掌握讲述技能至关重要。
当前教师语言呈示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不少人认为教师课堂上“一言堂”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讲述行为因其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知识而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的语言呈示行为。而当前教师语言呈示行为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课改十二年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改提倡教师应放手少讲,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学习方式更是深入人心,但随之暴露出来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是:一部分教师生怕满堂灌,害怕讲了,当讲不讲,当说不说,畏手畏脚,瞻前顾后,而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而结果只会使学生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或者表面学习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深化和拓展。研究表明,如果讲述技能运用得好,在知识的传授中可以达到省时、省力、高速、高效的目的。
教师课堂语言呈示行为中:当讲还须讲
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宰权、话语权还给学生,并不等于把所有形式的讲都舍弃掉,教师当讲还须讲,还要理直气壮地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讲则讲,讲必解惑.这是教师的天职。当讲不讲,是缺位,是失责。该讲则讲,有的放矢精讲,真正体现出“成在舌耕,功在思考”。
既然教师当讲还须讲,那么教师何时讲,讲什么?如何才能讲在“点子”上,讲得适时、适度、高效呢?
一、何时讲
教师要把握“讲”的时机,引导性地讲。教师要讲在学生认识模糊时,讲在学生探究遇“卡壳”时,讲在学生走不出误区时,讲在学生背景材料匮乏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果学生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教师就不去开导他;如果学生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老师只有抓准了“讲”的时机,才能让学生有“醍醐灌顶”的顿悟。《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论述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引导但不要牵制,激勉而不能强迫,启发而不去包办。这样才能达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的理想境界。我校的教风就是“道而弗牵”,我们的老师正着力追求这种理想境界。
二、讲什么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讲授的内容,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或者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够掌握的,或者是通过与同学合作学习可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应少讲或不讲,教师所讲的应是学生必听的、想听的、愿听的、能听的重点难点关键等,概括起来为“三讲”“三不讲”。
“三讲”:“核心内容和问题必讲;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必讲:学生的疑点和难点必讲。所谓“三不讲”指的是:学生自己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三、怎样讲
不管是讲授、讲述还是讲解、讲读,都要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按照教材的系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用较少的时间讲清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拥有充分的时间和良好的知识条件下进行学习。如:“讲重点”要讲清知识的含义、结构、层次,讲清知识运用的方法步骤,强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要求。对于“三讲”中的“讲难点”要精心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讨论,教师引例和学生举例相结合。对于“易错易混知识点”可以通过习题训练的方法加以解决。对于“三不讲”的内容,教师也要将知识问题化和要点化,让学生在自学中解决。
1.重点处浓彩重墨讲
《学记》很早就提出了这样的见解:“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论,而要讲精华,抓住规律,讲重点,不离核心,讲关键,带动全文。所谓重点,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重点问题解决了,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诺贝尔》这篇文章以朴素的语言,感人的笔触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教学本文必须让学生真切感受、学习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处理重点段3—9自然段时,找准主题,重点突破,以精讲点拨为主,尤其是第8、9自然段对动作、心理、声响、呼语的描写,可以说是对诺贝尔的一个特写,教师千万不能吝啬少讲,而应浓彩重墨,形成“群山万壑赴荆门”的情景,充分体会诺贝尔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2.难点处逐层剥笋讲
所谓“难点”,就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共性问题。当然讲难点并非让教师唱“独角戏”,不是把现成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教师事先知道学生“疑”在何处,产生疑惑的原因,事先设计好一系列富有层次的问题,如竹笋剥壳,一层层、由浅入深,一步步、由易而难,启发诱导,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有一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痛快感。
如在《诺贝尔》一文中,“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整个生命。”这句话可说是文章的灵魂。因此在教学时,可抓住这句关键句,来突破难点。但是,一开始,学生并不能深层次地体会“整个生命”的含义,仅仅知道这表示一辈子。在教学时,笔者就穿插在交流读书体会时进行讲解。
(1)诺贝尔的实验室毁了,弟弟死了,父亲也残了,但是诺贝尔没有放弃。因此,“整个生命”里包含家破人亡;(2)四年几百次的失败。这时的“整个生命”又包含了他失去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同时也耗费了全部的精力。(3)他紧盯燃烧的导火线,期待着炸药爆炸的那一刻,他守候的不仅仅是炸药,还是随时可能的死亡。(4)除此之外,“整个生命”还包含着他在研究过程中要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忍受着周围亲戚朋友的不理解而产生的排斥,等等。
由于老师如竹笋剥壳般逐层引导,学生的感悟逐步深刻,体会诺贝尔这种奋不顾身、锲而不舍的精神已水到渠成。
3.知识拓展点因时适度讲。
所谓“拓展点”,是指教师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而适当补充的一些拓展延伸性的知识,一是对课堂知识范围的拓展。学习的教材虽有一定的范围,但学生对所涉及的内容知晓后,可能并不一定受限定范围的约束,有时会主动要求扩大知识的范围。二是对知识深度的掘进。三是对知识细节的追踪了解。
4.能力培养点精选精讲。
所谓“能力培养点”,是指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知识的讲解一般体现在单元总结课和期中、期末复习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并从中抽取一些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举一反三,逐步提高能力。此类知识的讲解也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我归纳和感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当讲则讲,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教师的独角戏。要使教师的讲授卓有成效,必须依靠师生之间的积极对话与交流,就要关注听课学生的反应,学会透过外显的表情、动作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并据此进行必要的调整。
当讲则讲,这也是教学的一种境界。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