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的意蕴与课程的开发

2015-01-14陈大伟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活动课程开发

陈大伟

【摘 要】 课程是学校的产品,是教育的产品,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于开发、提供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课程。从这种意义上,课程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问题。

【关键词】 课程意蕴;课程开发;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71-03

一、理解课程意蕴的视角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笑话:老师让同学们用“发明”和“发现”造句,一位小朋友这样说:“我爸爸发现了我妈妈,我爸爸和我妈妈一起发明了我。”通过这个笑话,我们知道,在学生成才这个问题上,教育既不能归学生成就的天功为己有,也不能承担学生不成才的无限责任。“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教育只能帮助和促进学生成才,不能包办和代替学生成才。教育用什么帮助和促进学生成才?笔者以为是课程,课程是学校的产品,是教育的产品,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于开发、提供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课程。从这种意义上,课程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问题。

尽管课程问题是教育一个永恒的核心问题,但课程本身充满歧义。比如,《简明教育百科全书》中就列出了九种不同的课程定义。施良方教授归纳了六种类型的课程定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 。作者认为:“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而且,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

一方面,只有对某些名称和术语形成共识,人们才能以这些名称和术语为基础建立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平台,为此需要对交流中的名称术语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这是统一定义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施瓦布曾经指出:“课程领域复兴的希望在于把主要精力从用于追求理论转向顺应实践。” 佐藤学也认为:“‘课程实践(curriculum practice)是课程研究的核心对象。” 对课程定义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上的兴趣和交流的需要,更要立足实践的需要和可能。从实践的角度看,课程建设和提供是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参与各方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从事着相互关联但又并不全然一致的工作。比如,制定课程政策的行政部门对课程有自己的话语和课程建设行为,编写教材的专家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建设方式,一线的教师会有自己的课程观念和实践行为……因为彼此之间的课程概念和参与方式一定存有差异,所以,“想要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而且就实践的现实而言,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放弃给课程做一个精确定义的梦想,不谋求得到普遍的认同,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体现面向实践的价值取向,这是我们思考、讨论课程意蕴的出发点和视角。

二、作为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的课程

讨论课程的意蕴,可以从实践中的教育活动出发。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著名作家刘绍棠的一篇《师恩难忘》,文章回忆了小学的田老师如何教他们语文: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田老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让我开了窍。”

刘绍棠记住了田老师讲的教学故事和这样的学习活动,故事和学习活动对他产生了影响,促进了他的成长和改变。故事是田老师对诗歌内容富有教育意义的加工和改造,凝聚了教师智慧的劳动,表现为教育的产品,把这样的故事用栩栩如生的方式讲出来,形成一种特殊的声音环境,这是促进刘绍棠成长和变化的一种因素。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对人的影响直接而现实。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荀子则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与自然环境相比,作为课程的教育环境经过了教育工作者的改造和创造,杜威认为:“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一是简化和安排所要发展的倾向的所有因素。二是净化现有的社会习惯并使其观念化。三是创造一个更加广阔和更加平衡的环境,使青少年不受原来环境的限制。”

“个体的智慧和知识是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得以生长和发展的。” 环境因素提供了促进学生改变的外在可能,要将这种外在可能性转变为实现学生发展的现实性,离不开学生参与,教师需要把学生组织起来,和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互动以实现学生的成长和改变,课程的效益来源于人与周围环境交往互动,并发现其中的关系和意义。在田老师的课堂上,栩栩如生的故事内容成为吸引学生的方式,学生对故事想象和思考,体会和理解,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并理解道德的行为,受到了审美的教育。

基于类似的现实的教育实践分析,通过理性思考和论证,我们能发现,教育环境和学习活动是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直接而现实的因素。从这种意义上,课程就是学校组织成员共同创生的、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或者也可以说,课程就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经过组织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这样的课程概念是一种大课程的概念,它包含了作为课程实施的教学)。教育的任务在于提供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在于组织学生参与能够实现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活动。利用和开发、提供和组织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这是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三、从创设和提供教育环境的角度看课程开发

环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杜威认为:“环境包括促成或阻碍、刺激或抑制生物的特有的活动的各种条件。” 就教育而言,教育时空、教材、语言、周围的人和刺激等,都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从创设和提供教育环境的角度看课程开发,学校和教师大有可为;而从创设教育环境的角度讨论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又难免挂一漏万。在这里,笔者仅以实践的个别案例略加讨论。

1. 把自身的榜样作用作为课程资源开发。有位教师新到一所班级当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不爱学习,学习习惯很不好。刚开始教师采取批评教育等方法,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新的一周开始,当学生们走进教室时,发现班主任端坐在讲台前,不再干涉他们,而是旁若无人、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喜爱的作品。学生们好奇地围在老师周围一探究竟,很快,一些学生被老师朗读的作品吸引,另外的一些学生则回到自己的座位,拿出了课本和自己喜爱的东西。一个月以后,班上再没有迟到的学生,教室响起的是教师和学生们共同的读书声。

什么是教育环境?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一种最为直接的环境。教师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要提供和改造教育环境,而且自身就是影响学生发展的课程。从这种意义上,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教育意义,使其更好地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这本身就是一种课程开发。

2. 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笔者到一所小学观察课,刚要在两位学生身边坐下来,前面就有一个学生大声给我说:“他们两个是我们班最笨的。”笔者注意到,这两位学生深深地低下了他们本就不敢抬起的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在这里,在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人际氛围也是学校和教师的一种课程开发。

3. 选择和组织合理的教学内容。“过去创造的文献,只要人们现在还掌握并加以利用,就是个人当前环境的一部分。” “显然,学校课程的各门学科或教材和提供环境的事有密切的联系。……教材直接包含在社会交往的情境中。” 相关文献、教材和由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种环境,选择和提供合理的教学内容意味着开发和建设课程。

4. 合理运用教学语言。在诸多环境资源中,语言“代表着为了社会生活的利益经过最大限度改造的物质环境——在变成社会工具时物质的东西已丧失他们原来的特性——所以,和其他工具比较起来,语言应起更大的作用”。 在教室里,有声是一种环境,无声是一种环境,不同的声音和语言构成了教室里的语言环境。教师说什么,学生说什么,怎么说,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这些都构成了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四、从创设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看课程开发和实践

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这样定义教育:“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工作”。1997年该文件修订,该定义变成了“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教育就是组织和提供促进学习的活动,创设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践。

学习活动同样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讨论创设和提供学习活动也是一个颇费笔墨的事情。就学习活动的参与性看,“教师要在课堂里,把课堂环境设计成活动性、合作性学习的场所,设计具备了教育内容的意义和魅力的学习经验,促进活动性、自立性、合作性的对话性实践。” 就学习活动的水平和质量看,“在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舞儿童在活动时开动大脑,运用观察和推测、实验和分析,比较和判断,使他们的手足耳目和头脑等身体器官,成为智慧的源泉。” 就学习活动的效果看,“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乐趣。”

(编辑:刘金华)

猜你喜欢

教育活动课程开发
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的研究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探索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企业基层单位两学一做中领导的作用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