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不应有“教育新闻”
2015-01-14郭红心
【摘 要】 最近,人们对教育话题的谈论似乎多了起来——高考模式改革、教育部的“92条规定”、高考状元访谈、名校轶事……热闹异常的背后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凡此种种教育话题的讨论最后恐怕要归结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全社会都得了一种叫做“急躁”的教育病,二是社会主流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陷入了纯粹功利的深渊。
【关 键 词】 教育新闻;教育;生命
【作者简介】 郭红心,江苏省沛县河口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研究。
教育不应该有什么新闻,它只应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一个静悄悄的、只能用心体会的、人与人之间的、潜移默化的人文沉淀过程。而时下的教育却演变成人们追求物欲和功利的工具,成为社会思潮物质化和利益化的载体。这本身就是一种误区,是一种危及公民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国家希望和民族前途的顽疾!那么,教育到底是什么呢?
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引导生命内心世界的自我觉醒
教育本身意味着生命的蜕变过程是静悄悄的,是默无声息的,是只有用心和灵魂才能谛听到的东西。“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凉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这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一段描述。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教育的至高境界!教育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实,当我们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已经“输”了,而且是输得一塌糊涂——孩子输了,家长输了,社会输了!因为我们的教育走错了方向——我们违背了教育规律,忘却了教育的本质和宗旨,同时人为地附加上了数不清的所谓“价值”和“意义”。所以,无论我们用什么视觉审视教育,它总是会有“不如人意”,总是让我们怨声载道,总是有那么多家长和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失败、再失败!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在《一个社会怎能让多数青少年都觉得是失败者》中这样认为,“人都有强烈动机往上走,都想上名牌学校。结果是,中小学生都极不愉快,大多数人都有失败感,极少数考到北大清华的有成功感。有的考到一个不错的学校,如北京邮电大学,都觉得失败,这太荒诞了。一个社会怎么能让多数青少年都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告诉我们:“教育本来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时下,考试似乎成了学生在学校里掌握得最好的一种“技能”,却从小就在内心深处埋下“你死我活”的恶意竞争的罪恶种子,学生内心深处的善与爱荡然无存,这样的教育还有何意义和价值呢?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那些教条知识的累加和堆积,而是人的灵魂的唤醒与激发;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舍我其谁”的所谓英雄气概,而是“爱满天下”的执着和敬畏;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填鸭”和“考鸭”,而是基于人性的塑造和培育。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教育担负着神圣而又沉重的使命和责任。如此,教育便没有了“轰轰烈烈”和“焦点访谈”,真正地成为生命拔节和智慧生长的事业!
二、教育不是“博弈”,而是为人的终身幸福做准备
赫伯特·斯宾塞说的“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新教育实验把这一点看做教育的宗旨和归宿,它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阐释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拨开层层混沌的外衣,还原了教育的本来面目——教育即成人的活动!作家池莉在《教育究竟什么意思》中说得好——“教育真没有那么复杂。把你有兴趣的事情尽着才能做好,把你喜爱的人儿尽着力气爱好,把你喜欢吃喝的东西尽着热情吃好,把你讨厌的人事尽着宽容躲好。虽然我们外在的躯体渐渐衰败,我们内在的生命却日日更新。这应该就是教育的意思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秦春华在《为教育而考试还是为考试而教育》中认为,“在以高考为最高‘指挥棒的考试体系指挥下,我们的中学(高中)离一个教育机构的本质渐行渐远。它越来越不像一个学校,倒像是一个类似于富士康一样的企业;中学校长越来越不像是一个教育家,更像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不是企业家);高三的教师越来越不像是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像是一个拎着皮鞭的监工;学生则越来越享受不到教育的快乐,更像是一个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人——必须在答题时做到条件反射似的熟练”。他强调“我们要让孩子在教育中感受和体会到每一天的进步和快乐,感受和体会到悄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逐步从懵懂无知走向理性成熟,不断使自己的人生目标变得更加清晰,使自己的价值观变得更加稳定,学会从平凡的日子中领悟生命的快乐和意义,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行为的含义和后果,明确自己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当通过怎样的努力去合法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无独有偶,阿福童教育学院院长王雄认为:“如果一国公民只会背诵现成的答案,或者只会单向性思维,那么这一国的公民绝对不可能质疑政府不当的政策,也不可能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提出良善的建议,当然,也肯定会缺乏创新精神。”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尊重孩子按规律生长的过程。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面已经告诉我们:“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顺其天致其性”才是事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同样,一个人的成长更应该注重其“天”与“性”,暂时的急功近利定能取得一时的所谓成就——高的升学率——那些闻名全国的超级中学已经用事实做了最精彩的证明,但致命的是这一暂时的辉煌却可能窒息和遏制了学生一生发展的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教育简直就是一种对人类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亵渎和犯罪,是对人性的践踏和侮辱!
三、教育不是给生命贴标签,而是要张扬人性的真、善、美
有一句话说得好,“给鸟儿一片飞翔的天空,给鱼儿一方遨游的池塘”。我们一直在“乞求”每个孩子都成为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茨……岂不知正是无数的默默无闻的人同样创造了历史和贡献了社会。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教授提出一个观点,博得大家一致认同。戚教授认为,“我们未来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今天班里的那些‘差生。因为未来为你提供卖菜、收电费、开出租车等日常服务项目的,很可能就是今天这些‘差生。这些人能真正让你切实体会到生活质量的高低。”“差生”一词是对教育的最大侮辱和讽刺,而诸如马加爵等所谓“优等生”也毫不掩饰地创造了一件又一件的人间悲剧。这种人为的给学生贴标签的行为是违背了教育规律,更是对生命的蔑视。
第一个创办素质教育研究所的孟国泰颇具讽刺意味地总结了时下中国教育的两大功绩——把不同的人培养成了相同的人和培养了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 他在《关于真正的教育》一文中认为,“真正的教育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教育,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让‘鹰去搏击长空,让‘鱼去畅跃阔海,让‘望天树成为最好的‘望天树,让‘老葛藤成为最好的‘老葛藤,让‘陈景润成为最好的数学家,让‘陈静开成为最好的运动员,让‘谭晶成为最好的歌唱家,让‘谭嗣同成为最好的政治家,是真教育的永恒追求”。其实,我们在精英教育时代徘徊的太久太久,大众教育才是我们在教育问题上的明智抉择。两千年前的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1924年10月,陶行知在《平民教育概论》一文中提出:“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平民教育才是教育的真本质,每个学生都有“优秀”和“成功”的权利,他们都能够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都能够成为某个方面的“才”。教育最终培养的是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不是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进行优选和淘汰。存在即合理。人生而平等。《我奋斗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一文的作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功者”,那么,是否还有更多的学生虽然经过了若干年的“奋斗”,依然呆在社会的“黑暗角落”?再说,即使经过了“18年的时间”就一定是社会合格的公民吗?最近,网络媒体关于社会“奇”新闻层出不穷,诸如“2014年吉林高考生疑被同学下春药,致高考发挥失常”,“新版‘农夫与蛇:贫寒学子毕业后骗资助者千余万”,“女硕士开跑车闯红灯挨罚掏学生证求半价”,“准大学生要钱遭拒扯煤气管扬言与父母同归于尽”,“ 五年级男孩挨个拔头‘处决蚂蚁惊呆伙伴”……当然,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个案,不足为奇。其实,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答案十分具体,教育就是要发现学生的向善之心和正义之感,激发其正能量,培养出懂得“真、善、美”,善用爱心和义举,为社会献出一份力量的人;培养懂得生活,会发现、发掘自己天赋,高高兴兴实现自己才能的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精英,也离不开“无名之辈”,他们才是社会的脊梁和柱石——善与美、爱与真、宽容与向上才是他们所真正需要的东西。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教育应该是静静的、温馨的、涤荡肺腑的润泽过程,它不应该被过度关注,不应该有那么多所谓的“新闻”,更不应该被炒作。那么,就让我们做走进学生生命和灵魂的教育,帮助他们积累和沉淀他们人生所需要的人格、品质、道德、信仰、思想等等这些“剩下的”东西吧!
(编辑:刘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