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文化课程渗透浸染
2015-01-14张一山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牢固根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不同层面同时建构富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国家、地方与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并以“传统文化专修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与“渗透性活动课”等方式,在不同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通过“渗透”“浸染”,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洗礼,从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牢固的站稳脚跟。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课程;实施方式
【作者简介】 张一山,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微课程”设计、台湾国文教学。
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有枝叶相交、血脉相连的。而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强大的快捷之路,也是国家文化积淀的必由之路。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下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决定在大、中、小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生长的不同层面的文化中国梦。可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符合文化传承规律,也是当下国家教育的意愿。
一、传统文化课程,不同层面应同时建构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牢固根基。要让这个根基更加深厚,就要从不同层面同时建构富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国家、地方与校本三级课程体系。
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学生应该传承的?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学生未来立足社会的基础文化?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国际竞争中最鲜亮的旗帜?中国特色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首先应该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悠久文明中经过反复验证、不断筛选、在当下依然绽放光芒的、最基础的那部分。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全面准确的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当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学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群体,也是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先进文化最重要的力量。所以,以传承人类文明为重点,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从国家、地方与校本三个层面开发同时建构特色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形成从上到下的有机体系,是深化学校教育内部改革最重要的大事件。
1.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特色、丰厚民族智慧、促进民族发展的动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她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且五千多年传承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固本强根,走向富强的便捷之路。所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当下教育的又一新的重要任务。
2. 从地方区域层面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挖掘与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机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各地所处地理区域的差别而有所不同,以神话传说来说,北方是大漠驼铃塞北的厚重背景,而南方是杏花春雨江南的迷蒙背景;以音律来说,南方是婉约柔媚的江南丝竹,北方则是遒劲洒脱的锣鼓唢呐。以地方区域为重点,挖掘优秀地域传统文化,开发地方性课程与教材,是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所以,“指导纲要”提出,“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基于地方区域特点,开发富于地方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与课程,亦是“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兴我家乡”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国家课程“大统一”的年代,在弘扬大人文的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地方区域课程每每开发不够,开设不够,评价不够,以致出现“身在南京,不了解南京文化;身在山西,不了解山西文化”的情形。因此,开发富于地方区域特色的文化课程,开展基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也是对国家课程重要的补充方式。
3. 从学校传统层面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用好国家与地方设计的课程、编写的教材,但这不等于说,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上可以“不作为”。其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给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整合提供了一次大好的机会。从学校层面来说,可以立足学校教育需要自主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形成特色。但立足学校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则更多地指向对学校传统、乡土传统的发掘、整合。
在我国,许多学校都有悠久的办学历史,都有灿烂的校园文化。比如江苏苏州中学,其办学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35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创建的苏州府学。苏州府学首次将中国的文庙与州学(府学)相结合,至今苏州中学还保留着苏州府学、苏州州学、平江府学、平江路学的办学痕迹。汪懋祖(1891~1949)掌校期间(1927年至1931年)即提出了文化名校、学术名校的思想,希望打造与欧美名牌高中媲美的名校,并聘请学术名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像这样的千年学府,立足学校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可以适当发掘学校的建筑史,实现从“历代校园”看“现代校园”,看学校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与进步;可以适当整合学校的千年办学历程,引导学生学习办学历程中涌现的杰出学生、卓越教师的事迹;还可以适当挖掘在办学史上是如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这也是立足校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浸染渗透,不同学段应讲究方式
学校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而课堂活动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
1. 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层面看,课堂活动课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文化专修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与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渗透性活动课”。“传统文化专修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重在专门研修、专题感受、专题探讨,讲究深入理解,全面“浸染”;“渗透性活动课”则结合学科特点,重在“随文渗透”“熏陶渐染”“和风细雨”上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者主要适应于大学生与高中学生,目的是获得全面审视;后者主要适应于广大中小学生,目的是感受、体会。无论是哪类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在不同活动课中通过“渗透”、“浸染”的方式,从而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洗礼。
对于大学等学段来说,开设“传统文化专修课”,是非常现实而又吸引大学生的“浸染”方式。“浸染”本是将纺织物反复浸渍在染液中,使之和染液不断相对运动的染色方法。这里指学生得到传统文化的全面浸润。当下世界政治文化呈现多极化,国内经济社会正处于转轨转型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在大学生中开设“传统文化专修课”,让大学生们专门研修,系统学习,使之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领域,理解更加深刻,视野更加开阔。这样才能更好地固本强根,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及时开发基于“传统文化专修课”的相关必修与选修教材。“指导纲要”对大学阶段这方面的学习要求非常明确。“指导纲要”认为,开设传统文化专题活动课的目的是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也就是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重要的环节是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最重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很显然,只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从而推动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当今世界,民族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大学生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依靠。因此,对于具备文化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利于打造一片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天地。
开设“传统文化专修课”有利于学生专门、系统的研究。在台湾,“中国文化纲要”课在高中阶段与大学广泛开设。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课主要是诵读与积累,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规定”的篇目,以“孔子之为人”、“论学”、“论仁”等方式分类编辑,由浅入深地开展诵读教学。而大学的《中国文化纲要》《中国文化史》课则要求系统阅读古代经典文献,要求要比高中高得多,但重点并不在背诵与记忆,而于理解古代文化思想,并获得“浸染”,特别是结合当代生活来审视古代智慧的现代运用。在台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大学与高中校园的,只是高中学段是让学生“选修”,而大学则是“必修”。 这对于大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较好的启示作用。
其实,大陆有条件的高中也可以专门开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课或者《中国文化概论》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要教材内容进入高中。要知道,这对于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非常重要。而教育部 “指导纲要”仅强调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对中学则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组织知名专家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用“读本”与“读物”的方式学习,这可能考虑到当下高中学科教学的时间压力,不主张给高中学生再增加新的“压力”。我国大陆只主张在大学生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不断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的覆盖面。
事实上,在台湾高中学段,已经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修课”课程,让广大学生在高中校园阅读传统的“四书五经”,感受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先民的文化智慧。当然,大陆如果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专门课程进入高中课堂,还要从国家层面上做好相关教材的开发工作,比如提供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参考资料等。
对于大陆高中等学段来说,开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是容易受到学生欢迎的教育方式。在现代高考机制下,学生是厌烦一天到晚沉在试卷与讲义中。而开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更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比如运河文化课程、围棋文化课程、茶文化研究课程、荷文化教育课程、“苏州文化”课程、“南京文化”课程等。台湾中山女子高中国文学科团队以“从单一到多元”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他们自主编写了“国学”教材——《国文常识汇编》,把传统文化确定为文字的构造与演变、传统经学、传统史学、传统子学、传统文学与传统应用文等项目,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课。台湾国学教育要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博。国学分类,《汉书·艺文志》所指有六类,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但台湾以清代《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为分类标准,对传统国学内容作了简单分类,以方便学生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也方便学生今后进一步修炼。
《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台湾中山女子高中国文学科团队则从经、史、子、集四部出发,分别挑选高中学生学力能够阅读的一部分精华,以选文为主,兼介绍全书,并根据国学类别设计成不同的活动专题,开展专题学习。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类。台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是针对高中学生开发系列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用主题研讨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事实上,大陆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可以像台湾那样,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内容。比如利用历史、美术学科教师的优势,开设传统文化主题讲座,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青铜文化、玉石文化、农耕文化、书法文化……利用语文、政治等学科的优势,开设传统文化主题讲座,如孔子为人、孟子为人、仁义与礼乐、仁政与民本、古代小学……
当然,在高中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过程中,也可以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课堂做示范,进校园开讲座。而对于政治、历史学科来说,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目前,高中政治学科开设了“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哲学生活”、“ 文化生活”、“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等五个模块,其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块,在“文化生活”中仅占一节。高中可以在政治学科中开设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课,以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为大框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文化教育资源,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当然,也可以在现有的历史学科中划出相应的模块,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了上述两种方式,所有中小学学科中应该广泛运用的还是立足于本学科的“文化渗透”。 对于小学生的“渗透性活动课”,主要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通过这样的方式渗透,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传统文化,埋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比如了解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了解家乡生活习俗变迁;直观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理解各民族用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等。而对于初中学生的“渗透性活动课”,主要是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等。但这种“渗透性活动课”,除了个别学科,比如政治、历史课的相关章节是直接开展教育活动,不必强调“渗透”;而其他学科最重要的方式还是“学科渗透”、“潜移默化”。所以,“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小学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课程教育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所以,渗透“相关内容” 是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规定”。也就是说,“指导纲要”对中小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倡导的主要方式是“渗透性活动课”,并不强调专修或者主题研究。
其实,“渗透性活动课”中的“渗透”“陶冶”“熏陶”,不仅仅适应于中小学生,在高中、大学学段同样需要。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是“渗透” “陶冶”“熏陶”,讲究“春风化雨”“潜滋暗长”,讲究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感受、体味。这就要求语文学科结合具体教材的特点,建构“渗透性活动课”。
比如教学《诗经》中的《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中写少女用两种初生的白茅——彤管、荑——朴实地表达对小伙子的甜蜜情意。很显然,以现代的价值标准来看,彤管、荑等野草作为礼物,既不够郑重也不够贵重。但先秦时期,民风朴实、民俗自然。这种文化传统决定了姑娘必然会以朴实方式表情达意。如果用现代男女之间的定情礼物来衡量先民爱情之真挚,显然是不对的。而小伙子由“彤管”感受到“说怿女美”,他并不看重礼物贵重与否。可见由“彤管”到“荑”,说明情感发展的深度与浓度。
所以,当现代学生因为时代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不能领会《静女》中的款款深情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有了时机。阅读《静女》可以开展反思现代婚恋中出现的价值观活动,反思一下以金钱衡量爱情的现代标准。所以,对于语文、地理、数学等学科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在结合学科教学,讲究“渗透”艺术,讲究“熏陶渐染”“和风细雨”。这就是“指导纲要”中强调,要通过“渗透”达成,通过“渗透性活动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N].中国教育报,2014-4-1.
[2] 金德门.爱国的教育家 办学的实干家——苏州中学创始人汪懋祖办学思想简介[J].江苏教育,1991,(Z1).
[3] 张一山,田骝.走近伟人周恩来[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 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台湾国立编译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M].台北:国立编译馆出版,2009.
[5] 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台湾国立编译馆.国文常识汇编[M].台北:国立编译馆出版,2009.
[6] 教育部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1-5模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 吉林文史.诗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8] 张一山.一堂好课的两重文化使命[J].中学语文,2007,(7-8).
(编辑:刘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