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底選戰的三冷現象
2015-01-14李曉莊
李曉莊
台灣年底(11月29日)選戰正在各候選人之間緊鑼密鼓進行,與往年相比,今次選舉不管是「能見度」還是「參與度」都不及往年,按道理說,如此歷史上第一次集縣市長至村里長的大規模「九合一選舉」,應該引起台灣全社會參與才是,即便這次選舉將影響到數萬人飯碗,民間的參與熱情也不及當年。
縱觀台灣今年選舉,媒體上除了常見台北市、台中市的選舉競爭新聞外,其他地方的選舉猶如隱身一般,甚少被外界所知。如果不是置身台灣,所感覺的好像只有台北、台中兩地在進行市長選舉。
失望與不滿選民熱情一再降溫
有人分析認為,造成今次選舉「場子熱不起來」的主要原因,是台灣接二連三發生的「社會事件」,從高雄氣爆——引發全社會對城市基礎建設的關注,進而演變該誰負責的問題;到張顯耀被炒事件——讓兩岸關係的發展格外引起社會關注,進而折射出兩岸關係發展向何處去的問題;特別是10月中旬爆發的頂新集團「黑心油事件」,一下子把全社會的注意力吸引到食安問題上。在全民持續討罰頂新魏家兄弟無良的聲浪中,選舉已經不是社會的主要問題了。
除了選舉場子「熱不起來」外,選民的「心也熱不起來」。與往年全民積極參與選舉的「高燒不退」的熱度相比,今次選舉算是比較冷清了。
為何至此?有分析認為,台灣民眾已經歷經多次大大小小選舉歷練,從慷慨激昂到瘋狂投票,從為選舉大打出手,到為了爭全票鬧家庭悲劇,經過多次激情演出的台灣民眾最後發現,他們所選的政治人物「不過如此」,在失望與不滿中,使得選舉熱情一再降溫。
「意冷」是台灣今次選舉的另一個特點,有學者總結認為,選民「心灰意冷」是台灣今次選情的真實寫照。
主要原因是,選民的目的是「選賢與能」,透過選舉讓優秀的人出來「為人民服務」,讓具有才能的人帶領台灣走向經濟繁榮和社會和諧。可是,多次選舉結果不但沒能選出「優秀的領導人」,而且每選舉一次,選民的希望就破滅一次。從民意代表到行政官員,一旦被選上之後,在意的不是如何才能搞好民生、繁榮經濟,而是無休止地進行政治扯皮,把人民的期望拋諸腦後,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政治操弄。
選舉不是社會治理的根本目的,選舉只是制衡與監督權力的一種手段,選舉是為了更有效地發揮權力效能。一旦本末倒置,就失去了選舉的意義。
有學者認為,台灣今次選舉降溫,也從側面說明了台灣選民的成熟。
越來越多選民認識到,台灣近年來的經濟不進而退,並不是因為選舉本身出了問題,而是政治人物把選舉當目的,把選票多少視為被社會肯定的依據。混淆及顛倒了「選舉」與「牛肉」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