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
2015-01-14蔡志奇
[摘 要] 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协同育人模式内涵、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校企协同、校校协同、校政协同、院校行业协同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及特点,提出了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的实施策略和途径,讨论了实现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的困境和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005-04
0 引言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之一,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对于打破“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引导高校办出特色、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预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2012年3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也特别强调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
1 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是应用型本科教育 的必然选择
1.1 协同育人模式的定义
“协同”在英文中有synergy、collaboration、cooperation等多种表述,在《汉语大词典》中是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意思。1971年德国学者Haken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1+1>2的协同效应[1,2]。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指导下,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动态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3]。
结合对“协同”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可以对协同育人模式作出如下定义:协同育人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办学主体通过相互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方优势,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各方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能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模式由来已久,例如在美国、德国具有100多年历史、在我国也有近30年历史的校企合作教育就是一种重要的协同育人模式[4,5]。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改变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协同育人模式近年来呈现出多样化、普及化的态势。
1.2 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的重要性
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本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现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8月,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目前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145所[6],其中绝大部分为应用型本科院校[7]。这些高校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自身办学特色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协同育人模式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8],因此它的培养过程必须与行业、企业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采用协同育人的模式。再一方面,部分高校面临着缺乏稳定的高质量实习基地、缺乏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内容、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缺乏实习经费的情况[9],而协同育人是整合这些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也即是说,无论从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以及教学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都离不开协同育人模式。
2 协同育人模式种类与特点
协同育人模式具有多种分类方式。从合作单位数量来看,可以是高校与某一单位的“点对点”合作,也可以是高校和多个单位的“点对面”合作;从培养模式来看,可以分为“订单式人才培养”和“3+1”模式、“2+2”模式、“2.5+1.5”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创新班”模式等等;从建设内容来看,可以分为“软硬件相结合”和“纯软件建设”两种,前者是指由协同单位共同建设相应的场地、教学设施设备、师资队伍等“硬件”以及培养模式、管理制度等“软件”;后者是指协同过程不强调“硬件”建设,而是着重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和政策引导等方式进行建设;从合作的阶段来看,可分为全过程结合、后期结合以及结束期结合等模式;从合作主体来看,可以分为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政(校地)协同、校院(所)协同、院校行业协同等多种类型。
不同分类方式所产生的类别也可能相互包含。例如从培养模式角度所产生的“工作交替”模式包括了从建设内容角度所产生的“软件、硬件相结合”和“纯软件建设”两种类型,也包括了从合作主体角度所产生的“校企协同”、“校院(所)协同”等模式。以下将对从合作对象角度出发所产生的协同育人模式的含义和特点进行讨论。
2.1 校企协同
校企协同是所有协同育人模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利用了企业的教学资源,包括真实的生产环境、前沿的生产技术、生产一线的师资队伍以及企业文化等,使得人才培养过程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发展至今,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在国内外各种教育层次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已取得丰硕成果,且在不断深入。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主要有“订单式”模式、“3+1”模式及其变式(如“2+2”模式、“2.5+1.5”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这些模式起初主要见于理科专业,近年来在文科专业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
2.2 校校协同
一般指两所高校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培养人才的育人模式。它可以是国内高校的合作,也可以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方面,许多高校与其它国家开展了国际预科、学分互认、本硕连读、MBA联合培养、短期交换生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国内合作方面,许多高校整合各自资源,开展了特色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如西南交通大学与西藏大学采用“1+2+1”模式共同培养交通运输本科专业人才[10]。校校协同并不局限于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实力等方面的“对等”,如2013年开始,广东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分别与4所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共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校校协同也可以采用联合创办办学实体的形式,如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在珠海创办了联合国际学院。
2.3 校政协同
校政协同亦可称为“校地协同”,是指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作。校政协同的育人模式既能为当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输送应届毕业生,又能通过将不同层次的联合培养基地延伸到当地的方式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这种模式也可以是“跨地区”的,如清华大学与山西长治市联合举办企业家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长治市委、市政府免费为当地企业家提供研修学习机会[11]。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属于地方性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这类院校最为重要的职能,也是立校的根本,因此校政协同的育人模式值得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广泛实施。
2.4 院校行业协同
院校行业协同是指高校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组织的协同。企业或事业单位是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协调、服务的对象,因此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拥有丰富的资源,与之开展合作可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拓展合作单位的数量,稳固与其下属单位的合作关系,掌握更为准确的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及人才技能要求。院校行业协同的育人模式过去较少被高校采用,近年来部分高校逐渐意识到这种模式的优势所在,并开始了实践探索。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院校行业协同予以了高度重视,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实施过程就凸显了高校与行业联合的要求[12]。
以上是协同育人的主要模式。此外,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还有其它一些模式。例如军地协同模式,指军队院校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再如教育行政部门与科研院所的协同,指由教育行政部门与科研院所协同,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牵线搭桥,推进协同育人工作。2012年8月国家教育部与中科院联合启动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首批就有80余家中科院研究所、50余家高校参与其中。
3 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的实施策略和途径
微观层面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各有不同的途径和特色,但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的实施途径包括以下几点。
3.1 顶层设计,统一思想,整体推进
学校层面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服务面向、专业布局等办学实际情况,从发展规划、文件制度、管理措施、推进步骤、实施策略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通过组织学习、召开研讨会、组织调研、制定激励政策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发动,使领导班子、行政部门、一线教师及广大学生对协同育人工作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和较强的执行能力,形成思想统一、全员参与的局面,步调一致地推动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的各项工作。同时,还应注重通过多种渠道将协同育人模式的意义与具体内涵渗透到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协同育人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中。
3.2 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构建长效机制
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期修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联合培养过程的管理、工作考核与奖惩措施、过程质量监控等方面形成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重视协同育人过程的管理,经常派出专人到合作办学机构中进行教学巡视,了解培养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构建长效机制,及时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专业布局、培养方案不断作出相应调整和优化,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脱节,确保协同育人模式及培养方案不过时、不落后。
3.3 加大投入,整合资源
相对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绝大多数的协同育人模式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加办学成本。人才培养质量才是立校的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是如此。高校要有高度的质量意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学校应善于整合社会办学资源,利用好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合作院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不仅要在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方面提升教学硬件实力,也要注重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等,提升人才培养的软实力。
3.4 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而言,要对学科前沿知识、行业发展趋势及生产一线实际情况作深入的了解,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对学校而言,要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围绕这些要求,高校应制定好相应的文件、制度、政策,一方面为教师提高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接触生产实际,另一方面注重引进具有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工程师等进入教师队伍中,还应注重提高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3.5 突出特色,分类推进
不同的学科专业所适合采用的协同育人模式各不相同。例如工科类专业可采用校企协同、校校协同的模式,医学类、文科类专业则可采用院校行业协同、校政协同模式。即使是不同院校的同一学科同一专业,所适合的模式也可能各不相同。因此,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历史、办学特色、所处区域的经济、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精心设计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4 实现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的困境和解决 措施
许多高校在协同育人模式的实际推进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结合文献研究以及对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调查情况,现对一些共性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的措施作出讨论。
4.1 政府支持体系的建设
政府的支持是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政府部门对协同育人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高,这在机构建设、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均有体现。例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又如广东省2010年8月成立了致力于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浙江省宁波市2009年出台了全国第一部专门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这些举措对协同育人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但缺乏宏观的规划,较为零散,远未达到“体系”的高度。
因此,政府要以“协同”的理念为指导,为协同育人工作建设完善的支持体系。一是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议在中央、省、地市、县各级政府目前行政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人保部门为核心,财政部门、人大等多部门共同协作的协同育人管理工作委员会,设立专职人员,建立工作制度,专职负责协同育人工作的管理和研究;二是建立决策体系。依托协同育人管理工作委员会,建立有效的决策关系网络,确保协同育人各方主体的意见能在决策过程中得到充分考虑,使决策成为各种利益和意愿表达、整合和提升的结果[13];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调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积极性,并规范协同育人活动的管理,如通过减免税收、发放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协同育人工作中来。
4.2 经费的投入
据了解,许多高校、企业在实施协同育人工作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而是应该采用多渠道、多途径的方式来解决。于政府而言,一是要提高生均拨款;二是经费投入的力度要不断加大(近年来也的确如此,如在“质量工程”系列项目的实施中就投入了巨额的经费);三是要通过多种方式为高校筹措资金和挖掘潜在的资源。包括建立健全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支持联合培养专业提高学费标准,积极为高校和行业、企业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等各种方式。于高校而言,应充分权衡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充分认识到“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经费投入的问题,竭尽所能的去投入;于社会而言,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应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避免只管用人、不管培养人的狭隘心理,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为协同育人工作投入经费及教学资源,这也是加强用人单位人才储备的重要举措。
4.3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够高是较为普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部分教师思想认识水平不足,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了解不深,未能在教学过程中践行这些理念;(2)教师缺乏对学科、行业前沿进展的了解,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与生产实际脱节;(3)“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证书的教师过少;(4)缺乏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教师,阻碍了新专业的开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相关制度与政策导向不清晰、教师队伍建设及转型跟不上专业布局的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教师队伍学缘构成及学缘结构失衡等。做好“内培”和“外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措施。“内培”是指对现有的教师队伍采用系列培养措施。思想上,要促进教师深入了解应用型本科教育、协同育人的内涵以及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定位;制度与政策上,要鼓励与促进教师通过到企业挂职、交流学习等方式紧跟学科与行业前沿发展,不断丰富专业素养,并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实践。“外引”是指从行业、企业吸纳具有丰富生产一线实际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带动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举措,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其重要性要有正确认识,予以高度的重视,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人才需求以及办学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协同育人模式,不断优化培养方
(下转第15页)
案及其实施路径,培养各具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只有这样,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才能实现错位竞争与特色发展,赢得各自的发展空间。也只有这样,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2.
[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1,(7):18-21.
[3]普林林.应用型本科教育解构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9,(27):8-10.
[4]刘平,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5]蔡志奇,黄晓珩.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教育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34(3):114-11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2013-08-16)[2014-01-0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308/155798.html.
[7]孔繁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结构与分类[N].中国教育报,2010-05-07(5).
[8]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7.
[9]李忠云,邓秀新.科教融合 协同育人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9):6-8.
[10]任鸿,江芸涵.西南交通大学与西藏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N].四川日报,2012-10-09(2).
[11]闫婷婷.我市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企业家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N].长治日报,2012-10-05(A1).
[12]唐景莉.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N].中国教育报,2011-3-5(7).
[13]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质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