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离学生还有多远
2015-01-14文燕军
文燕军
我们的注意力应从“电子书包”转到“电子课本”上,“电子课本”应该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数字化的内容资源支持,满足现代教育对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跨时空共享的要求。
热词:电子书包 无序竞争 内容资源
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用4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约100个区域试点和1600所学校试点,其中中小学1000所左右。这拉开了“电子书包”推广的序幕。
其实,这一话题早在2010年就被提及。原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将大力扶植电子书包项目”的声音刚落,各厂商就已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盛大、汉王等公司纷纷传出打造“电子书包”的消息。毫无疑问,电子书包正在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然而,燥热背后的事实却是,电子书包离真正瓜熟蒂落,路途依然漫漫。
一场新旧出版业的激烈竞争
数字出版的核心是“内容为王”。内容是出版者与读者沟通和提高读者忠实度最重要的东西。
然而目前,国内中小学校的教材均由几家知名的教育类出版社以统一课标编写,还有至少70%的出版社是靠教材教辅资源生存。如果政府将出版社的教材提供给电子书包厂商,那么这些出版社就会难以为继。同时,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分成比例很难确定,所以教材数字化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此外,全国教材版本较多,更新速度也快,教材出版在国内一直都处于地方垄断的情况,因此要想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电子书包”项目计划还需解决太多的问题。“电子书包”在推广过程中,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利益都必须得到保障,而如何实现这一保障,可能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
电子设备的局限与市场的无序竞争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书包,说白了,仍是一个掌上学习机的升级版,由于厂商盲目上马,电子内容承载力不够,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也不够人性化,信息时代所标榜的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都没有很好的体现。而且价格比较高,在利益分配上也不明确。“电子书包”的发展并没有为出版企业带来量级的利润增长,所以也不难理解出版企业不太积极的心态了。
苹果公司的iPad是目前最受家长欢迎的电子设备。但学生们接触屏幕的时间越来越多,也给视力带来问题,造成睡眠障碍,同时各种错误的姿势导致脊椎问题。对于年龄更小的孩子,他们难以分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甚至因此遭受危险。所以将iPad直接选为“电子书包”的载体也不现实。
同时,由于国家对于电子教材的规范并不明确,厂家的无序竞争也会带来混乱的局面。
“电子书包”的未来很光明
根据全球知名机构新媒体联盟发布的“2010HORIZON报告”,电子书技术将在未来2至3年内发展成熟。世界正在进入“无纸书籍”学习的新时代,电子书已是未来教育应用的必然趋势。
时下最吸引眼球的,是各种厂商推出的各种便携式的电子终端,但其实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数字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我们的注意力应从“电子书包”转到“电子课本”上,它应该是一种方法或者模式,能够在数字环境下,通过一系列的固定设备与移动终端,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数字化的内容资源支持,满足现代教育对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跨时空共享的要求。
未来的“电子课本”与传统的纸质教科书有怎样的区别呢?它拥有在线测验(Quiz)、富媒体内容、游戏(教育类)、互动的时间线(手指滑动,查看历史)、学习小组(通过视频进行交流)…… 其趣味性和互动性是传统课本所不可及的,善于利用将极大提高学习兴趣。
科技改变生活,也必然会带来学习的革命。希望出版者、教育者和电子设备厂商能联手研发更加适合学生的“电子课本”“电子书包”。也许我们应该大胆想象,未来的移动设备越来越小,人机交互越来越便捷。
未来有一天,我们的学生可以甩掉像砖头一样沉重的书包,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大自然中去,自由地获取知识。
(作者单位系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