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学之门 培养完整的人
2015-01-14张金保
【摘 要】 中学语文教育文学性缺失严重,学生文学素养令人堪忧。缺失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无论从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功能,还是从历史的传统与现实的需要等诸多方面来考量,中学语文教育文学性都必须得到加强。需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重视教材建设,改变课堂结构,丰富育人形式,使文学的育人功能在中学尤其在语文教育中得到彰显,以确保教育的育人目标,课标提出的学科功能得以实现,从而培养出完整的人。
【关 键 词】 文学素养;语文审美;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张金保,江苏省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省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翻开中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第一篇课文就是《为你打开一扇门》,这扇“门”是一扇什么门,无疑是文学之门。编者把这篇课文放在学生学习中学语文的第一课,可谓是用心良苦。可是,中学六年,这扇门我们打开了没有,到底打开了多大?造成语文教育文学性缺失的原因何在?这扇门到底要不要打开,打多开,如何开,诸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中学生文学素养的现状
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那么,作为健全的现代人的一大群体——中学生,他们的文学素养又是怎样的呢?现状不是不容乐观,而是令人堪忧:
1. 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主流作家不熟悉,文学积累可怜,知识面十分狭窄,多数学生不是“一问三不知”,恐怕要用“一问十不知”来形容。
2. 部分学生虽有阅读的需求,但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对纸质书籍、单纯的文字读物不感兴趣,阅读功利性、低俗化倾向严重,文学欣赏水平有待提高。
3. 学业重负,没有阅读的时间;图书旧少,缺乏读物的保障。阅读的量极其有限。
4. 率性而为,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 读书人缺少书生气,言谈举止欠文明,有的学生甚至不像学生。
二、中学语文教育文学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中学生文学素养严重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引起人们价值观的突变。功利至上,重物质而轻精神,低俗代替了高雅,浅薄代替了崇高。这种风气必然影响到青年学生,“文学青年”不再是中学生心仪的称号,普遍缺少阅读的热情与定力。
2. 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文学素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被逐渐弱化。一切围绕考试转,以考代教,以练代教。在应试者的眼中,再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课文”,是“课文”当然就免不了被残忍肢解为枯燥的字、词、句、段、篇的结局,所谓的文学教育,只不过是作者介绍、小说三要素、创作方法、文学流派、艺术风格等连篇累牍的知识介绍。文学鉴赏课最终成了僵死的知识传授课,其性质实际上与数理化政史地等知识的教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其内容都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其目的都是在主体内部建立一个符合这一客观规律的认知结构,属于认知活动的范畴,与文学鉴赏几无关系,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审美教育,于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目标常常落空,学生长期感受不到作品丰富的情感、形象的审美意韵和文化视野,其结果必然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3. 高考指挥棒的负面指向。大家都知道,中国竞技体育项目中足球最臭。如何提升中国的足球水平?有人提议:把足球列入高考内容,这虽然好笑但不失为一个“高招”。纵观各地高考试卷,作文写作要求中都有一句:“诗歌除外,文体不限”。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偏偏都是“诗歌除外”呢?这本身就给学生一种误导,认为诗和高考无关。既然和高考无关,当然得不到万千父母、子女的“高度重视”。有人说这是因为“诗歌不易评判”,这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可实际也是毫无道理。古人聚会时比试才学,不就是吟诗作对吗?口占一首,不用手写,听者就会赞不绝口或是嗤之以鼻。今人为何白纸黑字却难判高下了呢?这实际正是长期以来不重视新诗教学所导致的结果。由于教师与学生长期以来不读新诗或很少读新诗,对新诗的文体特征及把握世界的方式缺乏应有的了解,自然就会丧失对新诗的感悟力与判断力。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加强新诗教学以及课外阅读来逐步解决。连最有激情的中学生都远离了诗歌,冷落了美学,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怎么可能不萎顿。
4. 文学欣赏能力养成的“硬环境”不够理想。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学生家庭的读书环境不够理想,家庭藏书普遍较少。另一方面是家长的扼杀,家长看到孩子在看课文,做作业,脸上灿烂如花,可一看到孩子在看小说,立马怒形于色,数落、没收恐怕还算轻的。更叫人费解的是,许多非语文教师乃至学校领导也“奋然”加入其中,语文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煽起来的读书之火,随着领导三令五申整顿学习氛围而彻底浇灭;再就是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藏书少得可怜,旧得可怕,且多为聋子的耳朵,只为应付上级的所谓检查,根本满足不了学生阅读的需求。
5. 文学欣赏主体的阅读状况和能力低俗。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从8节课中各掐出5分钟,变成9节课,时间虽然没变,可领导、家长心里就踏实、满足;课外,题海无边,天生我材为做题,中国学生似乎专为做题而生,多数学生可以说什么都不会,“我会做题目”——学生回答“你会做什么”的询问的回答,听了让人忍不住要落泪。晚自习能把各科老师布置的题目做完已经烧高香了,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读点书的能有几人,那真是和语文老师、和书籍有天大的感情。时间是海绵里的水,不错,即便挤出来一点“水”,也被电视、网络文章、卡通漫画之类吸干了。经常“下里巴人”又如何受得住“阳春白雪”。恶性循环的结果只能是文学欣赏能力逼近“底线”,校园里真正的文学爱好者成了“大熊猫”。
6. 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普遍不敢恭维。首先多数教师自己也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本来就患有“文学素养不足”之症;后来,虽然当了语文教师,但并未实现“语文人生”,语文只是其谋生的手段,并非习惯成自然的生活方式,缺少对文学的关心与兴趣,自然也不知道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有的甚至落在学生的视野之后;再次,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这些“小和尚”们也深得自己上中学那些“老和尚”传下的“衣钵”,一切唯教参是瞻,不愿也不会去认真品味文学语言;评职称需要论文,可教师为什么无法“提交”?学生作文是读出来的,写出来的,教师当然也不例外。试想,一个除了教参什么也不看,除了教案什么也不写的人,别说鸿篇巨制,恐怕连“豆腐块”也“提”不动。“水”且如此,何以负“舟”?
三、什么是文学,为什么要强化文学教育
“文学是人学”,它在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自然的同时,为人们塑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反映一定的道德观念,传达某种思想感情,这就为我们进行形象教育、道德感染、情感熏陶提供了可能。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1. 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必然包含文学教育。“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圣陶的这段话把“语文”的概念表述得再清楚不过。“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核心就是“语言”。因其承载内容的关系,自然有“人文性”。暂且抛开这一点,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所谓语文,实际就是言语作品、言语主体、言语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产物。语文研究这种关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最完美、最理想的交际。语文审美教育自然是以语文为对象的审美教育,其审美特征则是由语文三要素之间的高度切合所决定的,这就必然地确定了语文学科的美学性质。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语文实际就是美学在符号世界中的一个分支,是为追求理想的交际效果研究符号世界中的美学现象,从而认识和把握“语(书面表达)文(口头表达)”美的机制和规律,以指导语言行为和交际实践的一门学科。文学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与“语文”的含义更加接近。文学教学离不开对语言的揣摩、分析,而文学语言,又具有最大的张力、最强的表现力,在言语作品、言语主体、言语环境之间的切合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优越性,最能体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因而文学作品更能发挥语文审美教育的作用,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因此,提升语言当然要用规范的语言来训练,语文课本中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文学教育本身就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语文教育必然包含着文学教育。
2. 功能的融合,课标的要求,必须使文学的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语文的功能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规定:“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文学及其功能是什么?《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文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国先秦时期曾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也就是说,“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具体说,文学有三个因素:语言、情意、审美。从文学的三个因素来理解,文学的功能是多维的:通过语言获得知识,启发智慧,开发思维、感受、想象、创造、审美等方面的能力,体验情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认识自然、社会、历史、人生,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文学也是人学,文学教育就是培养人格的教育;人格教育应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其本质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现代人格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个性和创新意识。由此看来,二者功能有很大的相融性。审美个性的培养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审美个性,主要指学生在阅读美文的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个体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特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青年不能没有激情;“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青年不能没有想象;缺少激情与想象,何来个性与创新。激情想象最肥沃的土壤当属诗歌。俄国艺术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得好:“诗是心灵之火。”法国作家雨果也说过:“心灵中的诗启发人的高尚情操、高尚行为以及高尚著作。”大凡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青少年时代都是喜欢诗歌的,是诗使他们心灵聪慧、情趣高洁、立志不凡。可如今,中国诗情的消融,诗歌的凋零,对美学的隔膜,让人吃惊。一个诗的国度,竟然没有了诗,没有了激情;本应该与诗歌共舞的年龄却不愿读诗,读不进,也读不懂,更吟不出,这是何等触目惊心的事情!对青少年理想志趣、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的培养必然是致命的打击。遑论实现课标的要求,完成语文教育的功能?也不利于诗歌自身的发展,不是一个诗歌王国所应该有的情怀。
3. 历史的传统,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不能丢。历史上,从孔孟时代就很重视文学教育。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就是要求学生读诗、背诗、爱诗、写诗。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以诗赋取士的,所以诗赋教育就成为当时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诗歌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中国是一个诗歌王国,古代诗星灿烂,光耀中华,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吾辈自当继承并发扬光大。然而,在俄国,随便叫个在地里挖土豆的老太也能背几句普希金的诗;在中国,一个受过专门教育的中学生居然不了解李白、杜甫,岂不让人笑得满地找牙!
4. 时代的使命,需要文学弘扬社会主流意识,为实现中国梦蓄积正能量。外国人向我们发问了:我们信奉上帝,上帝在我们心中,他会引导我们做什么,你们中国人不信奉上帝,你们怎么知道要做什么呢?是啊,我们的先辈不乏信仰,不能做的事,即便刀架在脖子上也决不会违背良心。今天的中国人到底怎么了?好多人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因为不知道,于是什么缺德做什么,唯利是图,道德沦丧。任何事一旦失去了底线是非常可怕的,这样一个偏重物质的年代,尤其需要文学来矫正生活、重塑情感,对学生灵魂进行洗礼和跃升。文学作为文化繁荣和提升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作用决不可忽视。当年徐迟的一部《哥德巴赫猜想》催发了科学的春天之风,将神州大地吹得暖融融的。今天,严阵的一首《中国梦》,让13亿中国人上上下下热血沸腾。我们需要借助文学给学生营造一个特别的天地,社会需要文学来昭示、引领、弘扬大众的主流意识,世人也需要文学以实现灵魂的救赎。今天的文学教育不仅是健全学生人格的需要,更是民族未来、世界进步的必须。
5. 人格的健全,养成高贵的人格,培养完整意义的人。著名教育家、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院士要求他的博士必须会背《论语》《老子》,否则不得毕业。一个理工科的专家,为什么那么注重祖国的传统文化?杨院士说,堂堂一个博士,连祖国传统的经典文集都不了解,还有必要学其他知识吗?纵观现今的中学生,没有“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的朝气,缺乏“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锐气;没有“斗酒诗百篇”的才气,缺乏周总理少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气;没有“喝令三山五岳开道”的霸气,缺乏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气。有的是稚气,似乎永远也长不大,这与学生缺少文学的濡染不能说没有关系。中学六年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接受文学教育的大好时机。少年心事当拿云,不能缺少文学的熏陶渐染。文艺之于中学生,对于其心理,其精神,其情感,其向前向上的发展,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营养,梁思成先生早就讲过,我们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文学不但可以供学生欣赏,而且是造成其高贵人格,培养完整的人的“饕餮盛宴”。
四、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教育
1.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用观念指导行动。有报道说,山东大学日前有97名学生被勒令退学,260名学生受到降级修读处分,听后让人唏嘘不已。眼下,社会、学生、家长,都把考大学作为人生的惟一目标。学生一旦大学考取了,目标实现了,还有什么动力?于是,上了大学,对“上大学干什么”的回答竟然和“放羊娃”没有丝毫的区别。基础教育的总目标是为了培养和谐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应以“立人”为本。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达到上述目标,这就需要全体国民转变观念,以“育人”为宗旨,育人就少不了文学教育。观念不是空话,观念指导行动,观念不变,一切都是空话。
2.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改变阅读的“硬环境”。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为何步履维艰?评价是导向,评价不变,任你喊得山响也是枉费气力。江苏高考附加卷中直接考了名著阅读,一声不说,学生十本名著读起来了。如果考试不考,即便教材上文学作品再多,教师、学生也会视而不见,弃而不顾;考试不考,任你语文教师费尽心机,非语文教师、家长照样会把你喊破嗓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煽出来的阅读之火轻易浇灭。高考甄别与选拔本身也是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必须适度的利用。但不能过火,也不是惟一的评价手段。三维目标的落实,语文学习的个性化与创造性,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语文素养”的提升等等也不容忽视,要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的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用评价促进语文教育的改进。语文素养说到底根源在阅读,“读”是语文学习的钥匙,对“读”的测评还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应规定各学段具体的阅读任务与内容。另外,怎么读?如何在文学鉴赏中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反映的生活和本质作出正确的认知;如何使学生在拓展视野,发展智力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真正体现文学作品的“唤起作用”;如何在繁重教学任务下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正确评价,评价必须有科学的可操作的方法,评价指标应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系统。
3. 重视教材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从小学直至高中阶段进行整体设计,形成完整的文学教育体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史的脉络,熟悉各时代主要文学样式中的典范之作;二是有一定的量的保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就能阅读到经典或优秀的文学作品;三是教材可以选入有活力的当代作家的佳作,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选一些不一定都有定评甚至不排除是有争议的作品,激发、激活学生主动参与作品鉴赏讨论的激情,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甚至进行文学批评。
4. 改变课堂模式,保证阅读顺利进行。一是课堂的定位。“文学教育”,词义过于宽泛,包含文学知识教育,文学创作训练,文学评论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实际操作,“人多手杂”,难免走样。只有“文学教育”中的“文学鉴赏教育”,才是真正的审美教育,不妨就定位为“文学鉴赏教育”课。二是阅读的主体。文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阅读,而阅读是主体主动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阅读的主体必须是学生。只有激发学生充满感情地投入阅读,才能激活阅读主体的心智活动,真正介入阅读,切实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陶冶心情。因此,必须杜绝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感悟的不良习惯。三是阅读量的保证。阅读必须是大量的,这是一个常识。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优秀作品浩如烟海,即便教材再怎么增加,也只能是九牛一毛。提出“加强课外阅读”当然没有错,但中学尤其是高中的实际的状况不用说大家都心知肚明,课外阅读只是美好的理想,改变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必须将课外阅读课程化,从课程论的高度,把它放到教学有机的整体中去考虑。如果教师能够改变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课上“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灵活选择一个教学的切入点,就一些关键的问题、学生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师生、生生合作交流,就可以大大缩减课文学习的时间,用课表上的时间开设专门的文学鉴赏课,把课外阅读移到课内来进行,从而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5. 丰富教育形式,让文学在别样的天地中生长。古代读书人讲究吟诗结社、琴棋书画。我们难道不能借鉴古人,组建诗社、文学社、书画社、话剧社、器乐队等社团,开展读书日、读书周、读书月、探究会、演讲会、辩论会、歌咏赛、艺术周等活动,开辟专门的学生创作园地,按班划块,定期展出学生的美术、书法、文学创作,使读书成为广大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用书香滋养学生的身心,健全学生的心灵。学生喜欢图文音响类阅读,我们为什么不能“投其所好”,用好多媒体,以“阅”促“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每个学生有自己心仪的家园,让爱好在校园得到培植,使特长在校园得到张显,在快乐的耕耘中展个性、显特长、愉身心、练能力、长素养。兴趣得到充分的尊重,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身心得到自由的释放,生命之花得到尽情的绽放。
参考文献:
[1] 佐滕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李廷扬.语文新论——美辞论[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5.
(编辑:赵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