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50—80年代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成就的历史考察

2015-01-13廖声莲吴赘

鄱阳湖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血吸虫病成效

廖声莲 吴赘

[摘 要]曾为血吸虫病肆虐的鄱阳湖区,20世纪50至8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湖区民众积极参与下,血防工作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大疫区干部、民众从源头着手,积极消灭钉螺,治疗病人病畜等。经过30年的努力,血吸虫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湖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关键词]血吸虫病;血防;鄱阳湖区;成效

[中图分类号]R5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5-0106-06

鄱阳湖区曾经深受血吸虫病的困扰,血吸虫病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鄱阳湖区环境及民众的健康和生活水平。20世纪50到80年代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拟对此进行考察,呈管窥之见。

一、疫区环境的改善

(一)开展“两管”工作,控制传染源

有人曾提出,“考察作为寄生虫病之一的血吸虫病在江西的传染扩散,除了自然地理上的客观环境因素外,农业生产操作习俗也是重要诱因。”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影响着血吸虫病传染的习俗主要是广大农民将人畜粪便作为有机肥料直接施入田地中。

20世纪50到80年代,鄱阳湖区的农民基本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与水的接触不可避免。农村用水不讲究,洗衣服、洗菜、洗粪桶等几乎不分塘,造成交叉感染。因此,疫区为了防止虫卵的扩散,开展了“两管”工作,即:管粪便、管饮用水。20时间50年代余干县建立粪窖定期贮存的管理制度,禁止带虫卵的新鲜粪便下田。对重疫区原有228口水井进行了清理和改造,废除了一些污染严重的土井、水井和污水沟,新建水井1670口。沿河规定上游洗食品,下游洗衣服。建立安全带48处,使疫区居民基本做到能吃井水和饮用安全水,从而大大减少了新的感染。②1956年,永修县在吴城荷溪乡进行了“两管”工作试点,废除了旧厕所286个,共新建厕所16个,维修旧水井12口。全乡做到厕所公共化,粪便封存无害化,饮水水井化,用水分塘化,成为当年江西全省两管工作典型,并在《健康报》作了经验介绍。③

为了加强防护工作,进贤县则坚持“三便”、“两远”(即上厕所便、倒马桶便、粪出窖便,厕所离水源远、离厨房远)的原则搞好粪便管理工作。据记载,1956年至1957年,全县疫区改造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1178个,拆除私人厕所2328个,新建厕所6359个。④同时,进贤县还加强疫区水上粪便管理。在1957年至1959年,在该县三阳航运组进行试点工作,要求船民在船上生活必须携带有底马桶,靠岸时,将粪便倒入厕所。这样一来使得粪便得到了有效管理,防止了粪便污染水源,从一定程度上隔断了血吸虫卵的传播。进贤县加强对疫区水的管理工作也取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血防部门主要完成了两件事:一是要求疫区民众分塘用水;二是提倡饮用井水。为了完成这两项工作,血防干部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破除了民众不敢挖井,不敢喝井水的迷信思想,使疫区民众自觉地开挖水井,改用井水,不再使用疫水,从而大大减少了感染血吸虫病的机会。

(二)积极查灭钉螺,阻断传播途径

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查灭钉螺是消灭血吸虫病这条链子上关键的一环,破坏了这一环,民众受感染的途径也就被阻断。20世纪50至80年代,鄱阳湖区各县通过采取围垦开荒、堵汊筑坝、浅水药杀、土埋灭螺、铲草烧草等,以及加强粪便与水源管理等方法,使得钉螺面积大大减少,钉螺的阳性率明显下降。这些措施很使得虫卵无法通过中间宿主这一环节变成尾蚴,切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湖区灭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进贤县采用药杀、高围、机耕以及其他一些方法,在1956年至1966年的灭螺面积达到2722483亩,1967年到1980年,灭螺工作从未间断,灭螺面积不断扩大,有螺面积逐步缩小。到1980年止,全县钉螺密度从1970年平均每平方市尺17只下降至0.9只。钉螺的密度已经大大降低,消灭钉螺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九江县查螺、灭螺两项工作齐头并进。从1956年开始,每一年都进行大规模的查螺,对查出的有螺面积进行反复灭螺。到1977年至1985年,在大面积查螺的基础上已经连续9年没有再发现新的有螺面积,存在的少量有螺面积也在反复灭螺中被完全消灭。据统计,自1956年到1980年,从点到面扫除历史有螺面积,全县共投入灭螺劳动工4149732个,反复灭螺面积747533.58亩,实际灭螺93992.72亩。①查螺灭螺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大大地减少了有螺面积。

除进贤、九江二县之外,湖区其他县的查螺灭螺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都昌县全县25个疫区公社(场),至1979年有22个公社(场)基本消灭钉螺。钉螺密度由1958年的每平方尺平均3.58只下降到1980年的平均0.09只;钉螺阳性率由1958年的2.07%下降为0.38%。②1955年至1979年,星子县先后发动民众灭螺面积达121101亩,滨湖区已基本消灭钉螺,有螺面积由原152374亩压缩至31273亩。③1977年,湖口县基本消灭血吸虫病,钉螺面积缩小99.1%;病人已全部得到治疗;粪检阳性率降到2.4%。④1988年,德安县95%以上的有螺区域环境得到了改造。⑤

二、血吸虫病得到控制

(一)血吸虫病患者得到有效医治

新中国成立后,血防工作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给血吸虫病人带来了福音。鄱阳湖区血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血吸虫病患者的查病治病工作,用科学的手段还血吸虫病人健康的身体,使民众消除了迷信看法。为了使广大民众能够看得起病、安心看病,各县纷纷对血吸虫病实施免费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安排相对轻便的工作,记一定的工分。这使得民众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加快了血防工作的进程。

20世纪50至80年代,余干县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检查:1956年检查15.7万人次,发现血吸虫病4531例,晚期病人352例,占病例总数的7.8%;1958年,检查14.6万人次,发现血吸虫病人1.8万例,其中晚期病人148例;1970年检查15.6万人次,发现血吸虫病人1.3万例,其中晚期197例。新建县在1956年至1984年累计治疗血吸虫病人111371人次,平均每个病人治疗2.9次,治愈31331人。原来血吸虫病流行的20个乡中,有西山、生米、长堎、七里岗、石岗等乡镇已基本消灭血吸虫病,联圩乡的病人阳性率也从1972年的15%下降到1979年的0.5%。⑥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九江县在1974年以后的粪检阳性率一直处于5%以下,1978年九江县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并因此得到省委、省革委的祝贺。在1970年和1980年的粪检中,九江县各镇的粪检人数阳性率大大下降,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沙河镇的阳性率从54.89%下降到1.63%,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经过治疗,都昌县疫区居民粪检阳性率也大大降低:1953年至1957年,疫区居民粪检平均阳性率为12.26%;1958年至1969年平均8.57%;1970年至1977年平均5.35%;到了1978年至1980年则下降为平均2.2%。急性感染病例也呈显著下降趋势:1960年至1969年,全县急性感染2430例,1970年至1979年,急性感染1047例,下降56.9%。

(二)对家畜进行有效防治,杜绝交叉感染

《人民日报》社论曾指出:“如果只注意人体血吸虫病的防治而不注意牲畜血吸虫病的防治,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算做了一半,对于人体的血吸虫病的防治成就也很难于巩固”。⑦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除人以外,牛、羊、猪、狗等也是重要的传染源。这当中以耕牛的最为显著,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耕牛是疫区开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牛感染血吸虫病后丧失劳动力甚至死亡,影响疫区的生产;二是耕牛往往处于自由放牧形式,常在野外、田间、池塘、湖滩、沟道等活动,排出含有大量虫卵的粪便,增加民众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余干县曾调查晚湖草洲野粪虫卵构成比,结果牛粪占99.1%,猪粪占0.7%,人粪占0.2%,说明病畜尤其病牛是湖区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鄱阳湖区各县在消灭血吸虫病这一工作中,自然异常重视对耕牛的防治。

余干县就有因在草洲放牧的家畜造成血吸虫感染率较高的相关记录,据50年代调查耕牛感染率为16%,后经排查和医治得到控制和缓解。德安县疫区耕牛的感染率,从50年代的12.1%,下降到1980年的2.7%。德安县疫区耕牛的感染率,从50年代的12.1%,下降到1980年的2.7%。九江县在1958年由血防部门主持对县内血吸病的耕牛进行了有效查治,共检查8484头牛,查出阳性头数42头,阳性率0.5%,耕牛的感染率较低。1962年在检查的1574头耕牛中,阳性头数达到196头,阳性率为12.45%,疫情出现反弹。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当年组织治疗178头,治愈率达到90.8%。从1962年到1983年,九江县对血吸虫病牛的查治工作进行地相当顺利。1984年和1985年连续两年治愈率都达到了100%,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牛的标准。病牛得到有效医治,能够重新回到农业生产当中去,这对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感染血吸虫病的家畜尤其是耕牛进行查治,这不仅大大改善了湖区农业生成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耕牛的粪便阳性率降低,减少了民众感染血吸虫病的机会,杜绝人畜之间的交差感染。

三、疫区呈现新面貌

(一)疫区人口增多,民众体质增强

因为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原来那种人口萧条的现象大为改观。据南昌县南新、蒋巷、泾口、塘南4个疫区公社的调查:自血吸虫病流行后的百年内,4个公社境内56个村庄,4420户毁于此病,人口减少15389人。“女的不生崽,男的大肚皮”,是过去疫区的真实写照。血吸虫病得到控制后,该县人口从1957年40772户,194882人,劳动力76906人,1980年增加到131410户,350332人,劳动力128349人,其中户数增加31%,人口增加55.6%,劳动力增加55.6%。人均寿命也显著增长,长寿人口增多。①

德安县的大屋徐村,曾被称为“三根苗”,指的是全村深受血吸虫的贻害只剩三个人,后来血吸虫病得到控制,该村已有30多户,近200人,一改过去人烟萧条的景象。该县的清塘坂过去有首歌谣唱到“清塘、清塘,灶不冒烟,地不产粮,十户人家九户亡。”该村曾是个钉螺窝,血吸虫病非常严重,如今绿树红楼,人畜兴旺。余干县东塘乡位于鄱阳湖滨,四面环水,钉螺遍地,血吸虫异常猖獗。原来人烟稠密的东塘村,1950年前后只剩下19户,52人。当地有一首歌谣:“东塘、东塘,有女无郎,男人二十大肚肠,女人三十守空房”。之后特别是1970年后,在原来防治的基础上又对有螺草洲进行了反复垦种,彻底消灭了钉螺,原有20多个腹水病人也治好了。全村已发展到60余户,300余人,60岁以上的12人。

征兵工作曾是进贤县疫区压力最大的一件事。适龄的青年人大量感染血吸虫病,体检不合格,导致每年的征兵工作都不能完成任务。20世纪60年代后,血防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绝大部分民众恢复了健康,征兵工作能够圆满完成。南昌县南新乡丰州村委会1956年没有符合条件的青年应征入伍,到1980年就有7人顺利参军;1962年前湖口县屏峰乡从未有体检合格入伍当兵,1963年起该乡年年都完成了征兵任务。湖区各县大量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充分说明血吸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后,不仅人口增多,民众体质显著增强。

(二)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在消灭血吸虫病的过程中,湖区各县对草洲进行高围垦种,对圩堤进行连片改造,荒洲变良田,耕地面积大大增加。据南昌县1980年统计:耕地从原来的435496亩,增加到744095亩,扩大了70.86%;耕地的增加就意味着粮食产量的增加,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也相应增加,这无疑是对经济的一种促进。蒋巷乡1984年产粮1亿公斤,农业总产值26294839元,比1957年的3823644元增加了5.88倍。疫区经济快速发展。

鄱阳县莲湖乡表恩村是受血吸虫危害最大的村庄之一,消灭血吸虫病后村民体质普遍增强,生产日益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同50年代比较,粮食亩产由75公斤增加到525公斤,皮棉亩产由20公斤增加到57.5公斤,每年向国家交售粮食13万多公斤,棉花400余担。该县鸦雀湖垦殖场是1961年在钉螺繁殖的草洲上建设起来的,经过20余年的艰苦奋斗,消灭了钉螺,生产连年丰收,全场每年向国家上交商品粮300多万公斤,成为该县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①

湖口县屏峰乡过去有首歌谣是这样唱的:“住在皂湖边,肚大两头尖,苛捐杂税重,只有上西天”。该地区的血防工作取得巨大成效,通过查螺灭螺,该地区钉螺密集的荒洲变成高产稳定的良田。县北沿江一带两万多亩草洲灭螺后也变成耕地,种植棉花、芝麻、油菜等经济作物,产值约在100多万元。还有县西南的两大湖,自修筑拦洪大坝后,冬旱夏涝的低洼地被改造成两个水产养殖场,年产鲜鱼七、八十万斤;高地被开发成田,增收粮食两、三百万斤。民众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不仅吃穿不愁,而且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再也不用被血吸虫这样的“瘟神”毒害。德安县的共青垦殖场所在地也由昔日血吸虫病肆虐的荒地,变成了农、林、牧、副、渔及工业兴旺的共青城。

四、几点启示

20世纪50至8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疫区民众的共同努力下,鄱阳湖区血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血吸虫病成为一种可控的疾病,血吸虫病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传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湖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民众的身体素质增强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对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历史考察,也对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做好血防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启示。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强化血防建设意识。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和政府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过去,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技术不发达、医疗卫生事业相当落后的条件下,党和政府都能克服各种困难,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团结和带领湖区人民开展了一场又一场同血吸虫病作坚决斗争的群众运动,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使血吸虫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鄱阳湖区人民过上了健康幸福的生活。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改变,坚决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断强化血防工作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持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治的综合治理之路,让血吸虫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严格控制传染源的传播和扩散,巩固血防建设工作成果,不断提高湖区人民的健康水平。

(二)切实抓好“三支一扶”工程建设,做好宣传教育与服务工作,有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促进湖区人民的身心健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遵循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规律和经验,依据湖区血防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治本为主,治标为要,标本兼治。抓好支医、支教、支农和扶持湖区脱贫致富等工程建设。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深入湖区疫区普及预防血吸虫病等传染性疾病知识,教育湖区民众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送医下乡、下湖区、下疫区,抽调专业主治医生轮流蹲点疫区,把脉问诊,又防又治,确保药品、医疗器械设备的供应与保障;安排涉农涉水科技专家,接地气,指导和扶助湖区人民开展农牧鱼业生产,转变湖区生产与生活方式,调整湖区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经营模式,变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型创业,走科技致富之路,不断增加湖区人民收入,不断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湖区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在湖区疫区要开展经常性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定期灭杀钉螺等传播媒介,清化污泥浊水,改善和优化生活设施,排查与消灭潜在的传染虫卵等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安全隐患,做好疾病防护与阻断工作,把血吸虫病消灭在孳生与萌芽状态。

(三)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契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把湖区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身心健康的美丽农村。“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党的十八大把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鄱阳湖区政府和人民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契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进程,科学规划湖区村镇建设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实施建设,加快改厕、改路、改水、改栏步伐,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制定和实施更多的强农惠农富农的好政策,为湖区民众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全面改善湖区农村居住、生产和生活条件,把鄱阳湖区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身心健康的美丽新农村。

责任编辑:王 琦

猜你喜欢

血吸虫病成效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几点思考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浅谈晚期血吸虫病档案材料管理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