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探索
2015-01-13黄桂莲
黄桂莲
摘要:在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技能教育的前提下,当前全国职业技术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技术类院校培养和探寻的关键,本文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并针对当今技工教育的难点,分析并探究了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391-01技工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能直接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目前,技工教育的发展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譬如说:授课老师专业知识过于老化、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弱、根本满足不了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等。怎样培养现代技能型人才?是每一位技工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培养技能型人才尤其是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设置适应社会需要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1.1能力本位原则。技工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技能型、实践型培养为核心,让学生"能做"、"会做"。建议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注重能力本位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时掌握以下基本技能:文字快速录入的技能、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图形(图像)处理技能、动画设计与制作技能、网页设计与制作技能、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技能等等。这些技能都是计算机技能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可以说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2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技工生源质量的素质和现状,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应以掌握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搞些创新教育,这对于技工学生夯实基本功,拓展业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针对计算机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会"自学"的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灌输,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就是说让学生对新生事物,尤其是计算机更新技术,在学生接触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学会并掌握它,这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宗旨,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在这其中,体现了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的与时俱进性。
1.3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相结合的原则。现在,无论什么工作都是执业资格准入制,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职业,都必须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即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我们应该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学校、引入课堂,让学生足不出校门,就能获得一门到多门的职业之资格证,这样以来,既能使学生学了一技之长,又能使学生获得了就业的筹码,可谓是一举两得。对于计算机专业本身而言,可鼓励学生参加文字录入定级、中级计算机操作员技能鉴定等的认证考试。此种做法,坚定了我们的培养信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目的进一步明确,学习的后劲更足。
2.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并把握好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扮演一个策划者或导演的角色,真正的"演员"是学生。只有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活跃起来,才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觉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创造性。相反的,如果教师唱主角,学生只充当看客或观众的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大打折扣,更会对计算机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老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要运用问题驱动或任务驱动开展启发式教学,激发、引导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我将该课程划分为6个实训项目:
实训一:将散装的计算机硬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实训二:连接好键盘、鼠标、显示器,最后能够正常显示。
实训三:熟练掌握BIOS的相关设置。
实训四: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装。
实训五:驱动程序和常用软件的安装。
实训六:计算机故障的诊断和维修。
在实训前,老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项目具体实施步骤的熟悉,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完成每个实训环节目标的实现。教育他们的独立性,遇到问题时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可以找同组成员共同协商,如果仍然解决不了,最后再求助老师,并作好实训笔记和小结,这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就非常深刻和牢固了。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专业是注重动手能力强的学科之一,教学中,建议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在《网页制作》这门课的讲授中,老师需要花较少时间演示Photoshop、Flash等重要知识点,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网页主题,在计算机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制作自己的主题网站,在此过程,老师可以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学生边做边修改,这样才能达到学生设计的最佳效果。通过学生广泛的训练,学生对《网页制作》这门课提高了学习兴趣,大量、优秀的学生作品不断涌现,很好的网页效果连老师都感到惊讶,制作出来的网页内容很丰富,效果也很好。
4.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参加技能大赛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不同,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比如:网页制作小组、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小组、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小组、程序设计小组、文字录入小组等等,对他们进行专业强化,因材施教,这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一个较为创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培育"专"而"精"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然后还可以让这些学生参加不同级别、不同专业类别、不同课题的技能大赛,这样一来,既培养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又锻炼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对于学生的尽快成才是非常有帮助的。
5.结束语
在计算机普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高技能的技工人才是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技能型人才的概况,重点探究了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是设置适应社会需要的计算机课程体系;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参加技能大赛等。参考文献:
[1]郭永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剖析及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
[2]王波,怎样培养计算机技能型人才[J]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4):159
[3]王运宏,高技能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构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