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教学浅议

2015-01-13张莲祥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古诗意境想象

张莲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001-01新课标下的古诗教学如何引领学生进入诗言、诗意,真正体会作者的诗情、诗境,领略其"形之美"、"神之韵"?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反复诵读,品出诗味

读是理解古诗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语境、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诵读能使静止的诗动起来,变成听得见,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我们更快更深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激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在鉴赏古诗时首先要把诵读放在首位,尽可能在朗读中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范读时,教者要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紧紧攫住学生。学生朗读时,可采取角色读、单人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竭力使他们体验到类似作者的情感,沉浸在特定的情感之中,并达到熟读成诵。诗歌与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给诗配一段音乐让学生伴乐读,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把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变成美丽的画面,透过画面领悟到诗人寄托的情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融视听于一体,增强学生的感受,来理解诗歌的内涵。诗的节奏感较强,这些节奏往往是诗人内心的体现。明快的节奏,表现出诗人愉悦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则大都表现为悲观的情调。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要突出情感的变化,让学生在这种变化中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以其细腻含蓄的情感见长,这更需要学生以自己的知识、情感去体验,去品味。这种感受是非常精细、微妙的,因此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感受、去咀嚼,反复诵读,品出诗味来。

2.创设情境,多向感悟

古诗的意景是一个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尽管寥寥数语,却勾画了一个凄清孤寂的环境,与旅途游子的悲哀心境。同样,《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是美好生活,反映诗人爱自然,爱生活的积极人生状态。这种意境,如果单纯地去讲读,对一个十多岁的小学生来说是要求过高的。因此古诗教学无论是诗句的理解,还是情境的感悟,必须通过一定情境的创设来点燃学生的活动激情,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领悟。

2.1引导想象,由“约”为“丰”。古诗语言凝练,但意义深远。把简约的语言变为生动,变为意境丰满,引导学生想象是最为重要的。学生通过想象,可以把已有经验与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进行有机整合,产生强烈的主观感受,从而产生美感,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反映。在这当中,学生走进了诗歌,走进了作者内心,真正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获得情感共鸣。

古诗配有插图,可以通过给插图补充内容的形式,让学生的想象与文本、与生活链接,勾画出更丰富的想象。例如《游园不值》:春天是很美的,图中所描绘的一枝红杏,它只是春天的一角,同学们通过想象可以填上其他景物。结果学生给插图添上了远山、红日等。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诗人为什么只 写红杏一枝?

2.2积极体验,化“静”为“动”。小学生的特性是好表现、好模仿。 因此,在具体操作中,不妨让孩子演绎自己喜欢的角色 :或是诗人,或是故友,或是浪迹天涯的游子……学生在表演中徜徉心境,在碰撞中迸发灵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诗的意境,这样既形式活泼,又生动有趣。

2.3多维拓展,从内到外。古诗教学,如何将课上的有厚度,真正体现三维目标,笔者认为拓展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对文本的超越。但是,拓展要合理、适度。我们提倡超越文本,是对那种远离文本、无度拓展的反对。

2.3.1穿插资料。在体会意境时,适时、适当地引入一些背景资料,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疑难。如教学《江雪》一诗时,学生很难体会当时作者那种凄清孤寂而又冷傲的心境,适当的引入柳宗元当时的背景资料,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2.3.2对比阅读。引入相关诗歌进行对比性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意境。如上《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我引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同是写景,同是描绘生活,但是景物所反映出的心境却大不相同,这就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魅力。这种对比阅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视野,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感悟作品内涵,积累文化底蕴,可谓一举多得。

2.3.3读写结合。小学阶段的古诗,大多是写景叙事之作,只要稍稍想象,都可以将其改写,或景物片段,或故事小品,《枫桥夜泊》、《赠汪伦》等都可以这样做,这实际上是由读到写的转换,对习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现实意义。

总之,新课标下的古诗教学应该是音画结合、多向感悟的课堂,更应该是享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生命课堂。

猜你喜欢

古诗意境想象
快乐的想象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