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的思维训练

2015-01-13格桑平措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商是性质分数

格桑平措

摘要: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366-01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1.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1.1指导观察。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1)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2)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3)要科学地运用有关教育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细致地观察。(4)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1.2引导联想:联想思维是学生创造性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法。(1)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训练学生迁移联想。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要让学生联想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来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自我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即是他们的一种学习创新。在这一创新过程中,则又是通过联想,由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而又联想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然后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来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2)揭示知识的顺逆关系,训练学生可逆联想。例如:整数的教学。学生学减法想力口法,学除法想乘法,这样就能较好地掌握加与减、乘与除的可逆关系。(3)揭示知识的近似联系,训练学生对比联想。总之,这些联想已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把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重新加工、组合和深入,使之具有创造性思维特点。

2.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2.1分析与综合。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来进行的。分析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问题人手,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综合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条件人手,逐层确定能够解决的问题。

2.2引导联想。联想是思维探索的翅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像,往往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许多发明创造正是由于对某一事物产生联想而致。比如,蒸汽机的发明是由水开时,蒸汽冲开壶盖瓦特由此产生联想而研制成功;地球引力的发现,也是由于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产生联想而致。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训练学生的联想思维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3.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不满足于表面的现象,而要把握问题的实质不但知其然还须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想说,鼓励学生敢说训练学生会说,让学生说的有理有据,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思维深刻之目的,例如学生列出应用题的算式后必须训练他们说出每一步都表示什么,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逐步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又可以自己验证算式的正确与否,有道理则说得通,无依据则说不过去。例如:在求比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妇女采茶专业队分两个小组采,第一小组8人,一天才茶叶135千克,第二小组21人,一天共才茶叶177千克。这个采茶专业队平均每人一天采茶多少千克?学生审题后让他们逐个说出每个算是所表示的意义。 (1)135+177表示第一、二小组共才茶叶多少千克? (2)18+21表示第一、二小组共多少人? (3)(135+177)÷(18+21)表示每人平均一天采茶叶多少千克? 经常进行这样的说理训练定能克服学生思维上的肤浅性,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以有效培养。

4.展开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衡量,除了要看他们掌握知识的多少外,更重要的是要看他们能否独立地探求新知识,是否善于识别和筛选信息,并善于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教"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让学生做17739÷27这类题,当学生用某种试商方法求得百位上商"6"再确定十位上的商是几时,可观定"153"与"162"(27×6的积)的大小关系,发现153接近162且比162小,于是可不必采用试商方法,而直接能确定十位上的商是"5",同样,在确定个位的商是几时,也可采用规定的方法,直接确定商是“7”。

数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数学教学最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而数学知识还包括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学习结果的基础上,发现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展示解题经验与思维创意等。

5.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是通过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进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把一些分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对于这类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叫他们回头观察同桌同学的题目,也就是倒过来看这些分数,这些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定会大大提高。验教学网站,网站包括实验教学网络资源、优质实验课程课件、实验室动态信息、学生实验预约系统、信息数据源等,实现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猜你喜欢

商是性质分数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商是几位数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可怕的分数
厉害了,我的性质
算分数
相减和相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