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15-01-13巴顿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教育体育

巴顿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现行的学校体育教育弊端,已成为当今体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几次教师培训的心得,从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尝试素质教育的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353-011.关于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学观念问题,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导"上,表现在课堂是教学任务的领导者、教学目标的制订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那么,体育课堂教学重点应导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1.1“导”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既要有微观的眼光,更需要有宏观的观点。学生的学习由认知能力、学习情趣、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构成。而教师的"导"与思维训练、创造训练、心理品质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将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渗透到教学目标中,制定目标既要传授知识,提高学习技能,又要发展学生的健体智能,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等,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1.2“导”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创见,就要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练习的布置上要依据教材、学生的实际而定。不要让我们的孩子适应我们教育,而要让我们的教育适应我们的孩子。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珍惜学生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要把体育课变成“自由运动课”。

1.3“导”情感。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心理要素是情感要素和认知要素。我们不能只重视后者,而忽视前者,教师要尽可能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教育因素,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应重视自身的情感表现。要热爱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用亲切的教态、和蔼的语言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气氛,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4“导”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教师的教法来自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学的规律。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一课内容,讲究学习方法的传授。如上体育理论课教学时,学法指导的内容之一,是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捕捉知识的学习方法。另外可通过同其他学科的合作关系,结合传授"自我学习"的自学能力。在上每一堂课前,让学生有目的地充分自学、尝试自练,从自学中发现问题,从自练中挖掘难点,鼓励学生自己可阅读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处理,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

2.关于主体作用的体现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深刻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目前我们的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摄人,强调的仍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练习的数量,虽然口头上也在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大都流于形式,教师的活动仍占据大部分时空。如今,知识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要求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从摄人为主转向以对知识的分析、判断和创造性地运用为主。因此体育教学中,当务之急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课堂焕发生命力,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觉学习。我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目标所向,具体体现在:

2.1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基础性、全面性和区域性。体育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的选择,又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的需要。应从多元化、全面性、发展性的教学目标出发,从体育教学的生物力学、社会、教育、心理、方法论等功能出发,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态度和体育能力、体育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宝库中,去优选和编制最适合中小学体育教材大纲的内容体系,合理扬弃竞技体育的一些所谓正规现成的体系(包括技术、战术、规则、场地体系),充实和创造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与观念体系。

2.2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激发学习智慧与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进程,从重视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为主转向以学生认识体育教材内容的规律特点为主来安排教学环节与步骤,而不再是教师纯粹地"传授组织"教材,"指使"学生的活动。还要从过去较死板规范的体育课结构模式向较为多样化、灵活、实效性、人格化的方向转变。在体育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创造出不同特色的又能体现素质教育功效的体育课的"结构模式"。

2.3给学生创造自由展示的课堂时空。创造性来自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因此,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不能总硬性的安排教学,把学生捆得死死的,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留给时间让学生干一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在课堂教学的时空安排上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练习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有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上,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一方面抓好课堂的个体学习,让他们自己去想想、说说、练练,另一方面,抓好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练,在和谐的民主参与中,做到让所有的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享受探求知识的乐趣。

2.4给学生自由提问的主动权。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不断地提问、解析,学生是极少有机会问教师的。教师的提问固然能诱发学生的思考,但学生的学习总是比较被动。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尝试着通过教会学生不断地提问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只是听者、答者,而是自主学习的学习者。为了激励学生提问,在课堂上教师要态度和蔼,要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发表意见同学生商量,体现出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强烈意识,面对学生提问不是压制学生,不让他们提出"异议",而是及时抓住它,应用它,解决它,学生提出有创见的问题,就及时肯定,促使学生养成深思善问的好习惯。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实施目前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体育课素质教育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