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常规培养之我见

2015-01-13王亚亚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班常规幼儿园

王亚亚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329-02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对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规会显得尤为重要。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我认为,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时,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以下是我在带小班的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1.要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自从带了小班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对孩子的爱。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匙子,老师要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如我班朱嘉乐小朋友,胆子很小,刚入园时老师组织的活动他不愿参加,甚至连吃饭、喝水也不愿意。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经常耐心地帮助他,刚开始给他喂饭、喝水,后来慢慢引导他自己吃饭、喝水。在组织活动时也特别注意他,经常提问他。渐渐地,他对我不再害怕,还把我当成了朋友,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会积极、认真地完成,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多了。是他让我明白了爱孩子是对他们进行常规培养的前提。

2.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策略

2.1尊重幼儿,爱护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正处在从家庭转向社会的一个特殊时期,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伙伴、陌生的老师,幼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这时,他们对成人依恋,更需要教师情感的呵护,老师的关心、爱护和适宜的方法引导,会缩短幼儿的入园焦虑期,为良好的常规培养奠定基础。

2.2创设拟人化的情境,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喜欢模仿,看待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教师视课堂,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作单独辅导,了解学情,收集学生疑难,作为确定和修改后面教学重点难点的参照,加快教学的针对性,通过合作研讨解决心中的困惑。

4.展示反馈,共同提升

教师结合前3个教学流程,与学生一起展示学习成果,学生都会的不展示,学生出错率高的,困难比较大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为重点展示内容,教师做恰到好处的引导和点拔。这一环节体现师生互动,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学情反馈,对错误的信息,在"尊重"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用"兵教兵"的方法予以帮助和纠正,学生订正不了的问题,教师帮助订正,把讨论引领到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穿插读、议、讲、练完成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

5.总结提升

以学生总结与教师补充相结合的形式,对每节课复习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使所学知识明细化、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框架,完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我们必须要正视课堂教学,它是高效课堂之根本,这样你才能正视问题,如果大家还在抱怨,一无时间,二无精力,即使你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也终将是一名盲目吆喝新课程理念的投机者。本人提倡尽力给学生上好每个40分钟,定位自己平时的教学、科学地创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作一名教好者。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2008.5第2版

[2]《普通学校心理学》

[3]《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小班常规幼儿园
常规之外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我爱幼儿园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欢乐的幼儿园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爱“上”幼儿园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