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摭谈

2015-01-13王招毅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实验课实验教学生物

王招毅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新课标的推出,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占比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际和历年高考命题、就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供同仁志士之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步骤;能力提高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254-01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广,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生物学科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综合性的生物学科实验考核在各类型考试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核学生生物能力的试题,所占的比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另外,高考生物实验题目设计的认知层次也在不断提高,覆盖的知识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试题涉及生物学基本原理、概念、解剖和生理知识、实验目的、材料的使用、实验操作、方法步骤、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设计和结果预测等多个方面。由于高考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在新的背景下,按照新课改和高考的精神加强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高中生物教学者的一个重要主题。

1.生物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1不重视实验过程的体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只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忽略了学习兴趣的引导。相比于讲述课,学生们更喜欢实验课,因为实验课和一言堂的讲述课模式不同的是: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然后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能够和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然而,由于高考的导向作用,部分教师则认为高考考查的是书面的实验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动手操作的能力。另外,备一堂实验课要比讲述课花更多的精力,加之有的学校实验设备跟不上等原因,使得部分教师就照本宣科,采取了讲述实验课。这样就会导致生物实验课失去了原本生物的灵魂,缺乏了生物实验过程的体验,影响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

1.2生物实验课中缺乏探究性学习的引导,实验课沦为形势课。生物实验的初衷则是通过实验来发现和总结某项规律。而现在大部分的生物实验课绝大部分都上成验证课,只是知道结果,并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通过每一个步骤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完全本末倒置了。部分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只注重实验结果而忽略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这样的教学形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机械式地记忆了实验的步骤和结果,很难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来理解生物知识,很难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也更难引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以及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1.3生物实验课程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由于在高考中,以分数为衡量的标准。因此,在高考中涉及到生物实验的命题时,能答对考题比学生能够完成这个实验更加受到部分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因此,在很多中学的生物实验课程中,学生的实践、操作等达不到应有的标准,而如何在理论上分析完成实验更加受到青睐。随着高考考核方式的变化,近年来,生物高考实验考核中加大了实践操作部分的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逐渐得到应有的重视。

2.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1积极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生物课程大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生物实验是充满兴趣的。但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再加上传统生物实验教学多以演示性实验为主,学生对生物实验不再感兴趣。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当学生对生物充满兴趣和积极性后必然会对生物实验投入较大的精力,认真地操作、观察和总结,此时,教师再加以认真指导,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增加研究性实验比例,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在当前生物实验教学中,绝大多数都是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主,有的学校甚至连生物课都不开设,仅仅让老师在课堂上简单演示一下。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一定要将生物实验内容进行重组,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例,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对实验进行设计。特别提醒的是: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并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认真观察、总结、并和同学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如:在进行"叶片结构观察",实验时,让学生自行采集叶片标准,这样一来学生大多数对自己所采集的叶片结构非常感兴趣,同时也可以巩固实验的学习效果。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充分加入到生物实验课堂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3积极加强对生物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掌握正确的实验结果分析方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每一次的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要督促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过程,认真记录测试数据,在实验完成后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科学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要特别强调实验现象和数据及实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对应的结论。

2.4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合理的评价。在生物实验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实验报告进行必要的评价。对学生在实验准备工作、实验操作过程、数据记录过程、数据分析过程和结论分析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要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进行表扬,对表现不好的环节要提出改进的意见。通过这种评价体系督促学生规范、有序地完成实验,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需要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和自主创新的能力,让其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同桂洪.《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I).

[2]袁前.《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0).

猜你喜欢

实验课实验教学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第12话 完美生物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