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2015-01-13李进财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数学

李进财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180-01数学来自于生活,又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小学生限于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让他们接受系统性强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无疑会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让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来认识、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数学成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1.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体会数学,并让数学走进生活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儿童初学数学时,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的,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他们都有一些。但什么是数学,在儿童初学阶段,我们在引导认识的时候,不可能给出抽象的概念,而只能通过具体的内容,说明我们在使用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课外举行了一次一分钟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让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2.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知识回到学生生活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等活动,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可以先不回答,而是表扬他们观察的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看来,学好了数学就能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3.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数学的魅力所在就在于"数学很有用",这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但这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并能做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境、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3.1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3.2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3.3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学习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家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学生获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在这个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测量的能力。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不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