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

2015-01-13纪辉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符号意识情境

纪辉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172-01符号对于数学来说是特有的,它既是数学的语言,也是数学的工具,更是数学的方法。《课程标准》将"符号意识"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同时提出"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到底什么是符号意识?如何建立学生的符号意识?这些问题成了老师们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联系生活,理解符号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医院的标志,肯德基的标志,交通标志,看地图时各种省市、河流、高原的标志,电器的电源开关警报标志等各种各样的符号处处可见。语言学家皮埃尔吉罗说:"我们是生活在符号之间。"在这个符号化的世界中,学生获得的生活经验已让他们初步感受到符号存在的意义。

韦达是第一个把符号引入数学领域的学者,他用英文字母表中前面的字母a、b、c表示已知数(方程的系数),最后的字母x、y、z表示未知数。数学符号一旦产生,就能简化数学研究工作,压缩数学思维过程,有力地促进数学科学的发展,而数学科学的发展又对数学符号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逐步认识引导学生们经历"具体情境——抽象的符号——深化应用"这一逐步符号化的过程,促进符号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分式》中,教师给出了一道思考题: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每条路长都是3km,其中第一条是平路,第二条有1km的上坡路,2km的下坡路。小强在上坡路上的骑车速度为xkm/h,在平路上的骑车速度为2x km/h,在下坡上的速度为3xkm/h。

(1)当小强走第二条路时,他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时间?

(2)他走哪条路花费时间少?少用多少时间?

解决此问题的步骤是,学生必须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再把语言表示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关系式,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

2.创设情境,渗透符号意识

我们在教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段心理和认知规律,要科学,重视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去认识与理解符号感。通过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索,使其充分认识所学知识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时,要注意用什么样的东西、什么样的问题、规律。实际上学生必须经历自己亲身的这种实践、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悟、他才能会去认识一些东西。因此,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使他们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是增强学生符号意识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学习数学符号,经历把数学知识符号化的过程来培养符号意识。

初中生已具备了较为完备的日常生活经验,而我们生存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符号世界, 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符号。大到各家银行、公司、商行,小到日常接触的各类商品都有各自代表的符号,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之外,在自己的生活圈当中已接触了非常多的符号标志。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教学符号意识的关键是要把现实生活中丰富的符号标志引入课堂,发掘学生脑海中隐含的数学符号,使知识的学习由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符号标志过渡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中。

3.数形结合,增强符号意识

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了消极情绪,害怕数学。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数学语言抽象。例如,一般的学生都能够很容易简化"a+2a=?"形式,但如果把算式换成了"★◆+2★◆=? ",许多学生就不能正确解决,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学生不理解★◆所代表的意义,这说明了初中的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区别。一些学生上了初中,遇到较多的数学符号,由于符号感的匮乏,不能够理解符号所代表事物的实质。另一方面,教师对数学符号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练习,以致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学生通过对具有丰富数学符号的数学问题的理解,能更好地理解符号公式,体验到符号的实质意义和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符号意识的培养仅靠一些单纯的符号推演训练和模仿记忆是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其中积累运用符号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好地感悟符号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本质,逐步促进学生符号意识得到提高。 初中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符号,就必须体验符号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

因此,符号意识的发展应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多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关联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到符号表示,握符号意识的内涵和本质,帮助学生科学地建立符号意识,逐步形成使用符号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綦春霞.浅谈新课程下符号意识的含义及其培养,数学教学研究,2012.1.

[3]张玉平.建立符号意识 发展数学思维, 江西教育,2011.Z3 .

猜你喜欢

符号意识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学符号,比多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符号的由来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变符号
护患情境会话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