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

2015-01-13党玉平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趣味性数学知识数学

党玉平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认为应用四个方面提高数学课堂趣味性;认为小学教育应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趣味性;效率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164-01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但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科。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学好它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迫于升学压力,部分教师和大部分家长都提倡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数学,不关心公式、定律是怎么来的,只要背会就可以了。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让学生产生了恐惧和厌烦心理,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兴趣。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从教师自身出发想办法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要切实做到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巧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生活实际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更多的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如教学"长方体"时,不要总是一味地强调课本上的定义,这样学生总是处在记忆阶段,不会联系实际。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对长方体的认识要结合实物,比如我们的教室、粉笔盒等简单素材,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那么等后面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等知识点时就好理解多了。特别是诸如"装修房子需要壁纸的面积、给洗衣机做个外罩需布匹的面积"这类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另外,还可以配合使用多媒体。美妙的音乐,活泼的画面,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又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创设形式多样的课堂

形式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例如可以采用的角色扮演法。利用儿童表现欲望强烈,活泼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去扮演各种角色,加强自身的展示,以及和教师的沟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来扮演教师,自己准备"教案"上台进行讲解。不要小看这样的方式,为了不在众人面前出丑,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往往会超出我们的预期。而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也会觉得十分有趣,从而十分投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扩展学生的课外学习,加强他们自学的能力。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讲解更加清楚学生对哪些知识点的理解存在错误,从而在后续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以趣味数学知识小竞赛的形式来丰富教学,也可以将一些趣味数学故事改编为小游戏,让学生参加这些形式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3.转变观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以考试成绩决定孩子的好坏"。孩子成绩不好就全盘否定,忽略了个性发展。其实回过头了想想我们自己,现在工作中用到的知识有多少真正是在学校学到的呢?寥寥无几。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只学习课本知识,而不关心其他方面的成长。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才是我们的课堂形式单一,进而造成了像数学这样的抽象性学科缺乏兴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

因此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小学教育就应该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这样的话你才能设计好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真正还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才能把死板的课本知识变得活灵活现,进而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重视课堂提问,提高效率

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实施的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将会弄巧成拙。因此课堂提问,首先要目标明确。因为这样设计问题,能及时、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合理地、快捷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数学能力培养,让学生养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合理利用、合理安排时间,克服盲目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教学目标。其次要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堂提问要善于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机地联系本章节、本单元、本册、整个年级乃至整个体系的教学内容,使之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的课堂提问之中,问题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最后课堂提问要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开放的课堂提问就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求知欲越强的学生,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同时还能引起全体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浓浓的探究兴趣。

5.小结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只要我们能紧紧把握小学生的特点,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素材、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及改变教育观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能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使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取得更大地进步。

参考文献

[1]秦琳花.数学趣味教学谈[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2]李文静.合理运用多媒体,完善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6.

[3]石秀香.小议有效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0.29.

[4]张玲玲.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0.

[5]闫宝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精讲多练[J].成功(教育),2011.05.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插上兴趣的翅膀,自由飞翔,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数学知识数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