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亲历,才是学习
2015-01-13孙丽莉
孙丽莉
妈妈们的困惑:
黄老师:儿子一直不会拿筷子,我妈就叫我教他。我特别想让他自己去探索,但看到同事的女儿很小就会拿了,我就纠结到底教不教呢?
高老师:儿子做奥数题目,遇到不会的就很急,叫爸爸教。而我希望儿子不断地思考,思考到极限的时候才去请教别人。我觉得儿子逐渐依赖别人在思考,心里就很难受。
张老师:老师叫回家做小船,我儿子虽然做的很一般,但全是他自己做的,可带到班上去看到其他孩子都做得非常漂亮,因为都是家长帮着做的,他心里就非常难过,下次我要不要帮他呢?
曹老师:小冉拼音写得很难看,我很纠结要是她一直写那么难看怎么办?她爸爸就指导了她一些注意点,她明显写得好看了。看起来孩子的的确需要“点拨”,点拨的即时效果真是太显著了!
小调查一:你为什么会点拨孩子?
妈妈会在孩子和孩子之间比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就很难淡定;有时我感觉孩子遇到的事儿太难了,我就要去点拨一下;还有的时候,就希望通过点拨能让他感受到更多好东西。
看不下去他慢慢尝试过程中的痛苦煎熬。
不想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儿子来问我,我就给点建议。
小调查二:点拨/不点拨带来的结果?
比如跳绳,通过点拨孩子会跳了,但以后孩子会经常问你:妈妈这个怎么弄?孩子会慢慢体会到我自己是不行的,要大人帮忙才行,他会逐渐依赖别人。如果他自己学会了,他可能会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说揣摩了绳子是怎么样运动,手脚怎样才协调等,也会体验到很强的成就感,他会越来越有力量!
对,点拨以后孩子就没有那么强的自己思考的意识了。
但耐心不足的孩子一旦不会跳,可能就放弃尝试,不再探索下去了。
纠结之处:理想遭遇现实
高老师:我们的愿望是好的,不要点拨孩子,让孩子自己成长,有自己的思考。可是,拿筷子、打球这些事儿跟学习还不一样,比如跳绳,我就能不管这件事情。但关于学习这件情,就不那么简单了。我能不能承受儿子小学六年级都自己慢慢探索?如果往前看,前面的路是黑的。
华老师:儿子有题目怎么想也不会,你不点拨,行吗?有的题目老师是不细讲的,那他就可能被卡在那儿了。
芹老师:还有时候老师会一下子讲解许多题目,追求数量,根本没有给孩子时间去慢慢琢磨具体某一道题目,这就是一个急功近利、重视结果的社会,都是只看分数的。
陈老师:完全点拨或者完全不点拨,应该不是这么绝对的。
曹老师:有没有可能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讨论的结果:亲历的才是学习
1.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维果斯基提出,学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技能类的,比如打球、吃饭、写字等。一类是知识类的,包括写作、画画、折纸等。
技能性的东西是不需要点拨的,认字就是技能,有的孩子两三岁就认识字,但是他对字的内涵没有什么概念,那是不改变他的智力结构的。
但你会发现,事物是可以转化看法的,孩子学的语文、数学这些东西当你把它当成一种技能的时候你就会抄啊、背啊、读啊、写啊,假如说你不把他当做一个技能,语文能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数学能开拓孩子的思维。
技能类的东西,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自然会去探索。比如,他需要阅读更多的故事,就需要识字,要想自己认识更多的字,就要学拼音,学查字典,这比你一开始就教他认字要好很多,因为孩子拥有了主动性,不容易产生反感。
知识性的东西可以间接地点拨,比如写一篇关于《榆树》的作文,就要你对榆树不断地感受,甚至要有丰富的情感经历,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当你用文章来表达时,才会富有感染力。而学会榆树这两个字很简单,会读、会写就行了,但它在你生命中根本就毫无关系,你根本就不形成认识。再比如折知了,抓住知了的特征就是知识类的,而折纸的一些技能,比如对折啊就是技巧。我们建议先让孩子认识知了的特征,等孩子有想折的冲动,尽力让他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塑造,然后在必要时主动向你索取技巧和方法。关键在于你是先给孩子技能,还是让孩子先探索?学习也是如此,你从小培养了足够的自主意识,鼓励他自己探索,还是从小就引导他,让他丧失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志力?
2.环境熏陶,隐性点拨
有人理解的点拨就是不让他有揣摩的过程,直接教他怎么做,这肯定是不对的,不要把点拨狭义地理解为解决某个问题,要有长远目光。人类的艺术甚至孩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可以熏染,而不是教。因为每个人生下来就是生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的,有的时候我们去看芭蕾舞、歌剧,它就是一种熏陶,是懂得一种生活方式,然后孩子才有艺术的气息。
一开始并不要孩子懂歌剧本身的东西,而是一种气势,一种庄严。新教育就主张说不管多难的艺术,越小感受越好,不是说越小教给你越好。经常感受艺术会让身上的气质不同,为什么?是因为你注入了一点能让心理结构变化的东西。这些改变不是通过技能的获得就能有的。
3.抓住时机,巧妙点拨
现在小学的学习模式往往也不是直接点拨,而是引导式提问的点拨,有种暗示在里面的那样。孩子就在老师的讲解、引导、协助下发展。可孩子被这样点拨多了以后,是学不会独立思考的,就像有的孩子先算了7+8=15,过会儿算8+7=?,还要重新算。这个时候老师不应该直接点拨告诉孩子答案,把数字交换一下,结果是一样的。而是应该慢慢等,等孩子自己发现规律。
因为在三年级之前,孩子还处于一个浪漫学习的阶段,四年级以后才刚刚开始有任务意识。所以,老师和父母都要学会等待,等待孩子懂事,等到孩子慢慢懂得要为一个目标去努力的时候,等道孩子自己有这种需要的时候,再给他一点点拨。
如果你冒然去点拨,对孩子来说,反而会痛苦。孩子自己要做还是你让他做,这是不同的概念,你要努力地让他向你要,而不是你硬塞给他。当实在没办法,有些技能一定要教给孩子的时候,也要想办法变成孩子需要的,要告诉他为什么要学,让他心里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做,要在意他的情感,在意他愿不愿意学,实在不愿意要让他明白不学的后果,让他自己学会承担。
经常受点拨的孩子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比如做难一些的题目的时候,就特别希望大人点拨。其实那是一种偷懒,一种依赖,因为点拨而形成的情感上的一种依赖情绪,经常点拨,就是我们下意识地、主动地让孩子依赖。孩子觉得永远有人在后面帮他,他的独创性就特别弱。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在活动中亲历,再深的东西孩子都可以亲历。想一想国外为什么能出那么多的数学家?是因为他容许孩子有一个慢慢成长、慢慢探索的过程。我们的孩子数学成绩好,但数感一般都不好,因为被加减背诵破坏掉了,其实要靠孩子自己去感受数之间的关系,让他有一个慢慢感受、自省的过程。
妈妈的心理调整
孙:可能就是我们心里的许多恐惧带来了我们对孩子的过度点拨。
高:是的,但在你享受不点拨所带来的后期发展的好处时,你还要去承担一些问题,比如我儿子的坏脾气、考试分数不高等等,都要由我来承受。
孙:看你能接受哪种后果,你是接受不点拨,让他自己去探索,孩子的力量可能会爆发出来,也可能暂时悟不到你想让他悟的东西;但如果你经常点拨,那么孩子就永远没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成长。
高:做妈妈不是好和坏的问题,而是你的心里承受能力有多大的问题。我们很多的纠结都来自周围的环境,但如果由于我自己的改变,能逐渐带来环境的改变,我们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更自然、更淡定。我们改变自己,孩子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孩子也会越来越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