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艾·巴·辛格短篇小说的叙事伦理

2015-01-13刘瑾宁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艾萨克辛格短篇小说

刘瑾宁

【摘 要】在艾薩克·巴舍维斯·辛格致力于创作短篇小说,在他的作品当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叙事伦理的存在,而本文在深入研究辛格短篇小说所采用的是叙事伦理中所具有的批评方法。辛格的小说可以笼统的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描写波兰犹太人在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再有一方面是对二战后以犹太人旅美生活状况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本文对辛格小说中所运用得叙事伦理进行深刻探讨和分析,所采用的是波兰犹太人和旅美犹太人为题材从而围绕这个对伦理形态进行拓展。波兰犹太人表现出对温情守卫伦理的坚守,同时对传统伦理也提出质疑力求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让传统伦理回归。

【关键词】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短篇小说;叙事伦理

一、叙事伦理概念分析

叙事它囊括了三种含义。即;“故事”、“叙事”、“叙述”。尽管叙事与伦理在很多方面不尽相同,但是从深层次上看还是存在着很大区别。例如它们所强调的关系不一样,伦理注重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伦理关系,它不会因为任何外在因素而改变。而道德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道德的前提条件是伦理,伦理载体和形式是道德的表现形式。“道德”其主体是人,比如人存在的:主观意识,而“伦理”它具有强烈的客观色彩。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伦理”与“道德”是相互存在和相互影响的,在对这个概念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也就不对其进行深刻挖掘了。

叙事伦理表面意义上的叙事与伦理的叠加,也不是其纯粹的批评方式,存在其自身的表现方式。从辛格的小说中不难看出,他不是简单的讲述一个故事,而是把自身对传统伦理的感悟融入到作品当中。辛格本身存在复杂性,他既认同传统伦理,但是对传统伦理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又进行嘲讽,追求个体自由伦理,心中却感到空虚,他如同在大海中失去方向的一叶扁舟充满迷茫,不知道前面的方向。辛格一直在“现代”和“传统”两者之间徘徊,辛格既深陷传统伦理当中又在承受着现代个体自由伦理的折磨当中。

辛格其身体里流淌着传统血液,不仅仅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背景,还有一部分源于他的家庭。在中世纪,欧洲先前存在的犹太传统早已经消失殆尽了,只有在以色列和美国这两个国家中还仅存着像辛格这样的家庭。从辛格本身认为,将宗教内容强烈的“犹太性”抹除,似乎就丧失具有“犹太”的资格,这样的犹太人已经不能够称其为犹太人了。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不是到犹太人的宗教里去寻找犹太人的秘密,而是到现实的犹太人里去寻找犹太教的秘密”。尽管辛格自身一直处在迷茫状态,但是在仔细了解后就可以看出一二。自小的时候开始,辛格便与各个一同读书,随着阅读量的大量增加,犹太人本身的作品已经不能够满足其自身对于文化的需要。而斯宾诺莎就是其中一个,斯蒂诺莎上帝观的体现使得辛格思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斯蒂诺莎他认为世间所存在的一切都是神的化身,同时这也就促使着辛格追求斯蒂诺莎口中的上帝。辛格对上帝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信上帝——质疑上帝——重新信仰上帝”的这样一个阶段。

二、叙事策略在辛格小说中的体现

辛格擅长写短片小说,在叙事策略上面下苦功夫,而这些叙事策略并不是简单地增强故事可看性,从另一种方式上说作品中叙事策略的表达是作者伦理取向的诉说。

在语言运用上煞费苦心。辛格小说中每一句话中都透露出其本身的价值取向,犹太传统观念毕竟扎根于辛格脑海中,而辛格始终都无法脱离其束缚,但是这完全不是他本身的意愿,但在意第绪语身上他寻求到了释放内心情感的方式,同时也是意第绪语成就的辛格,辛格通过意第绪语将内心情感充分释放出来。

意第绪语充分的诠释了辛格的传统伦理情感。辛格生活在美国但却在创作过程当中一直使用的是犹太人的语言。“一个出生在波兰而又在美国创作的人,一个用意第绪语创作而又让人用英语阅读的人,一个回忆着过去又讲述着未来的人。”起初的时候辛格采用的不是意第绪语进行创作,采用的是希伯来语言,但是创作出来的作品却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这也是他采用自身母语意第绪语进行创作的原因所在,在用意第绪语进行创作时他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撒旦在格雷》就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辛格完全处于一个孤立的状态之下,他感到了莫名的害怕,他怕犹太人的母语会在不久的将来甚至是几年中消失。在美国虽然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他感悟到了一个道理,在美国不是为了遗忘犹太人的历史,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铭记。从此他找回了创作的信心,他不在迷茫,朝着自己指定的方向前进。最后使得他进入了人生的创作的高峰期,他无法遗忘的犹太传统,是其不断创作的根本动力。

三、结语

辛格把自身无法遗忘和无法割舍的犹太传统伦理理念融入到自身创作当中。当然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需要我们用全新的态度去看待,那就是批判精神。在其晚年创作中可以看到正是因为他固守传统和太过于在乎道德教诲,晚年作品中充满着道德言说。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剔除当中的糟粕,以便我们对文化进行更好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婷.迷雾复迷雾——评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中的伦理叙事[J].文艺理论研究.2011(06)

[2]周玉梅.艾·巴·辛格:永远的“局外人”[J].作家.2011(08)

猜你喜欢

艾萨克辛格短篇小说
我的自由
怎样写短篇小说
车 祸
不谋而合
乔纳森·艾萨克
不谋而合
寻找初恋(短篇小说)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看电影
手机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