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应用研究
2015-01-13蒋希众
蒋希众
摘 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存在着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实践教学模式实效性差及缺少必要的支持条件、实践教学参照标准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89-03
1 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备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由此可知,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要,改革实践教学工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解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应用研究的课题。目的在于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一条有效的路径。
2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概念的界定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指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合理的实践课程和环节的设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模式、渠道、管理、保障、评价等。本概念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
第一,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而建立的教学体系。
第二,通过合理的实践课程和环节的设置,而建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
第三,是一种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第四,是由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模式、渠道、管理、保障、评价等要素组成的教学体系。
3 现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2)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业务要求存在差距。
(3)实践教学渠道不畅。
(4)实践教学模式实效性差。
(5)实践教学评议环节缺乏科学性。
(6)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管理、保障工作不到位。
3.2 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都能将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确定为50%及以上,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致使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毕业走向社会后,由于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而被企业称之为“高分低能型人才”,出现了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会计专业实习难、就业难已逐步成为高职院校面对的重大问题,面对着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用人企业又难以招到满足其实际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3.3 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与必要的支持条件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师教学工作应用的具有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可以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任何教学模式都具有指向性的特点。由于教学模式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所以,评价好的教学模式的标准,是其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模式选择上,忽视了教学模式指向性的特点,大多应用传统的替代性教学模式,即学生通过教师呈现教材与实训教材的内容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对生成性教学模式、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存在明显的不足。
同时,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缺乏必要的支持条件。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教学模式的支持条件包括环境、设施、媒体、教学手段、教学的时空组合等。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会计实践教学对于物质条件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各种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于实现教学模式的功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有限,缺少必要的支持条件,致使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而无法实现手工系统向计算机系统、单机模拟实验向网络模拟实验的转变,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虽然都建有综合模拟实验室,但其教学设施简陋,除必备的电脑、桌椅、凭证柜、剪刀、直尺、装订机等实验硬环境外,几乎没有配置相应的实验软环境。如:模拟公司的机构设置、各机构设置的隶属关系、财务机构与其他机构的业务关系、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及职责要求、产品成本核算要求与步骤等。其专业实践教学大都停留在手工做账或借助会计核算软件做账的低端水平上。而实验软环境的建设,对于学生身临其境的仿真模拟实训是必不可少的。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出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企业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制约了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4 缺少客观独立的实践教学参照标准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难以开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少客观独立的实践教学的参照标准,这一系列的标准包括实训课程标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标准、学生成绩评价标准、学生能力评价标准、学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而上述这些现实参照标准,正是保证实践教学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最基本条件和依据。缺少这些基本条件和依据,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将难以有效开展、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正如在理工科实验教学中,如果缺少了各种度量衡标准参照,其实验教学也将无法有效开展。因此,要保证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必需建立客观独立的实践教学参照标准。
4 校企合作共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多都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直接或间接相关。因此,构建完善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社会与企业的支持,离不开校企合作。由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与含义可知,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模式、渠道、管理、保障、评价等要素构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模式体系、渠道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所构成。
4.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由实践课程目标、实践课堂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所构成。
(1)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大多都开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纳税申报、审计流程、出纳岗位、ERP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目标的建立,需要教学系部、专业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在制定每门实践课程标准时,明确规定本实践课程的目标。即,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所有任课教师要熟悉每门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要依据标准授课,按照达成目标的要求指导学生的实践。不能使制定的标准和目标成为“压箱底”的标准与目标,或者成为存放在电脑里的无用文档。
(2)课堂教学目标。
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课堂教学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会计专业实践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实践(实训)课程目标和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的内容,确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以便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效果。每一节实践教学课,都要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如基础会计实训课,会计凭证部分实训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等。
(3)教育目的。
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有预期的目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指明了在一定社会中,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即“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专业教学实践中,教育者一定要明确这一目的,否则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激励作用就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高职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
4.2 实践教学内容、模式、渠道体系
根据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要能够全面训练学生未来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所以,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会计、纳税管理、审计、财务管理方法与技能的训练,完善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模式、渠道体系如表1所示。
4.2.1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按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基础实践、综合实践、职业实践三部分,基础实践的内容以每门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为基础进行设计;综合实践的内容以会计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知识点的交叉综合运用为基础进行设计;职业实践以企业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进行设计。各项实践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会计实训。
记账凭证填写、账簿登记、错账更正、财务报表编制。
(2)财务会计实训。
原材料、固定资产核算、租赁业务、投资业务、合并报表业务核算等。
(3)纳税申报实训。
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增值税申报、消费税申报、营业税申报、企业所得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及其他小税种申报等。
(4)成本会计实训。
分步法成本核算、品种法成本核算、标准成本核算等。
(5)财务管理实训。
筹资方案选择、可转换债券筹资分析、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资本预算编制、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等。
(6)审计流程实训。
审计业务承接、编制审计计划、编制工作底稿、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分析程序、报表循环审计、完成审计工作、验资以及归档等。
(7)出纳岗位实训。
钞票真假辨认、点钞、计算器盲打、珠算、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写,现金日记 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8)会计手工综合实训。
模拟工业企业在某一个(或几个)会计期间的实际经济业务,进行加工、整理成实验资料,直观地再现一系列典型的企业会计业务,指导学生完成从建账、填列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到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等全部会计工作的操作程序。
(9)会计电算化实训。
借助电子计算机、会计软件和会计手工综合实验的资料,在电子计算机中使用会计软件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到财务指标的计算与评价等全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该项实训与手工综合实训使用同一套实训资料,侧重于对会计电算化软件如:用友、金蝶、管家婆等操作方法的训练。
(10)ERP实训。
ERP模拟沙盘按照工业企业的职能部门划分了职能中心,包括战略中心、营销策划与销售中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和财务中心。各职能中心涵盖了企业运营的所有关键环节,包括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几个部分。 以此为设计主线,把企业运营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由受训者组成六个相互竞争的虚拟企业,模拟企业5~6年的经营,通过学生参与、沙盘载体、模拟经营、对抗演练、教师评析、学生领悟等一系列的实验环节,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使受训者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培养团队精神,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11)会计顶岗实习。
熟悉企业基本概况、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财务部门职能及企业经济核算体制、业务范围、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了解企业财会部门岗位设置、各个岗位的职责、规章制度和会计档案管理等内容;熟悉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掌握实习企业会计账户设 置、复式记账法、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熟悉会计电算化处理程序与方法,财务软件的使用与操作;了解资金筹集、运用、管理、分配等环节的管理方法;参与编制会计报表;完成实习报告。
4.2.2 实践教学模式体系
包括基础实践、综合实践、职业实践三种模式。
4.2.3 实践教学渠道体系
包括校内会计专业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合作企业、虚拟企业。
4.3 实践教学管理、保障、评价体系
4.3.1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1)实践教学管理机构。
为保障校内外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成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成员由高职院校教务处、教学系部、就业办、专业教研室、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的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协调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2)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制定实验(实训)教学管理规定,包括实验教学的分类及任务、实验教学的管理与组织、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对实验指导教师的要求、对学生实验的要求、实验的考核、实验教学改革、学生实验守则等。
制定实习教学管理规定,包括实习工作的组织领导、实习工作的指导、检查、测 评,实习的安全与保密、实习考核、实习经费管理、实习总结及存档、学生实习守则等。
4.3.2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由机制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质量监控等保障措施构成。
4.3.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学校与合作企业、行业协会共同研究制定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计划,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建立实践教学标准,包括实训课程标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标准、学生成绩评价标准、学生能力评价标准、学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组建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构成的过程管理、考核评价机 构,共同负责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第三方评价、实习总结的多元化评价手段,以定量的表格和定性评语反映学生实践中的知识应用能力,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强化形成性考核。通过以上管理评价机制,规范管理、科学评价,保障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保 障。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解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单祖明.会计原理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 龙子午,罗绍明,高燕.财务会计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 傅丹,姜毅.财务管理实训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1.
[7] 孙喜平.基于IBL的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月刊,2011(6):106-107.
[8] 李冬梅.创新能力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会计之友,2011(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