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对促进儿童心灵发展的作用

2015-01-13邹德锋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情思心灵文章

邹德锋

摘要:语文是重要的人文性学科,对促进儿童的心灵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语文教育对发展儿童心灵的意义及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灵发展;意义;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070-01叶圣陶先生在80年前谈小学国文教学改革时就明确提出了: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儿童的心灵发展,已被广泛认同,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1.发展儿童心灵的意义

叶老为什么强调语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呢?语文教学与发展儿童的心灵有什么关系呢?

1.1发展儿童的心灵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是一门表情达意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正如叶老所说的"文字所以表声音,声音所以达情思,那是人人知道的。没有情思,就没有发出声音的必要,更何需文字?可见情思为声音的泉源,而文字为声音的符号。"这一段话,既说明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思想情感是产生语言、文字的源泉,也即"言为心声"。又说明了儿童学习语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磨练情思,使情思"进于丰妙",既善于思考,又善于感悟;一方面还要练习表达情思的方法,在说话、作文中将自己的情思表达出来。也就是说,通过读书、作文提高思想感情,有了丰富的思想感情,才能对所读的文章理解深刻,才能写好文章。

1.2思想情感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有的儿童对人对事都缺乏热情,有些是非常感人的事,他们却无动于衷;无论父母对他有多么好,他也感受不到、体会不到父母的深情,这是非常危险的。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形成的基础与动力;儿童的道德行为都是以道德情感为先驱的。儿童有了爱父母、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才能形成爱父母、爱祖国的行动。所以情感教育,即人格教育。

1.3思想情感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带有情绪和情感的,教学也不例外。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结合就会大大提高认知效果。因为人们所获得的知识只有在情感里保存得最牢固。学生学了许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但是凡打动儿童心灵的东西,都会在其情感深处留下深刻的记忆,终身难忘。 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中还提出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都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思、发展儿童心灵的重要意义。

2.要为儿童创设发展心灵的情境

创设学习语文的情境是发展儿童心灵的首要方法。情境的含义是什么?我认为情境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广义的情境,就是指儿童学习语文的环境、设备、氛围等;一是狭义的情境,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教学情境。不论阅读或作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儿童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儿童引到情思的情境之中,当儿童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使之产生愿意读书、急于表达的愿望时,读书、作文才能达到好效果。如,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就非常重视课文的导语激发,她以富于形象,生动、优美的激情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实物、电脑图像等教学媒体,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以激起学生的情思,以达到师生情感与文本作者情感的共鸣。

3.要做到语言和情感的统一

语文教学既要重视思想情感,也要注重语言的形式与方法,做到语言和情感统一。阅读教学在感受思想情感之时,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理解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方法。我一直主张阅读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正逆两个过程构成:一是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这是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要经过由具体(语言)到概括(内容)的过程;二是由思想内容要点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从语言表达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思和文章表达方法。这是构成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理解作者写作文章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思维、情感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语言和情感的统一。课文中有写景的文章,教学时,就要将景与情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出景中之情。课文中有以写事为主的文章,凡是写事的语言,也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教学时,就要使事与情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事中之情。课文中凡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作者会倾注爱憎分明的情感,人与事结合,在明白事理之后,还要归结到人的思想感情上去,以所赞扬、歌颂的人物的人格力量激起学生的敬仰、爱慕之情。

在学生作文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看作文内容是否丰富,思想感情表达是否丰满;一方面还要在语言表达上进行指导。例如,文章结构是否合理,语句是否通顺,词语运用是否恰当,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准确,文字书写是否工整、正确。这两方面要全面评改,不能因为强调情思的感悟而忽视了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也不能强调语言形式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思想、审美情趣的感悟。因为语言和情思始终是统一的,语文课发展儿童的心灵,最终要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4.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感情。教师有了真情,才能做到以自己的感情去体会教材中的作者之情,再以之感染学生。例如,以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把学生引导到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向学生揭示自然之奥秘,欣赏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进而能书写赞赏大自然的美文。对写英雄、伟人的课文,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唤起学生对英雄、伟人的崇敬、仰慕和爱戴之情。由于情感的陶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学生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境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从而受到情感的陶冶。这样,作者、教师、学生的心灵才能达到共鸣,使教学达到最高境界。

总之,发展儿童心灵是语文学科的根本性任务,对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努力探索。

猜你喜欢

情思心灵文章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十月情思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放屁文章
当归寄情思
丝路情思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唤醒心灵
拗九粥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