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艺术的思考

2015-01-13邹琳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艺术

邹琳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常提常新、常钻研常提升的艺术。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坚持开展关于教学艺术的思考工作,还应该真正用思考得出的有益结论指导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关于高中语文教学艺术的思考无疑涉及到与教学、与学生相关的各个方面,本篇文章主要挑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尝试分享笔者的思考结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艺术;备课;导课;教学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068-01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写到:"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个教师只要不懈努力,完全可以成为传递知识的艺术家。"的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有巨大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能够同时传递抽象的思想和实用的知识的艺术。当一名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学工作的艺术价值的时候,他就会更加关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与学生相关的各个方面,着意提升自身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在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关于各个方面教学艺术的思考,并且真正汲取其中有益的思考指导我的教学工作。本篇文章即尝试与大家分享我总结的备课、导课以及营建和谐课堂氛围这三个方面的教学艺术的结论。

1.关于备课艺术的思考

"有备则无患",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可准备的特点。高中时期是学生们学业压力比较大、课程比较繁重的时期,因此,教师要想充分利用每一次的上课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们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就应该首先打好备课"这一战"。我认为,一名成熟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会认真分析教材的内容,还会对学生们在接收知识过程中的各种反应有一定的预见、并准备相应的策略。

1.1备教材是首要前提。教师备课时最主要的材料毫无疑问就是教材,因为教材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素材。教师只有真正将准备讲解的教材吃透,才能尽可能地提取其中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给学生们。毋庸置疑,一个教师不仅应该在宏观上对文章的核心价值观、中心思想有精准的把握,还应该在微观上针对其中每一个细节有恰当的拿捏。只有把握住了文章主旨和作者态度,我们才能保证教学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只有把握住了每一个细节,我们才能做到从容淡定、轻松写意地面对学生们的提问和疑惑。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而言,教师如果不能认真完整地完成备课工作,就很难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呈现出一个视听盛宴,给学生们营造出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美好氛围。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深入准备教材是完善备课艺术的首要前提。

1.2"备学生"是核心。教师备课时需要吃透的不仅仅是客观的教材,还有充满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而且,"备学生"是备课的一个核心内容。我们的教案是既定的、教材是既定的,但是我们在课堂上面对的主观意志强烈的学生却是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的。如果教师没有能够对学生们当堂接收知识的具体效果和消化知识的实际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和切实的准备的话,教学工作显然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们在学习这一篇文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一个细致的推测。必要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推测,针对学生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准备详细的应对策略甚至是不同的教学计划。总之,教师备课时将学生作为一个核心的准备对象是以"学生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题中之义。

2.有关导课艺术的思考

提升了备课的艺术,教师就要开始实际的授课了。导入课程,即导课无疑是教师真正授课的首要环节。无数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一个精彩的导课不仅可以从一开始就成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还能够充分彰显教师的教学语言和知识整合艺术。当然,要想真正达到这样的导课效果,教师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一番功夫。

2.1语言尽量精炼。有人说,导课这一教学环节其实就相当于英美饮食文化中的"开胃菜",所以,导课终究不是课堂的"主菜",不是主要内容。因此,我们在保证导课这一环节发挥最佳的"开胃"效果的同时,还要尽量压缩导课的时间,为后续重点内容的讲解腾出时间。实现导课语言的精炼无疑是节省时间的最佳方式。在导入课程的时候,教师要尽量压缩铺垫的时间,最好是直接切入主题、直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2形式尽量灵活。大多数语文教师在导入课程的时候喜欢采用讲授的模式,其实还有很多灵活的导课形式可以供教师选择。比如说,采取设问的形式抛出一个问题或者是一个话题,然后请学生们利用比较短的时间讨论。当学生们讨论的比较火热的时候,再挑选几个学生针对问题阐发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们能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说:"我们今天准备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针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经典的地方?让我们把课本翻到第100页。"实践证明,这种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于一体的导课形式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坚持思考有关导课形式的问题。

3.关于开展教学反思的思考

一名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艺术的提升过程中有长效的收获,就必须坚持思考关于教学反思的艺术,尤其是关于教学反思的内容和步骤这两个方面的艺术。

3.1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师要想真正提升教学反思的艺术,通过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综合素养的提高,就必须首先弄明白自己要反思什么,针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一般会从教学主体的合理性和教学目的的合理性这两个方面进行反思。①教学主体的合理性。有关教学主体的问题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将课堂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们,尊重和推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然而,理论说起来很简单,真正在实践中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会问自己"我是不是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了"、"我有没有给学生们足够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之中"等一系列的问题。②教学目的的合理性。我认为,同时关注学生成绩和能力的进步就是合理的教学目的。因此,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总是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努力促进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3.2教学反思的步骤。我认为,完整的教学反思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收集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材料→分析材料→实施行动。总之,教学反思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好每一个步骤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材艺术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