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古风雅韵,浅谈小学古诗教学

2015-01-13王建谕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汪伦小兔李白

王建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058-01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但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在日积月累中让学生爱上古诗

我经常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让学生读读学过的古诗。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2.在上课初注重激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这样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3.在课中注意保持兴趣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4.通过活动加深理解

学习古诗,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我国的一代文豪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古诗文,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使之充满生机。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去营造我们中华民族21世纪上午书香社会吧。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面带笑容,先用"嗨,孩子们,早上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我叫×××,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我喜欢看书、唱歌、画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小朋友在一起。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嘴里"嗯嗯"地抢着要发言。我就抓住时机,用与一学生对话的形式教给他们交际的技巧。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一学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说:"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接着又提出如"你家有几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等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介绍着自己。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交流,我又让同桌互相对话,把自己想问的想说的都告诉对方,并让说得好的同学上台示范说。这样,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来,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口语交际,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这样的情境,不仅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3.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学时,应精心设计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走进交际情境中去体验,学生的主动性才会被激发起来。

3.1模拟表演创设情境。

如《小兔运南瓜》,可以设计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情景,让一个学生表演兔妈妈:"这么大的南瓜,你是怎么运回家的?"另一个学生表演小兔:"我看见小熊猫骑自行车,自行车轮子是圆的,会转,南瓜也是圆的。我就把南瓜滚回来了。"兔妈妈说:"小兔真聪明!"这段表演,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的交际情境,通过看表演,将他们引入情境,学生就可以分别充当兔妈妈和小兔的角色进行表演了。

3.2讲故事创设情境。

例如《我选我》,先给学生讲一讲这个故事,然后问学生,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接下来,就组织学生和同学讨论讨论。

3.3画图画创设情境。

例如《春天在哪里》,先让学生在观察了春天的美景后,把春天画出来;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画的春天给大家看,并给大家讲讲自己的画;最后,让全班学生来评一评谁画得好,谁讲得好。这种方式,学生都有话可说。

4.引导自主评价

新课标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口语交际的评价也要有学生广泛的参与。在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评价: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会质疑,给别人提出好的建议……如在三年级《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以不同的身份参与交际"导游"、"解说员"、"游客"等。在交际之后,评出"星级导游"、"最佳解说员"、"优秀游客"等,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发现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如在《夸夸我的新同学》教学中将评价贯穿始终,让学生多发现和表扬别人的优点,这本身就是一种评价,对自己是一种促进,对他人是一种激励,交际之后再引导学生评价谁发现别人的优点多,谁汇报得生动、有条理,多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提高能力。

猜你喜欢

汪伦小兔李白
赠汪伦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赠汪伦
帮小兔逃跑
骄傲的小兔
倒下的那一刻
泪别汪伦
小兔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