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2015-01-13周勇
周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047-01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越来越大。多媒体教学在各级学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教师应熟练掌握与使用多媒体辅助教育教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不仅是21世纪教育现代化必须实现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学科克服自身弊端,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想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样,当然多媒体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也有其鲜明的利与弊。那么多媒体教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有何利与弊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加以阐述,希望能和各位同仁共享。
1.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
1.1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每节课老师都要提前备课,备课注定要提前做好一定的预设,这些预设就是没计一些教学任务。比如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课《卖白菜》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是如何刻画母亲坚强、自尊、朴实的形象。教学可以提前设置一下教学任务:①课文围绕卖白菜,写出了哪些人物之间的冲突?②这些矛盾冲突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③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和语言描写来表现母亲的坚韧,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教师借助多媒体提前设置好以上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进度适时出示教学任务,学生就会根据这些教学任务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能吸引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问题的难度或者个人实际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合作探究。较之于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张嘴,在这种需要若干任务型参与的课堂,运用多媒体的确省时省力,更主要的是这样做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1.2利于节约时间,加大课堂容量。教学者要根据课堂提前准备好许多教学资源,便用多媒体,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加大课堂容量,毕竟有些课文需要给学生补充的教学材料会很多,如果都依赖课堂时间,势必会让教学重难点难以保证足够的时间。比如古诗词的教学,诗词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而且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这样教师就要提前给学生准备好很多的教学资源,如诗人的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等等,这些参考性资料都是学生在学习时所必须提前了解的,尽管教师在新课前都会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可是因为学生占有的材料有限,个别学生自觉性较差等等,预习效果总是不理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教师提前准备就是显得格外重要了。
1.3利于增强画面感、美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仅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笔讲课,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大为改观,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优美的图画,甚至设计一些动漫色彩的图像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电影镜头,这样生动活泼的画面、音效往往会激发出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自觉地进入学习角色。比如在讲(拓展模块)语文第三课《过万重山的漫想》时,我就引入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话说长江》的画面,唯美的画面,精彩的解说深深地吸引同学们,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果极佳。
2.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心"弊"
2.1有时会扼杀学生们的创造力,创新能力。课堂是一个充满创新的场所,通过师生对话,还有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等多种途径,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如果教师提前做好了课件,就会绑架了学生的思考。比如:对一篇文章的主题的理解,新课程要求对文本的理解要侧重多元化,鼓励学生能结合文本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多元化解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提前做好课件给学生一个定性的认识,那就难有创新。比如:有位同事在教授《窦娥冤》这一课时,在品析窦娥的性格特点这一环节。学生给出的答案有:温柔、善良、刚烈。有:自尊自爱、其有反抗精神等等。教师均给予否决,因为她课件上给的答案是:纯朴、善良、刚强,具有决不妥协的精神。这就是典型的受到了多媒体的牵制,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2.2滥用多媒体,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意识。随着多媒体的日益普及,很多老师一股脑地把所有内容都交给了多媒体。公开课也好,常态课也罢,不管需不需要都千篇一律地使用多媒体。有的年轻老师干脆靠下载网上的课件来授课,个人素质,授课技法都不再讲究了,久而久之就缺乏创新意识,降低了授课水平。
2.3语文课作为工具性的一面被冲淡了。由于多媒体的介入,教师的板书基本上消失了。笔者记得自己上高中时,很羡慕语文老师的一笔潇洒的粉笔字,并以他为楷模,偷偷地练。现在,有时一节课教师都没有一个板书,这样的语文课工具性的一面也就冲淡了,这也是违背语文课程性质的。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先进功能("利"的一面),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同时也要努力杜绝它("弊"的一面),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百花齐放、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