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2015-01-13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钱仁君

电子世界 2015年21期
关键词:工学单片机体系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钱仁君 李   冬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钱仁君 李 冬

工学结合、校企深度合作是已是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首选模式。实施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文章主要探讨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单片机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在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教学效果;教学评价

1  引言

如何将“工作”和“学习”有机融合,将岗位与能力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的一个课题。让学生通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培养成受企业和所需的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一种最实际、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针对不同的课程,要将课程中学生的所需掌握的岗位知识与岗位技能,通过”学校+工厂”的工学结合模式来培养学生,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培养的目标,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必须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课程建设与开发。

2  工学结合模式课程建设的要求

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工学结合已形成了多种模式:“双循环工学交替”模式、“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引企入校模式、办校入企模式、生产教学一体化模式、“订单式”、“定制式”合作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模式、“2+1”模式、项目驱动模式等。针对专业岗位不同及相应职业能力要求,课程建设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点:A.依据市场、专家、企业、毕业生调研进行课程的定位;B.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明确课程的目标;C.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教材建设,知识重构,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要求;D.由课程内容与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E.根据课程建设中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F.结合学校实际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G.合理运用不同教法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不同;H.结合课程特点建立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课程建设是否成功,教学评价的结果是关键。要使教学效果在评价中真实体现,就必须建立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3  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传统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中,教师能否按照计划完成知识的传授,是作为一节好课的很重要的指标。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但如果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情感的课也不能视为一节好课。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考虑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包括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想法中也许蕴涵着创造性的火花,也许是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可是教师不愿意在这上面花时间,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认知目标。工学结合的新评价体系要能淡化传统评价体系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着重突出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4  工学结合模式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特点

高职院工学结合教模式是让学生转换角色,在工作过程中学习,通过溶入企业真实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过程来进行教学。整个工作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学生在完成老师设计的一个个项目任务下来达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工学结合教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化、公式化”不同,评价应更“全面、灵活”。

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的评价特点可总结如下几点:

(1)评价内容多元化,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学生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2)评价过程完整灵活,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评价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程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不断评价的过程,更利于职业能力的快速掌握;

(3)评价主体多样,建立一种以企业、专家、老师、同学、自已共同参与教学效果评价,才能真实反应教学的效果;

(4)评价功能全,好的评价体系必须具备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反馈功能。五、评价结果个性化,注重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学生的主体性及评价对其发展的建构作用。

5  工学结合模式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实践

经市场、企业、专家及毕业生调研,《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我院应用电子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课程改革设计。该课程在工学结合基础上采用校企合作、项目驱动模式,对课程进行项目式开发。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将来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该课程以“流水灯” 电路分析与实践、简易时钟电路的制作、数字电压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等任务为训练载体,依据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常见的对象归纳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4个大的项目任务,每个项目任务又分解成若干小的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常用电子元器件并掌握其好坏的检测方法;熟悉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掌握 MCS-51汇编语言(C51)程序的编制及调试;掌握仿真软件的使用;能设计简单单片机应用系统电路并安装和调试。根据任务要求与学情分析设置了该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以下表1、表2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体考核与评价指标。

表1  考核内容组成与所占比例

表2  日常项目考核内容组成与所占比例考核指标

6  结语

通过两学期的课程实施,充分突显出了作为新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总体上达到了评价的目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建立在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提升学生最终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也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实践来发现其中的不足进行修正,从而使之更适应现代职教的发展。

钱仁君,讲师,工作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从事电子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课题项目: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3立项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57201306。

猜你喜欢

工学单片机体系
盐工学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盐工学人
——沈 妉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插排
盐工学人
——李 琦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工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