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概念有效教学策略

2015-01-12岑利萍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感性直观高中化学

岑利萍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的学习基础。在化学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否有效地理解并掌握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概念是综合反映事物本质的抽象化描述,具有高度抽象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原因并不单纯的是因为粗心大意,更多的是因为没有较好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和内涵。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概念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在学习概念过程中,学生总要经历从形象感知到抽象理解,在旧概念基础上建构新概念,最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需抓住这一规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实施引导。

一、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认知概念

高中学生的思维正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形象思维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在概念教学中,因概念具有抽象性,教师需多借助形象材料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认知。

首先,借助实验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实验是化学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实验不仅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实验现象,还可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直观认知。如在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教学中涉及层析法,教材中以墨水层析法呈现,但该实验过于单调,且只能说明主要成分在固定相上的流动。若在教学中改用红、蓝混合成的紫墨水进行,现象更为清晰。其次,综合利用多媒体、图表、模型等教学用具来呈现,让学生在直观中认知概念。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利用球棍模型等来引导学生认知乙炔、乙烯、甲烷等的结构,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锯齿型的连接;借助多媒体模拟取代反应,让学生更好地形成直观认知;又如在干冰、NaCl、CsCl、SiO2等晶体微粒的相对位置关系教学中,先借助模型让学生形成空间立体感知,然后再借助多媒体的三维动画来演示,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切勿以自己的讲授来代替学生的理解,也不能因赶进度、求成绩而忽视了直观情境和直观呈现的作用,相反再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采用直观材料来丰富学生对概念的认知。

二、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建构概念

感性认知阶段更多的是让学生对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对旧概念进行回忆从而引出新概念,通过新旧概念的对比、分析来引导学生建立起新概念。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旧概念对新概念的认知作用,往往将重点放在新概念的讲解上。其实不然,学生在认知新概念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前概念进行回忆,然后寻找出前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去解构新概念,建构起新的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如果学生对前概念较为清晰,此时引导学生学习新概念就可在迁移的基础上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并列学习方式是较为常见的,而下位学习则较少。如在学习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的过程中,教师只需稍加提醒,学生就可知道这是取代反应。又如在学习炔烃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复习不饱和烃和烯烃,形成过渡,学生对新内容理解也就会容易很多。在概念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相似或相关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如在化学平衡的学习中,学生在理解平衡中的正、逆反应的两向性时出现了偏差,认为合成氨工业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只存在正反应。此时教师可利用饱和的方糖溶液加入完整的方糖实验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三、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解释概念内涵和外延

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概念定义后,多采用记忆、背诵方式让学生识记概念。在这种模式中,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前概念对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只是对新概念有感性认知,还无法达到应用的程度,解题中自然会出现错误。转变教学模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接受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剖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理解向应用过渡。

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对概念的关键词进行讨论交流,丰富其体验,促进其对概念的理解。如在电解质的概念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忽视概念中的“或”和“化合物”这两个关键词,从而把BaSO4判断为非电解质而把盐酸、钠判断为电解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概念的关键词进行讨论,分析其区别。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如在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形式对其定义、对象、化学式、结构、性质等采用讨论方式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再采用精讲方式进行强调。最后,结合学生在概念学习中的表现采用分层练习方式练习,在章节复习和期末复习中多注重采用变式进行练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辨析每个概念的本质。

总之,提高概念教学是保证化学有效教学的基础。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认识概念教学的基础作用,多角度思考提高概念教学的方法,从而促进化学有效教学的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性直观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