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5-01-12彭晓珊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棱柱数学知识创设

彭晓珊

所谓有效教学即为教师在充分尊重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投入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而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树立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凭借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活动情境以及教学场景,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情境交融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确立比较明确以及具体的情境创设目的.在实际创设时,教师要首先深入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找到具有创意的数学知识以及教学情境的切入点,从而为学生创设出比较客观以及真实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以数学理念与思维进行思考与解决问题.

其次,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只要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造成其认知不平衡,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的情境都是有效的.除此以外,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情境教学的作用,而且还要避免在认知上出现片面性.因此,对于每节课的情境引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直接地导入新课.

二、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及引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传统的板书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教师给学生的感觉也是“高高在上”,使得学生不敢接近.而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师要转变以往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以及引导者.高中数学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以及个别学习等.这样的组织形式下,不但可以让学生之间更多地进行交流合作,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独立的思考.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解决能力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提高.

教师要改变以往在学生眼中“高高在上”的形象,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认真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不但能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还会让师生进一步成为朋友,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

三、完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再创造”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将早已创造好的比较完整的数学体系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只能让学生学会死记硬背,而无法体会到数学“再创造”的美好过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再创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数学现实或实例,这样学生可以以此作为起点进行推理、观察以及实验.然后提出个人的一些猜想,并且加以证实,之后再根据个人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各结论之间的关联,从而形成一套新的体系.

教师不仅可以在数学知识与性质等方面开展再创造教学,而且还可以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创造教学.例如,在教授棱柱概念时,可以首先在上课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例或者是棱柱,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研究以及讨论分析,这样学生就会在此过程中了解到棱柱的一些性质,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从某一个性质推出其他性质.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在此过程中了解棱柱的概念,而且还掌握了定义某个数学概念的方法,从而使得学生的推理能力与实践能力等都有所提高.

四、开展延时评价,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延时评价是指在学生提出某种想法或者是做出某种行为以后,教师不会立刻对其进行评价,而是使其保持自然发展的状态,这种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可以更好地营造出比较和谐与宽松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得学生在更加宽松的状态下进行思考以及学习.

当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教师并不要立刻进行否定或者肯定,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听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在深入思考以及认真听讲的过程中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保护,并没有在教师的立即否定中遭到挫伤.学生可以在不同的侧面以及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养,其数学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责任编辑 黄桂坚)endprint

猜你喜欢

棱柱数学知识创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纯位移线弹性方程Locking-Free非协调三棱柱单元的构造分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立足概念,注重推理——以棱柱为例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三棱柱旋转黑板的研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