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
2015-01-12孟令玉
孟令玉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落后,使得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则是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效率不高,对学生的成长不利。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初中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本文从改变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转变教师的角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这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改变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的时间基本占满了整节课,教师讲得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内容或课堂知识结构的特点,合理而科学地改变师生占用的时间,为教师“教”的创新和学生“学”的创新,留足充分的空间和时间。
因此,为了改变过去教师占用时间过多的现状,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分布应当是这样的:一堂课45分钟,教师讲解占用25分钟以内,其余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这样就有利于克服教师一讲到底的毛病,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然后在教学内容的分配上,学习新知识应当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时间可以花5-20分钟,机动5分钟,其余时间用于其他的环节。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知识的应用,同时能够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创新。
二、转变教师的角色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学通常是一言堂的教学,教师单纯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应当转变角色,转变为以下的角色:
第一,语文教师做语文学习的引导者、管理者和监督者。语文教师要将单向式的教学模式改为双向式的互动模式,教师要充分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第二,语文教师要做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者。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只重视教学生学习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标规定:“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1)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而这些文章都具有独特的美感。比如说诗歌的美在于其韵律、意境以及哲理;而小说的美在情节美以及人性美;说明文的美在于科学美和奇观美;议论文的美在于其严密的逻辑。这些各种各样的美都能在语文学习中不自觉地感染和影响到学生,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美、领悟到语文学习的美。所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在课堂上满堂讲,而是应当充分挖掘出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这些资源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兴趣。
(2)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由于个体在年龄、认知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都不一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同一篇文章的理解,对于同一个人物形象的看法,学生的分析和理解都是各式各样的。比如说,相同的作文题,不同的学生写作,写出来的作文绝不会有雷同的,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遭遇和知识的积累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而写出来的作文千差万别。相反,如果一道阅读练习题,学生的答案是惟一的,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对同一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前后几个学生的回答理解一致,那倒是极不正常的,违背语文教育规律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的眼光,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勇气》这一课,我问同学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题目的“勇气”指什么?有学生说是美国伞兵第二次“求生”的勇气,有的学生说是法国妇女救人的勇气,而有的同学说那个美国伞兵身上没有勇气,只是自私。作为老师,我不能说谁的观点正确,谁是错误的。最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大家各自对“美国士兵的第二次求救也是勇气吗”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我的观点》为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的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宫瑞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李英.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3]阳丽涓.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4]胡志勋.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探索[J]. 学周刊,2012(11).
(编辑:陈 岑)